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玲
摘 要:在新課標中,無論是中段還是高段,在閱讀教學的要求中,第一條都是寫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奔词沟投文繕酥校蔡岬搅恕皩W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笨梢娦W生朗讀水平的重要性。從五方面簡單闡述了提高農村小學生朗讀水平的做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朗讀水平
在新課標中,無論是中段還是高段,在閱讀教學的要求中,第一條都是寫的“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奔词沟投文繕酥校蔡岬搅恕皩W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見小學生朗讀水平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存在這樣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就小學生的朗讀水平而言,城里學生要比農村學生高。因為農村的語境大都以方言為主。由于有這些“所謂的理由”,教師也就沒有再做過多的指導,導致了我們農村小學生朗讀水平的相對低下。
前一段時間,我有幸去包頭市高新區萬水泉中心校上了一節課,也聽了好幾節課,對我的觸動很大,由此也改變了我“農村小學學生學習普通話難”的觀點。
萬水泉中心校也是一所農村小學,那里所有的小學生都能熟練地運用流利、標準的普通話來進行交流,而且朗讀水平都很高,我被震驚了。經過我的不斷探尋,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教師和學生在校園內必須講普通話
人人都說“學校是一方凈土”,那我們的普通話就從這片凈土上開始吧。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不能要求所有村里人講普通話,但在校園內我們能達到這一要求。尤其是教師要身先士卒,帶頭講普通話。教師在校園內講普通話,又何愁我們的學生不講呢?這關鍵需要學校領導的統一要求。為了辦好一所學校,為了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更為了這所學校的整體聲譽,校領導又有什么理由不這樣要求呢?
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必須由正規師范院校畢業的學生來授課
在現在的農村小學里,有一部分教師是由民辦教師轉正的,他們雖然也能講普通話,但不太標準。所以一、二年級最好由新畢業的師范院校的學生來教,他們不僅在上課時運用普通話教學,休閑的時候也用普通話交流。學生要想與教師交流,就得講普通話。而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段之一,所以這一階段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三、針對中、高年級學生的朗讀水平低,教師應采取范讀和聽錄音進行校正
中、高年級學生已有了普通話的基礎,只是還沒有達到有感情朗讀。他們在讀課文時的特點是平淡、快速。問他們為什么這樣讀?他們的回答竟然是為了節省時間,讀完還能學點兒別的。殊不知他們這樣讀根本不可能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就不能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和理解課文含義。不能有感情地朗讀,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與文本對話。所以在校培養他們朗讀習慣的同時,教師應大量采用范讀和聽錄音的教學,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
四、對待一些特別的學生,教師應給予特別的關照
在農村中、高年級的各個班級中,總有兩三個說普通話開不了口的,因為他們在低年級上課時,教師根本沒用普通話授課,所以現在一讓他們用普通話回答問題,他們期期艾艾地蹦不出字來。即使蹦出來幾個,還是方言。針對這一個別現象,在課余時間,教師應從簡短的文章來入手,讓他們先用普通話念一念這些文章,盡量在課后與同學玩時用普通話。在課上如用普通話回答了問題,應及時給予他們鼓勵,盡量把這一部分學生的朗讀水平提起來。
五、多讓學生觀看一些網上下載來的小學生大型活動,多開幾次關于“朗讀”的全班性的比賽活動
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觀看別的小學生的活動,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普通話的獨特魅力,意識到普通話在正式場合與人交流、溝通的必要,讓學生自覺地提升學習普通話的意識。另外,在班內也應多舉辦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活動,如,舉辦“故事會”“朗讀比賽”等,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朗讀比賽活動中來,也就避免了個別學生不講普通話的情形。
總之,在提高農村小學生的朗讀水平這個問題上,教師要多想辦法,迎難而上,不要因為我們的疏懶,而給學生留下終生的
遺憾!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土右旗美岱召中
心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