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曉剛
摘 要:不管是以前傳統的教育方式,還是大力發展新課改的今天,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德育工作的進行一直都是位于統帥的地位,是教育的風向標,起到了引領的作用,而只有擺正德育工作的位置,正確地看待中國式特色社會主義的教學方式,整個教育系統才能夠正常地進行,確保其發展。
關鍵詞:小學;德育;系統
國務院有關于德育曾發表過《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在其中明確地指出了素質教育的前提以及根本就是政治思想教育內容,在知識教育的同時,更要加強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學,這樣的一種行情已經刻不容緩,同時國家領導人也明確提出了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內容,這一理念讓我們認識到了做好德育工作的要求和任務,同時還告訴了我們要認清前進的方向,明確新問題,不斷地在工作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同時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改正。
一、德育工作的現狀分析
1.社會道德失去模范準則
在當前社會的條件下,由于社會體系還在不斷地發展以及轉型當中,價值觀念與道德模范體系還沒有能夠完善地建立起來,復雜的社會條件也在不斷地影響廣大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同時還受到外來的社會觀念及生活觀念的影響,一些消極的、負面的社會現象會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許多弊病和消極的態度。
2.生活環境的失調
學校是育人的搖籃,而學校的環境在保證健康向上的同時,還要保證校園周邊的環境以及和諧程度。而在我國目前特別是學校周邊常常會設立許多的網吧、游戲廳、臺球廳等娛樂場所,環境氛圍著實令人擔憂,學生在節假日甚至是課余時間經常到這種場合中,時間長了必然會影響學生的道德準則以及健康向上的求
知心。
3.家庭教育影響
學校對于學生的德育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學生主要習慣的養成還要看學生家長的教育及家庭影響。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的青少年,品行不端正有不良嗜好以及違法犯罪活動,都是與家庭教育的不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實施對策
1.在管理上寓德育于管理育人中
寓德育于管理育人中說的就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都負有一定的責任,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關心中小學生的成長。
學校的教育方式是按照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教育體系方針以及針對社會的需要進行教育教學,通過合理的安排和分析達到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方式,能夠系統完善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在三者之中學校對學生教育的針對性較強,有著較為完善的系統,所以,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了主導地位的作用,而這其中,校長是首先要認識到位的,只有領導人的觀念正確才能夠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還要發展教導主任、各班主任以及學生家長代表,共同地組成一個德育的系統,加強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要選擇專門的教師做好總結以及計劃工作,要下定決心抓好校風、學風以及班風的建設。
2.在內容上要寓德育于系列化教育之中
小學的德育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制定,這一時期正處于人身觀價值觀建立的初級階段,樹立起正確的目標,把德育工作的要求編排在各科的教材中,在學習中不斷地理解與滲透,達到循序漸進的學習準則,比如,以勤勞節儉為例子,要鼓勵學生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珍惜糧食,不浪費,愛惜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樹立起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觀點,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淺入深不斷地貫徹,逐步強化最后收到實效。
3.在教學上,寓德育于各科教學中
德育教學的魅力,在于它的滲透性,通過潛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使青少年在日常的生活中接受德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正確的良好的價值觀,體驗與知識相結合,通過各科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及內容,來影響學生的不同方面,例如,在自然的學習中要滲透出熱愛科學的觀點,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要提出審美的教學觀點,在音樂的教學中要體現出樂觀的審美情操,要歌唱黨,歌唱人民,歌唱我們的社會主義。根據各科自身的特點,能夠自覺的,在無意識間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做到教育內容的基本落實和明確。
4.在形式上做到寓德育于各項活動中
教師要有意義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把德育工作的展開融入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中去,這樣能夠有助于學生充分地展示自身的特長,使自己的愛好得到發揮,個性得到良好的發展,學習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陶冶情操,因此,學校要成立專門的育人小組,并且認真制訂計劃,指導學生參加公益類活動,既能夠鍛煉自身,又能夠學到知識。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克服傳統教育的前提下,在德育的實踐中發現問題,找出德育工作與知識類教育的結合點,使之相融合,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理論聯系實際,這樣的德育才能夠富有生命力,才能夠不斷地展示出自身鮮活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孫燕.德育敘事:關注德育事件的真實[J].思想·理論·教育,2004(01).
[2]洪明,龍寶新.道德敘事與學校德育[J].教育學家,2012(02).
(作者單位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八角鎮中心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