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巖
摘 要:護士禮儀在護理工作以及整個醫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被重視,為探索更好的適合山東省醫院的護士禮儀服務規范,并加強培訓規范和力度,本文對山東省醫院的護士禮儀現狀及培訓需求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包括禮儀服務內容和規范、禮儀服務培訓模式及考核激勵機制在內的培養對策,推動和促進山東省醫院護士禮儀的發展。
關鍵詞:山東省;護士禮儀;現狀;培養;對策
如今的醫療服務不只單純關注如何處理健康與疾病的問題,更注意解決疾病——人——社會之間的關系,[1]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溝通模式。[2]護士禮儀是研究護理交往藝術的學問,它能夠規范醫院管理,樹立醫院的良好形象,增進社會對醫院的信任和支持,從而避免醫患矛盾,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提高服務質量水平。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我國對護士禮儀也越來越重視,山東省作為“禮儀之邦”,更是注重禮儀,在醫院管理中加強了護士禮儀的規范。為探索更好的適合山東省醫院的在儀表、語言、舉止、流程等方面的禮儀服務規范,并加強培訓規范和力度,對山東省醫院的護士禮儀現狀及培訓需求進行了調查。
1 山東省醫院護士禮儀現狀調查
1.1 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調查對象包括山東省各級各類醫院。通過電子郵件、信件、電話等形式對各醫院護理部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63份,其中三級綜合醫院25所(40%),二級綜合醫院28所(44%),專科醫院10所(16%)。
1.2 調查內容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共18題,選擇性題目15題,按四個等級區分程度,內容主要包括醫院對護士禮儀的認識、實施情況,以及對護士禮儀培訓的需求和愿望;開放式問題3題,內容為醫院在護士禮儀培訓中的難點和要求。
1.3 結果
所有資料錄入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雙錄入、核查并排除錯誤。采用百分比對數據進行描述。
1)在對護士禮儀的認識上,多數醫院認為護士禮儀在對提高服務質量、提升醫院形象,減少醫患矛盾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見表1),說明護士禮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經得到大多數醫院的認識,但在具體的執行中,僅有79.37%的醫院認為其在醫院管理中的地位很重要,93.65%的醫院對護士禮儀制定了相應的行為標準、考核內容和獎懲辦法,49.21%的醫院自認為執行情況良好,說明醫院對護士禮儀的認識有所加強,但重視程度依然不夠,不能系統地對護士進行培訓,實施起來依然有困難。
2)在對護士禮儀的培訓需求調查中,認為護士禮儀培訓非常有必要并且有培訓需求的醫院達到93.65%,曾經有過培訓的占58.73%,年內有培訓計劃的占39.68%,說明山東省各醫院對護士禮儀的培訓需求還是比較迫切,但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培訓模式,加強培訓的力度和可行性。
3)關于影響護士禮儀培訓效果的主要因素,98.41%的醫院認為是護理人員時間緊,任務重;79.37%的醫院認為是培訓內容與實踐脫節,不利于執行;71.43%的醫院認為是缺少具體化、規范化的護士禮儀評價系統,難于評估;50.79%的醫院認為是部分護士服務意識與觀念仍待加強。
在培訓的方式上,55.55%的醫院選擇了分批專業培訓,42.86%的醫院選擇了骨干培訓,1.58%的醫院選擇了醫院自己培訓;關于培訓的時間,23.80%的醫院選擇了連續全天集中培訓,57.14%的醫院選擇了連續班余時間培訓,19.05%的醫院選擇了休班時間集中培訓;關于培訓周期,12.70%的醫院選擇了三天以內,23.81%的醫院選擇了一至兩周,63.49%的醫院選擇了一個月以內;護士禮儀中各部分內容的需求程度從重到輕分別為:儀態禮儀(占98.41%)、語言禮儀(占93.65%)、日常禮儀(占90.47%)、行為禮儀(占85.71%)、儀表禮儀(占82.54%)。
2 培養對策
2.1 培訓模式優化的主要依據
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醫院不僅要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技術服務,更要有廣泛的禮儀服務,[3]以滿足和適應不同患者的需求。人們對護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儀容儀表及專業形象。如今,山東省許多醫院都比較重視護士禮儀,但禮儀服務仍然流于表面、程式化,需要探索適合醫院護士工作特點的禮儀服務規范。本研究前期對山東省各醫院護士禮儀的實施現狀進行有針對性的、細致的調查,全面了解山東省各醫院護士禮儀的實施現狀及院方和患者的需求,通過整理和總結,結合多年護士禮儀教學經驗,探索適合山東省醫院的在儀表、語言、舉止、流程等方面的禮儀服務規范,制定便于實施和推廣的培訓模式。
2.2 優化護士禮儀培訓模式面臨的問題
通過調查,在護士禮儀培訓中遇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上。因此,優化護士禮儀培訓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如何制定翔實有效的培訓計劃,在培訓時間、培訓方式上適應護士職業特點。其次,要在培訓內容上加以整合,使其順應現階段護士日常工作特點和規范禮儀的要求,并加強培訓規范和力度。再次,制定具體化、規范化的護士禮儀評價系統,[4]以便于實施和推廣。
2.3 制定培訓模式
1)禮儀服務內容和規范。根據調查結果,制定符合山東省醫院現狀需求的禮儀實訓教材。以“規范、實用”為原則,將護士服務禮儀整合為由日常禮儀(包括見面介紹、日常著裝、方位、饋贈、電話等禮儀)、儀表禮儀(主要包括護士的著裝、發型,妝容等)、儀態禮儀(眼神、表情,坐、站、走、蹲姿勢和工作中常見動作等)、語言禮儀(醫護、護護、護患的語言形式、內容、規則及溝通技巧)、行為禮儀(包括護士基本行為要求及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行為禮儀)五大模塊組成的實訓手冊,[5]將手冊作為統一教材分發,以達到規范、清晰的目的,利于老師教授和學員掌握。為達到規范的要求和起到更好的講授效果,教材各部分的授課由專業人員擔任。日常禮儀和儀表禮儀由禮儀老師授課,儀態禮儀由形體老師授課,語言禮儀及行為禮儀則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工作人員及管理人員授課,甚至可以聘請優秀的護理人員作專題講座,使例證更加貼合實際,能夠引起護理人員的認同感,激發其積極性。同時,要加強授課教師的培訓,注重資源和知識的整合,如護士儀態禮儀是護士禮儀課的核心部分,傳統的形體訓練僅僅局限于舉止訓練,如站姿、坐姿等,訓練內容比較單一,沒有舞蹈基礎的人很難掌握。而整合后的形體訓練,運用專業系統的舞蹈形體訓練方法,提取其中與護士儀態舉止相關聯的因素,可加強精細動作訓練,為儀態舉止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
2)禮儀服務培訓模式。根據護士工作特點,應采用骨干集中培訓與全員分場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時間應以1個月為宜。儀表禮儀和儀態禮儀采用骨干集中培訓的方式。為保障培訓效果,各科室按照護士比例選取骨干參加集中培訓,[6]對參訓的每名護士的禮儀動作及儀表、儀態等進行針對性指導,確保人人過關。然后采用分組訓練的方式,由護士長和科室骨干具體負責,利用每天晨會后10min組織并指導護士進行反復練習,護理部監督執行。日常禮儀、語言禮儀和行為禮儀采用全員分場培訓的方式。其中行為禮儀可以安排在臨床環境中現場講解,如公共突發事件的處理、護理糾紛的防范等內容,采用情景式、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拓寬護理禮儀內涵,激發護理人員的學習興趣,從而加強護士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考核激勵機制。根據調查,具體、規范的護士禮儀評價系統是影響護士禮儀培訓效果的主要因素。為配合禮儀培訓,更好地開展禮儀服務活動,需要建立長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勵機制,開展多形式的護理禮儀實踐活動,創造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護理禮儀環境。培訓效果考核。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以禮儀實訓手冊為藍本組織理論考核,試題以案例分析為主;實踐考核利用情景模擬法進行,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對護士進行培訓內容的考核,并加以指導,固化培訓效果。
制定中長期的考評機制。禮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臨床應用,將開展禮儀服務納入護理質量控制管理的范疇,每月由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給患者、家屬及合作科室,或利用電話回訪和上門隨訪等形式征求出院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反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指導。根據工作崗位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考評細則,每季度考核1次,年底進行總評,優秀者予以獎勵。
開展多形式活動。培訓后,開展護士禮儀競賽活動,選出最佳禮儀護士;舉辦護士風采大賽,評選護士風采之星;開展評選“文明禮儀服務示范員”“月護理服務明星”和“服務示范病區”活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護士禮儀作為一種專業的文化模式,它的應用能夠起到塑造護士良好形象、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目的。禮儀服務活動的開展要達到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需要進行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才能使研究成果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晶,周晶,金玉紅,張宇.護士禮儀培訓在醫院品牌建設中的推動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7(32):11891190.
[2] 張翌,魏晉才,薛公偉.基于以病人為中心原則的醫護服務禮儀培訓探討[J].醫學與社會,2009,22(3):2728.
[3] 李春莉,曾燕.某院患者禮儀服務滿意度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2,31:4546.
[4] 喬雪芹,護理禮儀臨床應用的現狀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7(19):829831.
[5] 劉華華,徐冬妮,蔡愛武.護理禮儀培訓的實施與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7(27):224.
[6] 張曉萍,趙艷麗,王瑞英,盧根娣.護士對禮儀知識需求的現狀及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0A)2628.endprint
2)禮儀服務培訓模式。根據護士工作特點,應采用骨干集中培訓與全員分場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時間應以1個月為宜。儀表禮儀和儀態禮儀采用骨干集中培訓的方式。為保障培訓效果,各科室按照護士比例選取骨干參加集中培訓,[6]對參訓的每名護士的禮儀動作及儀表、儀態等進行針對性指導,確保人人過關。然后采用分組訓練的方式,由護士長和科室骨干具體負責,利用每天晨會后10min組織并指導護士進行反復練習,護理部監督執行。日常禮儀、語言禮儀和行為禮儀采用全員分場培訓的方式。其中行為禮儀可以安排在臨床環境中現場講解,如公共突發事件的處理、護理糾紛的防范等內容,采用情景式、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拓寬護理禮儀內涵,激發護理人員的學習興趣,從而加強護士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考核激勵機制。根據調查,具體、規范的護士禮儀評價系統是影響護士禮儀培訓效果的主要因素。為配合禮儀培訓,更好地開展禮儀服務活動,需要建立長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勵機制,開展多形式的護理禮儀實踐活動,創造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護理禮儀環境。培訓效果考核。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以禮儀實訓手冊為藍本組織理論考核,試題以案例分析為主;實踐考核利用情景模擬法進行,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對護士進行培訓內容的考核,并加以指導,固化培訓效果。
制定中長期的考評機制。禮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臨床應用,將開展禮儀服務納入護理質量控制管理的范疇,每月由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給患者、家屬及合作科室,或利用電話回訪和上門隨訪等形式征求出院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反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指導。根據工作崗位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考評細則,每季度考核1次,年底進行總評,優秀者予以獎勵。
開展多形式活動。培訓后,開展護士禮儀競賽活動,選出最佳禮儀護士;舉辦護士風采大賽,評選護士風采之星;開展評選“文明禮儀服務示范員”“月護理服務明星”和“服務示范病區”活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護士禮儀作為一種專業的文化模式,它的應用能夠起到塑造護士良好形象、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目的。禮儀服務活動的開展要達到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需要進行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才能使研究成果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晶,周晶,金玉紅,張宇.護士禮儀培訓在醫院品牌建設中的推動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7(32):11891190.
[2] 張翌,魏晉才,薛公偉.基于以病人為中心原則的醫護服務禮儀培訓探討[J].醫學與社會,2009,22(3):2728.
[3] 李春莉,曾燕.某院患者禮儀服務滿意度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2,31:4546.
[4] 喬雪芹,護理禮儀臨床應用的現狀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7(19):829831.
[5] 劉華華,徐冬妮,蔡愛武.護理禮儀培訓的實施與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7(27):224.
[6] 張曉萍,趙艷麗,王瑞英,盧根娣.護士對禮儀知識需求的現狀及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0A)2628.endprint
2)禮儀服務培訓模式。根據護士工作特點,應采用骨干集中培訓與全員分場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時間應以1個月為宜。儀表禮儀和儀態禮儀采用骨干集中培訓的方式。為保障培訓效果,各科室按照護士比例選取骨干參加集中培訓,[6]對參訓的每名護士的禮儀動作及儀表、儀態等進行針對性指導,確保人人過關。然后采用分組訓練的方式,由護士長和科室骨干具體負責,利用每天晨會后10min組織并指導護士進行反復練習,護理部監督執行。日常禮儀、語言禮儀和行為禮儀采用全員分場培訓的方式。其中行為禮儀可以安排在臨床環境中現場講解,如公共突發事件的處理、護理糾紛的防范等內容,采用情景式、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拓寬護理禮儀內涵,激發護理人員的學習興趣,從而加強護士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考核激勵機制。根據調查,具體、規范的護士禮儀評價系統是影響護士禮儀培訓效果的主要因素。為配合禮儀培訓,更好地開展禮儀服務活動,需要建立長期的、可操作性的考核激勵機制,開展多形式的護理禮儀實踐活動,創造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護理禮儀環境。培訓效果考核。培訓結束后進行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以禮儀實訓手冊為藍本組織理論考核,試題以案例分析為主;實踐考核利用情景模擬法進行,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對護士進行培訓內容的考核,并加以指導,固化培訓效果。
制定中長期的考評機制。禮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臨床應用,將開展禮儀服務納入護理質量控制管理的范疇,每月由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給患者、家屬及合作科室,或利用電話回訪和上門隨訪等形式征求出院患者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反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指導。根據工作崗位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考評細則,每季度考核1次,年底進行總評,優秀者予以獎勵。
開展多形式活動。培訓后,開展護士禮儀競賽活動,選出最佳禮儀護士;舉辦護士風采大賽,評選護士風采之星;開展評選“文明禮儀服務示范員”“月護理服務明星”和“服務示范病區”活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護士禮儀作為一種專業的文化模式,它的應用能夠起到塑造護士良好形象、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目的。禮儀服務活動的開展要達到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需要進行長期的摸索和實踐,才能使研究成果在臨床工作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晶,周晶,金玉紅,張宇.護士禮儀培訓在醫院品牌建設中的推動作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7(32):11891190.
[2] 張翌,魏晉才,薛公偉.基于以病人為中心原則的醫護服務禮儀培訓探討[J].醫學與社會,2009,22(3):2728.
[3] 李春莉,曾燕.某院患者禮儀服務滿意度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重慶醫學,2012,31:4546.
[4] 喬雪芹,護理禮儀臨床應用的現狀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7(19):829831.
[5] 劉華華,徐冬妮,蔡愛武.護理禮儀培訓的實施與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7(27):224.
[6] 張曉萍,趙艷麗,王瑞英,盧根娣.護士對禮儀知識需求的現狀及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0A)2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