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名芝 劉慎勇
記得托爾斯泰說過:“成功教學所必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悅的體驗。就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是怎樣激發學生興趣的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設置懸念,引出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把握學生的興趣,捕捉機會,適當設置懸念。例如,我們在教學“能夠被5整除的數”時,我們是這樣引入的:讓每一位學生說出一個數,老師就知道這個數能不能夠被5整除。此時,學生覺得非常驚奇,就紛紛說出:12、20、34、107、50等數字。學生以為很大的數字就能夠難住我,可是都被我一一算對了。其中一位學生問:“老師,您用的什么方法算的,快快告訴我們吧。”此時,學生的求知欲望已經被我高度調動,而我就抓住這個契機,及時地引導學生學習新課。
二、動手操作,引發興趣
讓學生在實踐中多動手、多觀察、多思考,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我們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這一節內容時,就是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相結合來學習的。讓學生自己動手用線去測量長方形的周長,然后計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三、直觀教學,激發興趣
直觀教學能夠把抽象的東西直觀化、具體化,讓學生切實感知身邊的數學,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我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我們先提出體積的概念,再讓學生比較教師的講桌和學生的課桌、文具盒和橡皮等物體的體積,通過讓學生比較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對體積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四、激勵評價,培養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來說,一次小小的成功,我們都是應該積極鼓勵的喲!這樣就在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同時也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特別是對于班上的后進生。比如,在一次數學測驗中,我發現一個后進生的成績很高,經過暗訪,得知那是抄襲別人的結果。平時這位學生雖然學習差了一點,但是他為人誠懇踏實。經過思考,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在他的答卷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老師十分驚喜你的進步,這說明只要奮斗就會成功的。望你繼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這之后,我發現他學習特別刻苦,而且進步非常大。
總之,要想上好一節課,必須讓學生對這節課產生興趣,只有這樣,老師才會教得輕松,學生才會學得愉快。
(作者單位 湖北省建始縣官店鎮民族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