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花
摘 要 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實施,教學形勢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學信息資料不斷豐富,樂學,精煉,眾議,睿思等關鍵詞融入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浪潮,把課堂作為師生對話的平臺,注重問題情景的創設。本文以光和作用的第二課時二氧化碳為例,把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成引導學生樂學,精煉,眾議,睿思的過程,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通過教師的建議,點評,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使整個課堂充滿探究,發現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 二氧化碳;教學實踐;啟示
樂學——引導學生求知欲望
二氧化碳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要氣體之一,形態多樣,用途廣泛。我開始教學時,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首先將一
個有趣的問題拋給學生:“人吸進氧氣,吐出的是什么呢?”頓時,學生像炸開了鍋一樣,紛紛舉手搶答:“我知道,我知道,吐出的是二氧化碳!”。接下來,我又問了個問題:“人吸進氧氣,吐出的是二氧化碳,但為什么人能保證不會吸進二氧化碳呢?”這下學生安靜多了,吸引他們去考慮問題。“其實人的呼吸也是需要二氧化碳輔助的,沒有也是不行的。就像氮氣(占空氣的78%),吸進去了。氮氣既沒營養,也沒害處。當然會原封不動地呼出來啰!不過如果氧氣濃度下降到一定水平時,人就會發生呼吸困難。”學生一聽這樣解釋后,若有所思,哈哈笑開了。我又設計了一個問題:“有沒有剛好與人相反的東西呢?吸進的是二氧化碳,吐出的是氧氣?”這時,很多學生舉手回答:“有的,有的,是樹!”我回答說:“樹木有光合作用,樹木在光合作用下會釋放氧氣,就像‘綠色工廠。我們吸進氧氣之后又吐出二氧化碳時,樹木會把我們吐出的氧氣吸進去,然后釋放出清新的氧氣,讓我們健康、幸福地成長。因此, 植樹造林可為人類提供氧氣,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那么二氧化碳究竟有幾種形態呢?究竟有什么性質呢?究竟有哪些用途呢?”這樣設問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知識。
精煉——倡導學生精益求精
精煉,顧名思義,就是將物質進行提純的過程,主要是指對自然資源中可用的部分進行純化,使其能更好地被利用。在精煉過程中經常利用化學反應去除雜質。因此,用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要倡導學生精益求精,敢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精心掌握基本知識和運用技能。如講解二氧化碳用途時,當處于氣態、液態、固態情況下二氧化碳的真正用途。
氣態情況。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碳氧化物之一,是一種無機物,常溫下是一種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碳酸飲料基本原理)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做關于呼吸作用的產物等產生二氧化碳的試驗都可以用到。氣體二氧化碳用于制堿工業、制糖工業,并用于鋼鑄件的淬火和鉛白的制造等。二氧化碳在焊接領域應用廣泛。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常溫下密度比空氣略大,受熱膨脹后則會聚集于上方.也常被用作滅火劑,是目前生產中應用最多的滅火方法,但Mg燃燒時不能用CO2來滅火,因為:2Mg+CO2=2MgO+C(點燃)。二氧化碳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溫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能使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等用途。
液態情況。氣態二氧化碳能被液化成液體二氧化碳,相對密度1.101(-37℃),沸點-78.5℃(升華)。有利于減低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在能源、工業及運輸業領域所造成的溫室廢氣排放。
固態情況。液態二氧化碳蒸發時吸收大量的熱而凝成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升華時可吸收大量熱,因而用作制冷劑,如人工降雨,也常在舞美中用于制造煙霧、二氧化碳球棍模型等。
眾議——督導學生參與互動
二氧化碳用途廣泛,益處頗多。那么究竟該怎樣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產品主要是從合成氨制氫氣過程氣、發酵氣、石灰窯氣、酸中和氣、乙烯氧化副反應氣和煙道氣等氣體中提取和回收。可由碳在過量的空氣中燃燒或使大理石(CaCO3)、石灰石、白云石煅燒或與酸作用而得。是石灰、發酵等工業的副產品。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我教學如何提取二氧化碳時,我把學生分成二個小組,設計了二個問題讓學生共同探討。一是為什么不能用碳燃燒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二是為什么不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
經過討論,讓學生對二氧化碳的性質有了更深層的了解:雖然碳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比較方便,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與反應物氧氣混合在一起,導致很難分離出純凈的二氧化碳。碳酸鈉跟稀鹽酸反應十分劇烈,迅速產生大量氣體。碳酸鈉跟鹽酸反應速率太快,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容易收集。
睿思——指導學生善于思考
二氧化碳有著十分廣泛的用途。不僅可以用于工業,而且可以用于農業,不僅可以用于醫藥,而且可以用于滅火。但也要注意存在著很多危害性,如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穩定,沒有可燃性,一般不支持燃燒,但活潑金屬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點燃的鎂條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在室外使用的,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室外內窄小空間使用的,滅火后操作者應迅速離開,以防窒息。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跟堿或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碳酸鹽。跟氨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無毒、但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時,也會使人因缺氧而發生窒息。通過指導學生思考分析二氧化碳的利害關系,讓學生深入了解二氧化碳性質、用途、制取方法等知識,揚長避短,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