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
摘 要: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克服的方法: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要有正確的歌唱狀態,在文中筆者淺談些對歌曲充足把握即熟能生巧與心理狀態的關系。
關鍵詞:聲樂;演唱;心理狀態;自信心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是人類心理的產物。因此,在聲樂訓練中除了重視解決聲音概念,歌唱技法,同時還要重視心理狀態。人類的音樂是精神與肉體,非理性與理性的協調關系。聲樂訓練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內部動態,完全依賴人體通過自身內在的運動來完成的,所以在學習、認識及實踐上都比其他的技術訓練難度大。有過歌唱表演經歷的人都一定有過這種體驗:站在舞臺上望著臺下涌動的人群,緊張之余,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兒,仿佛堵在那里,以至喉嚨發音不暢。這種緊張的心理使得我們的演唱不能發揮正常水平,表演者傷心懊惱,觀眾失望。這種現象在那些少上舞臺的表演者身上較為普遍。因此,當發聲器官各部分肌肉都處在平衡協調的積極狀態時,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歌者才能有效地控制發聲器官的運動。由此可見,心理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呢?下面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出以下幾點,與大家一起探討。
1 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
為什么把自信心列為演唱者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呢?自信心對一個聲樂學習者來說尤為重要。因為舞臺演出時要面對觀眾,一般人在當眾講話時,都會緊張得連話都說不好,更別說唱歌了。只有信心十足才能氣定神閑。那么怎樣樹立自信心呢?這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譬如老師上課時都會找出學生的毛病并進行糾正,這是聲樂教師的職責,但切忌嘲諷挖苦,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作為一名聲樂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多鼓勵和表揚,留意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化,保持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而學生也要努力樹立自己良好的自信心,平時打好基本功,演唱大量的作品,善于把握不同風格的作品,胸有成竹在舞臺表演時才能正常發揮。另外需多參加演出和比賽,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失敗乃成功之母。演出經驗豐富了,舞臺經歷多了、自信心自然也就樹立起來了。
2 正確運用發聲方法準確把握歌曲的情感表達
這兩點相互依托、缺一不可。有了好的發聲方法才能使演唱者感情表達更順暢;而情感的投入令演唱者的方法運用會更加自如,“以情帶聲才能聲情并茂”。歌唱技巧好是演唱成功必需的條件,我們不能一成不變的固守這些方法,我們要正確的去運用它,讓它為我們的歌唱服務。不能一味地追求聲音的位置、共鳴等,要根據自己所演唱歌曲的風格特點來進行聲音的各種變化,如演唱《讓她相信》時,首先要知道它的背景,這首歌是男主人公約翰遜在被礦工們絞死之前懷念她女朋友明妮的唱段,盡管他因將被絞死而絕望,但心中充滿了對明妮的無限熱愛。整個唱段要非常連貫,要有足夠的呼吸支持。兩個高音降B是本曲的難點,演唱時不能光注意這兩個高音,我就有深切體會,每次一唱到高音,就想應該怎樣去唱音高,一想高音就緊張,結果適得其反,越想高音就越唱不上去。那么怎樣解決呢?首先應注意在高音之前的中高聲區,特別是換聲點F音,應該很好的掌握換聲點關閉的聲樂技巧。在此基礎上要知道歌曲表現的是一個內心痛苦無助的強盜形象,就對聲音的音色要求不同了,個別地方甚至可以嘶啞的喉音來表現悲傷絕望的心情。這樣我們就可以投入到人物中去,難點自然解決了。我們演唱作品時不能為了聲音漂亮,而卻忽略情感的表達。一個好的演唱者的聲音是變化無窮。最重要的是我們演唱時要注重情感的把握,聲音的表現是為情感服務的,要在一定的情感基礎上展示。欣賞者是帶著一定情感去聆聽作品的,正確的情感把握可以提高聲音的感染力和表現力。當歌唱者集中于情感表現時,也就建立了正確的歌唱心理狀態。要保持一種積極的歌唱狀態。首先,作為聲樂指導老師應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訓練。每次上課都要讓學生把心靜下來,思想集中,從第一條練聲曲開始就要充滿感情、并且要體會音樂帶來的美感,為美的音樂而愉悅陶醉興奮感;同時要結合發聲技巧,保持身體和臉部有一定的興奮狀態。時間長了,就會習慣成自然了。同時,聲樂學習者自己也要注意培養開朗樂觀的性格和保持心情的愉快舒暢,整個人要隨時都會有積極興奮的歌唱狀態。作為一個突出的演唱者一定要有強烈的歌唱表現欲望。當演唱者充滿歌唱和表現欲時,他在舞臺上自然就會興奮和充滿激情。此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一定要讓自己有充足的睡眠。如果演出當天休息好了,整個人的精神就好,心情舒暢,那么她就容易興奮起來,演出就容易取得成功;心情憂郁、精神不振,懶洋洋的怎么都不會興奮起來,演出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演唱者睡眠不足精神就不好,聲帶就會疲勞充血,這些都會影響聲音的質量效果。只要做到了這些,相信你每次演唱都會很精彩。
3 對歌曲要有充足的把握
演唱者對曲目掌握的越熟練成功的概率就越高。然而這個熟練是必須通過大量的曲目反復練習才能形成的,在這個重復多方位練習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做到機械性的重復,而要以不斷改善不斷創新為目標的重復,才能達到歌唱的自動化。例如,我們自己演唱一首歌曲:要先哼唱樂曲的旋律,體會它的風格意境,熟練掌握旋律感后,再研究歌詞來琢磨情感的處理和如何表現。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全面細致透徹的分析,熟悉每一句、每一篇章歌詞在歌曲中的表現目的,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力度、音色和情感等去演繹,再加上氣息的替換、強弱都一定要不斷推敲琢磨,反反復復練習去不斷完善,唱到你感覺每一個音每一個詞都不用多想,就能自然張口就來為止。這樣你才能胸有成竹,無所畏懼了,更別說有緊張的心理了。每一個演唱者都要有自己的保留曲目,日積月累逐漸增加。這樣的作品就是這個演唱者非常熟悉,演唱的最多最好的歌曲。而作為一名出色的歌者,就要做到每演唱一首作品就要把它練成自己的保留曲目。我們不僅要演唱本民族的民歌作品,還要演唱大量的外國作品,甚至是國內戲曲的曲種,外國作品和地方戲曲對我們來說不單涉及語言的困難,還有文化背景的差異,和民族風格的不同。所以要想演唱好不同種類的作品就更要準備充分、細心鉆研了。
另外是要體會每一首作品的音樂風格,然后要用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解決語言上的困難,了解地域文化的不同,不僅要掌握正確的吐字發音,還要注意語言的歌唱的準確性。這樣才能真正演唱出這首作品的感情和意境。因此,我們無論演唱任何作品都要做到:熟背歌詞、理解詞意、深入其境、善于歌唱、把握其度,從而達到“熟能生巧”的功效。樹立正確的歌唱心理狀態,是每一個聲樂學習者都迫望擁有的。它可以令演唱者擺脫緊張的心理狀態,正常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演唱水平。
根據以上觀點,筆者認為每一個演唱者要想演唱成功,這幾點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樹立正確歌唱狀態,擁有良好的自信心尤為重要,而演唱者如果能做到發聲方法熟練掌握、運用自如、歌曲情感把握恰當;身體狀態良好、歌唱狀態積極、身體狀態興奮;對作品掌握熟練能準確表現其意境,那么,演唱者自然就會信心大增,同時,也就擁有了正確的歌唱心理狀態,演唱的作品一定會出彩!
參考文獻:
[1] 沈湘.歌唱學: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2] 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