劉秀娟 賈紅國
摘 要:良好的評價機制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力保障。在高職大學生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充分運用評價功能的導向作用,注重發揮其保障性。應把對知識的考核和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評價的內容、原則、方式上調整與創新。應做到為突出教育目的而選擇評價內容,堅持注重思想表現的評價原則,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關鍵詞:思想政治;高職大學生;人才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業的評價,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根據學生表現適當調整學習進度或內容,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但評價是否到位,是評價能否起作用的關鍵。這就要看評價方式是否靈活運用,評價目的是否合乎教育目標,評價內容是否結合重點、突出主題考察能力。因此,必須建立起良好的評價機制,使其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功效。
良好的評價機制是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優秀人才的有力保障。在高職大學生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充分運用評價功能的導向作用,注重發揮其保障性,應把對知識的考核和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評價的內容、原則、方式上調整與創新。應做到為突出教育目的而選擇評價內容,堅持注重思想表現的評價原則,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加強對高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一、評價的內容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環緊扣,而我們的考核、評價要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既全面體現學生學習狀況,知識掌握程度,又要重點突出,主題明確。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培育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理論素養,所以應避免評價內容泛化,要為突出教育目的而選擇評價內容。
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的,要求評價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進行評價定位,在評價中,從內容上體現出理念教育,這是融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于一體的。學生正處在價值觀的形成期,而政治課又是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除了課堂引導、規范外,評價內容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提出切合實際的、觸動學生靈魂的,又是他們所關注的問題,讓學生做出回答,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在評價內容上可以設定這樣一些問題:“怎樣看待道德模范的榜樣力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每個人的義務”“及時足額還清助學貸款的社會意義”“三峽移民工程為何順利完成”“奧運會中國隊奪金,你感想如何”“觀《紅巖魂>有感”等等,讓學生談感想、體會,在必須考慮、限時作出回答的要求下去思考,去體現學生的思想意識,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集體主義精神,強化他們的道德修養、法治意識,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二、評價的原則
評價應遵循注重思想表現和能力培養的原則進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考核基本實現由重知識向重思想表現考核的戰略性轉變。與此相適應,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展現其進步的思想。在評價學生學業時,要重視思想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評價,提高自身的思想修養和各種能力。
評價應遵循注重層次性和差異性的原則進行。因材施教,是一條重要的教育規律,它要求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內容與方法。評價作為教育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更應注重其層次性、差異性。評價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不同層次的學生只要完成本層次的任務就為優秀,這樣就做到了各盡所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吃不了”與“吃不飽”的矛盾。
三、評價方法
(1)試卷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傳統的一張卷定水平已不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需采用“復合型”試卷。復合型試卷可以根據教學實際自行設計,如“考試+假期調查報告+讀書報告+活動表現”等多種模式,這既考核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能力。同時,在某些環節上設計話題,鼓勵創新,學生需提前準備,課后總結,使學生在查找資料、組織答案的過程中提高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體驗。
(2)試題由死記硬背型向應用型轉變。把過去試卷中死記硬背的題型,改變為著重理論應用的辨析題、材料分析題、論述題、調查報告,讀書體會等,使學生在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下功夫,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風上下功夫,同時也可解決課堂時數不足及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的問題。
(3)形式上由閉卷向開卷轉變。傳統的閉卷考試無疑可以直觀地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但使學生不得不浪費大量時間和耗費很多精力去死記硬背,結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如果改變考核形式,由閉卷轉向開卷,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體會、分析,運用知識提高修養和能力上,這無疑是素質教育所需。開卷考試可以通過擬定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討論、辯論、調查報告、小論文等形式進行,使學生在輕松自然和諧的氣氛下得到評價,從而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與主動性、創造性。
(4)對象上由個體評價向群體評價轉變。在評價時,以往側重對學生個體評價,使學生單兵作戰壓力大,形成自我為主的評價意識,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可以采用分組評價的方式,給學生布置一些適合集體完成的考核內容,讓他們通過參與一些諸如志愿者服務、社團等活動合作共同完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意識、參與意識等。
(河北省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注:本文為2013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