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雄
〔關鍵詞〕 進校式督導;督學組;評價;重要性;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4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6—0018—01
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教師工作定期督導檢查制度,把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筆者所在的隴西縣教育體育局、政府教育督導室,在學校自評、學區初評的基礎上,以督學責任區為基本單位,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在縣聘首席督學的帶領下,組織教研員、督導員、優秀校長和縣級以上的骨干教師組成評委,直接深入到參評教師的所在學校、班級,進行評教評學,評選縣級常態優質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進校式督導模式,在提升教師綜合素養、推進高效課堂建設和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能夠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課堂
學校、學區在上報參評教師的基本信息時,要將每位參評教師的周課程表提供給首席督學。這樣,首席督學在安排復評時間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據參評教師所任教的年級、科目直入課堂。首席督學深入到參評教師的所在學校、班級進行評教評學時,既能看到參評教師引領學生欣賞、品味、討論、合作、探究和思考,看到教師的課標意識、生本意識和發展意識,又能看到學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看到師生的現場表現,以及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效。
二、能夠得到合情合理的評價
1.從基本信息中了解文化素養。評委可從參評教師的《基本信息表》中了解他們的年齡、參加工作的時間、文化程度、教育教學業績、榮譽稱號等基本信息。
2.從平時工作中感受師德風范。評委應該對參評教師所在學校的全體教師的教案和相關學科作業進行一次普查,這樣能夠判定參評教師在任教學校的業績與位次,有利于評委量化打分。
3.從課堂教學中領略教學風采。以筆者所在地區為例,評委根據縣教研室制定的《隴西縣常態優質課評選活動評分標準》,從教師素質、教學目標與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學生能力培養與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評價,使評價結果更客觀、更公正。在一個督學責任區的評選活動全部結束后,首席督學將組織主要成員對每位參評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二次評議,這樣能使課堂評價更加合理、更趨準確。
4.從師生評價中掌握人格魅力。督評組應利用課間時間,組織部分教師和學生參加問卷調查,對參評教師的師德表現、教育教學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教學成績、廉潔從教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5.以督學責任區為單位差額評選。以督學責任區為基本單位,參照學校日常管理及學區教育教學質量實行差額評選,既有一定的競爭性和對比度,又有合理的建設性和階梯度,既能體現公平公正的教育思想,又是著力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具體舉措。
三、能夠做到有督有導的復評
縣級常態優質課評選,既是對參評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評估與認定,也是對學區、學校評優選先工作的監督與檢查;它既是對校本教研的促進與深化,又是對區域高效課堂建設的助推與引領。所以,督評組每次進校園,都要做到有督查、有指導,要與常規工作的普查緊密聯系,與重點工作的督查有機結合。評選活動結束之際,評委應該就導案備寫、學案設計、課堂高效、課后反思、作業批閱、教室布置、資源利用與開發、多元評價等話題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真正起到以復評促改革,以改革創特色的目的與作用。
四、能夠得到顯山露水的成效
一是不僅評價了參評者的課堂教學,而且督導了多數學校的教學常規,面對面地宣講了國家的教育政策,手拉手地掌握了各校的真實情況,心貼心地交流了師生的教育夢想。二是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且有效地培育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三是不僅強化了校本教研,而且深化了區域內的課程改革,探索、實踐并形成了多層面和廣視角的評價體系,重塑了新的價值導向。四是不僅成熟了參評教師,而且培訓了教師團隊,形成了學、比、趕、超的教學研究氛圍。
(本文系甘肅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建立縣域均衡發展義務教育督導評估制度的實踐研究》階段成果之一,課題編號為GS[2013]GHBZ023。)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