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生河
【摘 要】在職業中學開展創業教育十分的必要的,也是無旁貸的歷史使命。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重點,積極探索創業教育的途徑,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業人才,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中學 創業教育 創業精神 創業能力 理論與實踐 研究
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明確規定:“加強職業意識、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創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職業中學的創業教育是指充分挖掘職校生潛能,以開發中職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他們創業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事業心、進取心、開拓精神、冒險精神,進行從事某項事業、企業、商業規劃活動的教育;是以提高自我就業能力為目的,尤其注重培養他們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讓中職生變成職業崗位的創造者的教育。
一、在職業中學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1. 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需要開展創業教育
由于每年有大批的大學、大專畢業生就業,沖擊著人才市場,下崗分流人員不斷增加,使勞動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職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創業教育能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以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創業教育,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就業壓力。
2. 開展創業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傳統的中等職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只限于“從業教育”,教學只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不是全面創造能力。而創業教育則通過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的培養,開發和提高創業的基本素質,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業和生存能力;培養適應各種需要并能在社會上自謀職業的復合型、創造型人才。因此,開展創業教育是必然趨勢。
3. 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需要開展創業教育
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變被動就業為主動創業。另外,鼓勵和允許學生走出去創業,能夠讓學生增加實踐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可以增強其動手操作能力、組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不僅是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的一種延伸,更能使學生的自身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從而最終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中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和特色決定了實施創業教育是學校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因此,應該順應時代的特點、適應市場的需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為重點,開展創業教育。
二、在職業中學開展創業教育的途徑
1. 建立創業教育管理體系
為保證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應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即“教務處—學生處—培訓處—實訓處”。教務處負責創業教育的理論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學生處負責創業素質訓練,培養基本素質;培訓處負責就業指導工作,引導創新思路;實訓處負責見習實訓,讓學生體驗創業過程。
2. 設立創業教育實施環節
規劃好中職學生三年的創業教育環節:“入學—學習—實訓實習—就業”。入學時,對學生進行專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參觀專業建設、了解專業特點、明確學習目的,及早做好就業與創業心理準備。圍繞《職業·就業·創業》學習創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樹立創業意識,塑造創業心理品質。利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開展專業技能訓練,通過社會調查、參觀企業、頂崗實習等實踐,使學生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學生畢業時,學校與企業合作舉行招聘會,盡量幫助學生實現首次就業,為將來創業發展奠定基礎,也鼓勵學生自主擇業、自主創業。
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創業意識
學校要加強對創業骨干教師的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兼職或有計劃地選派青年教師參與創業實踐。也可聘請當地的企業家、成功的創業者、技術創新專家任兼職教師,強化師資隊伍。另外,學校通過校園廣播、畫廊宣傳,舉行創業主題班會、演講等活動宣傳創業扶持政策,形成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轉變學生“等(等待就業)、靠(靠關系)、要(向家長要錢)”的思想觀念,樹立自主創業意識。
4. 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學校應加強研究工作,形成豐富的理論體系,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要圍繞創業意識學、創業技能學、創業社會學、創造學、科技發明學、創業指導等課程內容,讓學生多方位地了解創業知識。
5. 加強創業教育學科滲透
結合專業和學科教學特點,將創業知識、創業意識和創業心理品質培養、創業能力訓練與提高等,滲透在相應的教學實踐中,在學科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
6. 開展創業教育實踐活動
創業實踐活動是創業意識形成、創業素質發展和創業能力提高的現實條件,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一是在校內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利用學校“前店后廠”的有利條件,將專業實訓與創業實踐活動結合起來。二是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認識市場經濟。三是組織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參觀學習、見習和頂崗實習等,走校企聯合的模式,搭建創業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業實戰演習場所。
7. 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
學校通常有學生會、學生自治會、團委,團委下設有多個學生社團。社團定期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和社會活動,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創業能力。
總之,中職學校教育開展創業教育,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創業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