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榮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就應該在美術教學中突出幼兒的主體性,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要我學”教學方式為自主、合作的“我要學”的學習方式,這就要培養幼兒的現代人意識,以創新的意識、精神、方法、途徑發掘幼兒的潛能,才能喚起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增強幼兒參與意識,使幼兒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美術的學習方式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培養幼兒的自立意識
凡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就自己去做,不依賴別人。比如,小班的幼兒在剛學繪畫時,有的孩子常說:“老師我畫不像,不會畫。”那么,作為一名教師,這時就要盡量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雖然幼兒描繪出的形象,只能是最簡單而粗略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形象,但是教師還應鼓勵幼兒獨立而大膽地描繪,對幼兒的事情不搞包辦代替。我們應對幼兒從小就要灌輸這種自立思想。
二、培養幼兒的自信意識
讓幼兒在繪畫中培養興趣,堅定信心,從成功中體會自己的能力,嘗試成功后的喜悅,不斷增強自信意識。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幼兒各種美好的追求和積極的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就能鞏固與發展幼兒對美術活動學習的興趣。如,在繪畫《小奶牛》時,有的幼兒畫得不太像,但大致的輪廓還是出來了,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并指出不足之處鼓勵下次畫得更好,幼兒聽后就會很高興,對繪畫產生興趣。教師這時以極大地熱情和嫻熟的技能指導幼兒,就會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注意培養幼兒的好奇意識
好奇,就是對事物有新鮮、新奇以及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培養幼兒的好奇意識,不要只被動地等待幼兒,要時時主動將有關事物指給幼兒觀察,不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好奇心逐漸轉化為好奇意識。如,在繪畫《小蝌蚪找媽媽》時,可使幼兒先觀察到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池塘里有什么?有荷花、蓮藕。小蝌蚪長大后就變成了青蛙媽媽。它長什么樣子?它長了四條腿、大嘴巴、白肚皮。唱起歌來呱呱呱……這樣幼兒就對小蝌蚪找媽媽產生濃厚的興趣,畫起小蝌蚪找媽媽來就容易很多。
四、培養幼兒的思考意識
平時,在幼兒詢問難題時,教師不宜急于告訴幼兒答案,而應因勢啟發誘導,讓其通過動腦、動手自己得出最后答案,并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同時,要借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向幼兒提出可以思考的問題,讓幼兒尋根求源,得出正確答案,如,在繪畫《迎春花》時,老師可在課前先提出問題:迎春花有幾朵花瓣?它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帶著這樣的問題,在平時生活中觀察迎春花就會非常認真、仔細。尋找答案后,畫迎春花時就不會弄錯了。那么,這比教師直接告訴幼兒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五、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任何一種活動都要給幼兒充分的精神自由、想象自由和表現自由,讓他們感受到自我創造、自我表現的極大樂趣。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幼兒創造力的兩個重要條件。如,在繪畫《捉迷藏》時,教師在傳授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要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自我創造,既可把人的頭和身體畫得一般大或手腳畫得特長,也可在人身上畫上翅膀飛到樹叢中藏起來。對成人來說,幼兒這樣畫顯得荒誕可笑,但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卻感到趣味盎然,因為這是幼兒自己創作的結晶。教師應允許并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去感受參與和操作。
總之,創新是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永遠向前的動力。只要我們做教學的有心人,以科學的教學理論為指導,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強化幼兒現代人的意識,加大創新的力度,讓幼兒親自品嘗到“摘梨子的滋味”,就一定能達到幼兒學習美術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河縣幼兒園)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