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濤
如何進行數學教學,新課程改革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體系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應該積極應對這種挑戰,是我們教育一線的數學教師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整體來看,數學教師積極落實學校各種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教學思想,積極探索教育方法,改革教學過程,在不斷推進教學改革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觀念、新思想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理念結合起來,在教學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談談自己對新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學的一點認識。
一、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決定的。有的學生因為在學習中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而導致自己的學習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惡性循環就逐步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甚至走向了逃學的道路,因學習方法不當而出現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因此很有必要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進行積極的指導。
在學習上要取得成功,不僅要勤學苦練,更要注重學習方法。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面對知識的不斷更新換代,不講究學習方法,不重視學習效率,是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學習方法指導作為貫徹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在具體的數學課堂實踐中,讓學生學會學習,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以引導學生從認識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觀念作為出發點,教會學生在學習方面,應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課堂上面聽講時注意學習方法,爭取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這也應該成為每一位老師教學的最高目標。這對提高學生素質,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解題的特殊思路代替不了一般思路
在數學教學中,對于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思路越來越多,方法越來越巧,教師會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巧妙構思,以期產生教學上的捷徑,其實這是教學上一大誤區。特殊例題“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實用的范圍一般都比較特殊和窄小,換一條件或變一個簡單的結論,也就會使之完全喪失解題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種解決題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導性,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理應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對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應的訓練,從而沖淡和掩蓋了對基本方法的滲透。從學生的學習心理上看,當他們對于一道題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個巧解后,就對較為復雜的基本方法產生厭倦心理,也就從根本上阻礙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擺正巧解與基本思想方法的關系,引導學生從基本思路出發,加強對基本思想方法的啟迪和訓練,在基本方法已熟練的基礎上再向學生適當介紹巧解的特殊思路,這樣才能避免特殊例題代替一般例題現象。
三、通過結對子等方式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
為了能使學困生的數學水平走向一個新的臺階,我在班上讓學生結對子,請一名優生幫助輔導一名學困生,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并對他們加以方法上的指導,消除畏難情緒,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理順教材內容,輔導學習方法,糾正練習錯誤等形式,逐步克服了學困生的厭學情緒,減少了他們的錯誤,學習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學中,我能注意在講解新知識前,盡可能詳細地復習相關的舊知識,為學困生掃除學習的障礙,使他們覺得學好數學并不是一件難事,從而激發了他們向上的熱情和學習的興趣。興趣的培養和發展,激發了學困生的學習自覺性,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以致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四、根據數學教學實際,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
以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創設一定的數學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發展過程有清楚的了解,課堂教學中創設合理的情境,對于枯燥、乏味的數學概念和公式的學習尤其重要,既是數學教學的需要,也是每位教師努力追求的良好的教學方式方法,情境的創設對于教師的導課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可以立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上來。
比如在進行五年級數學“確定位置”這一節課時,可以設置這樣的數學生活情境:把全班三十名同學排成五列六行的長方形方陣,把豎排叫做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讓學生按列報數;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引導學生按行報數。然后請班長說出他在哪里,即具體是在第幾列第幾行的位置?之后教師再對此進行總結:每個同學的位置都可以用數對表示,相反,根據兩個數組成的數對,也可以很快確定每個人在方陣中的位置。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結合生活情境,可以使學生掌握和進一步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五、增強數學課后練習題的有效性
課堂練習是新授課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課堂練習不但要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本課學習的科學方法。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共同具體地通過課堂練習歸納本節課的知識點,應用新的的數學思想方法,使解題方法清晰而牢固地留在學生腦海里的作用,使課堂練習能正確反映數學規律,達到優化心理素質,提高數學修養的目的。因此,課堂練習教師要進行細致、深入、具體的講解,真正的達到既概括知識又總結出學習方法的目的。
課堂練習是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的最好方式。小學生學習穩定性差,一堂課中容易表現出疲勞,在鞏固環節思想往往不集中,只有不斷的改變練習形式,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保持旺盛的精力。所以教師在課堂練習中要做到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想做、樂學的學習情感,真正做到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素質,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比如可以在數學課堂練習中讓學生口頭編各種形式、各種情景的選擇題、填空題或解答題等,然后再由其他學生來判斷解答的正確與否,并且適當的給予表揚鼓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