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 琚勝利
江蘇現代化需要區域服務業率先現代化
——以江寧區服務業發展為例
王駿 琚勝利
本文從服務業產業的集聚、融合、制度創新化三個方面論述了我省區域服務業現代化如何發展,并對區域服務經濟體構建提出設想。著眼服務業區域性的特色,借鑒國外高技術和高端服務業的理念、將國際適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策略植入到我國具有相同發展條件的區域中來。江蘇經濟社會現代化必須使區域服務業率先實現現代化。
現代化區域服務業
服務業在進行綜合國力的國際比較時占相當大的權數,一個國家強大不但要靠發達的物質生產,還要靠強大的服務業,世界經濟實際上以服務商品生產為主,步入了“服務經濟”時代。在同一區域的不同經濟發展階段,或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并不一樣:在貧困階段,主要靠農業推動;在溫飽階段,主要靠農業和工業推動;在總體小康階段,主要靠制造業與服務業推動;在全面小康與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主要靠服務業推動[1]江蘇省商務廳:《2010江蘇服務貿易發展研究報告》,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79-86頁。。
由于服務業與國民經濟的推動力和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關系,所以當服務業呈現高速增長、發展迅速,對經濟的貢獻份額必將進一步提高,使得城市化進程加快,實現現代化的步伐加快,服務業發展就成為現代化的主推力。
1.實踐上的探索
目前,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制造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其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伴隨著制造業的“服務化”,高技術的生產性服務業得以迅速的發展,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最具增長力的亮點。
2.理論上的研究
美國肯特州大學服務創新與經濟發展專家大衛·麥基(David L.McKee)在極理論的框架下,通過對服務業在其他商業活動中作用的研究及其與整個區域經濟關系的考察,提出服務業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極”,能夠極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毛拉特等(F.Moulaert&F.Djellal)對現代服務業的區位、分配、組織及空間影響等進行了系統闡述。在國內區域服務業創新與發展的理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謝泗薪(2011)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戰略模式與機理_基于_熱點_園區_產業鏈和新知識經濟三大視角[1]謝泗薪:《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戰略模式與機理_基于_熱點_園區_產業鏈和新知識經濟三大視角》,〔北京〕《中國流通經濟》2011年第9期。;張志剛(2011)關于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的若干建議[2]張志剛:《關于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的若干建議》,〔北京〕《中國經貿導刊》2011年第17期。;韓慶華(2006)創新發展江蘇省現代商貿服務業[3]韓慶華:《創新發展江蘇省現代商貿服務業》,〔南京〕《江蘇商論》2006年第3期。;王波(2007)歐盟商貿服務業的發展及對江蘇省商貿服務經濟發展的啟示[4]王波:《歐盟商貿服務業的發展及對江蘇省商貿服務經濟發展的啟示》,〔南京〕《江蘇商論》2007年第11期。;這些研究雖能緊跟服務業的形勢發展,對服務業的發展方向有所探討,但總體上缺少體制機制研究和政策的創新,僅是一種國內外在服務業方面理論與建議,對如何發展服務業的體制機制及政府政策沒有加以理論研究。
3.發展趨勢
探索服務業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新路徑,是今后我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所經的必由之路。要以政府的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利用政府管理和市場配置的合力,培育服務業企業、集聚區載體。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構建“服務型”的主導產業體系,優化城市產業布局,提升創新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擴展服務經濟的外部效應,促進城市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態系統的發展。就現狀而言,還缺少服務業發展過程中城市環境、生力軍和保障體制機制。
服務業集聚是以某一服務產業為核心,以信息化為基礎,在一定地理區域內集聚而成的服務企業集群。具有產業集中、發展集約、資源共享、科技含量高、運行成本低、環境污染少的特征。服務業集聚區是服務業發展的新形態,是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十二五”期間,南京市江寧區將加大力度制定服務業集聚分類和建設:
1.培育1個大學城商業集聚區
方山大學城。建立了現代商貿、高端商務、科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的支撐的商業集聚區。主要項目有:方山高校教學商業服務區。為生活在各所大學的專家與師生提城市功能的服務。九龍湖高校研發科技服務業園區。主要項目有清華大學啟迪科技園南京園區和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科研產業基地項目為代表的商務和總部辦公等現代服務業。形成研發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成為江蘇區域創新與產業升級的示范區。九龍湖高檔住宅生活服務區。以一批高檔住宅區及高檔商場為依托,為大學教師、園區研發人員以及社會高層次人才提供樂居住所。
2.建設1個副市級的中央商務積聚區
打造鳳凰港、楊家圩商圈為副市級都市中心的中央商務區(CBD),依托該區域內百家湖、秦淮河風光帶的優美環境,著力引進建設一批城市綜合體、金融機構和國內外大中型企業集團的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提高高端商貿服務業集聚,建成副市級都市中心。
3.開拓3個新興產業服務業新城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科技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新興業態和高端部分,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繁榮提升和經濟轉型升級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大力發展綜合配套的服務業,已成為政府抉擇的一個重要方向。重點打造三個支撐新興產業服務業的新城。
(1)祿口空港現代商貿商務城
祿口是南京都市圈重要的“窗口”城鎮。發展二大龍頭服務業項目:名牌商品折扣超市購物集聚區和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品交易中心。
名牌商品折扣超市購物集聚區:名牌商品折扣超市店(如奧特萊斯國際名牌折扣店),作為國內零售業的一種新興業態在國內迅速升溫。由于祿口的環境和交通符合該業態的發展。祿口名牌商品折扣超市店的建立,隨著南京中產消費群的膨脹,市場前景美好。
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品交易中心:利用現有的資源,通過招商引資、融資建立經營電子產品為主的實體店。同時,建設電子產品商貿交易中心和虛擬的電子商務平臺,利用空港優勢,打造華東地區IT產品的集散地,同時,也能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物聯網,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2)“江蘇軟件園”現代服務業新城
東吉谷是指在東大山到吉山一帶打造以新興產業為導向的“創智谷”,目前,已引入了電子、軟件、云計算、服務外包等產業。將借鑒國內外產業園區的發展經驗,依托地區區位和交通優勢,打造有城鎮特色的生態型新興產業園區。
紫金(吉山)科技創業特別社區重點引進智能電網、通信、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型研發類項目。建設一流的公共技術平臺、服務平臺,打造國內外有影響的創新創業人才特別集聚區。同時,也成為江蘇軟件園的生態休閑區配套服務區。
(3)濱江港口、現代物流商業新城
依托現有濱江港口的雛形,加快與江寧街道的服務業一體化步伐,充分挖掘臨江優勢,初步建成以先進制造業、鋼鐵物流基地和適宜人居環保配套的商業新城。
江寧西部是具有綜合功能、相對獨立的商業新城。起到輻射安徽的門戶作用,在商貿商務形成對皖江經濟帶的溝通聯系作用。發展商貿商業、金融、企業總部和文化娛樂綜合配套服務業。將商貿購物廣場、美食街、休閑娛樂城三個概念融于一體,建成一座集餐飲、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大型商貿中心。
4.融合化帶動服務業創新
采取延伸型融合方式,以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為代表的服務業引致周邊衍生產品的生產需求,從而帶動相關制造產業的共同發展,帶來大量的衍生品消費,這些實體產品會構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會給服務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也給相關制造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江寧將以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為載體,宣傳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歷史文化名人、旅游景點、文物景觀和佛教圣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工藝品服務業。彰顯區域歷史文化底蘊,以此推動區域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
5.制度創新驅動服務業發展
制度創新是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保障。一是充分整合區域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對大政方針、全局性問題、重特大項目、切實建立科學統籌的調控機制。二是充分發揮要素配置市場化的杠桿撬動功能,在盤活靜態資源上做文章,在挖掘要素供給的潛力空間上下功夫。三是“事權對等、能減就減、能放就放”,在不違背國家政策規定的前提下,放活基層、給足政策,為推進區域服務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動力。四是建立科學有效的現代化建設推進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
(1)體制創新
首先,完善組織與協調機制,成立區域服務業工程領導班子,行政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各分管區長擔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一把手和駐區高校專家參加的領導小組,確保專項計劃的落實。該小組負責對全區服務業統籌協調,協調解決重大事項,推進落實重大項目,組織開展督查考核。
執行牽頭部門負責制。加強部門間的職能調整和整合。合理界定政府的牽頭部門職能,明確各部門責任,確保權責一致。堅持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確需多個部門管理的事項,采用牽頭部門負責制,分清主次責任。
(2)機制創新
①改革服務業土地保障機制。加大新增土地對服務業的投入力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服務業產業項目適當傾斜,引導存量土地投入服務業,優先用于建設服務業集聚區,可以利用中心區原工業廠房可進行服務業項目運作,土地用途可暫不變更,經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研究,辦理一定的手續,進行服務業項目開發。將區閑置土地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歸屬服務業綜合改革領導小組領導,做好收地、放地工作,規劃拆遷工作。
②改革服務業產業發展引導機制。建立二級重大項目推進責任制。各行業主管部門承擔列入年度計劃的本行業重大項目推進責任,會同街道政府,定期開展日常協調服務工作,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點問題,形成區行業主管部門和街道政府共同推進重大項目的兩級責任機制。
改革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機制。前移工作重心,對有條件發展成為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明確為區、市級預備型服務業集聚區,參照享受有關服務業集聚區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出臺服務業集聚區評估考核辦法,加強對集聚區主導功能和特色性考核,提高集聚區建設質量;鼓勵企業興辦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制定相應的專項政策進行扶持。
③優化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強化宣傳,落實各項稅收優惠,充分發揮稅收優惠政策對于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在國家稅收政策框架下,針對不同等級和類別的企業,采取更有利于企業發揮活力的納稅方式,為產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稅收環境。
④投融資體制的改革與創新。要用“經營城市,市場運作”的全新理念,投資主體開始由單一走向多元。在投資主體方面,要通過引入了國內外民間資本投資者;在融資方面,可以是采用國外政府貸款、國內商業銀行貸款和國外直接投資以及BT等方式。
借鑒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經驗和做法,改變“單一投資、分頭建設、低效管理”的傳統體制,通過改革和創新,使投融資體制真正達到“六化”,即“投融資決策科學化”、“投融資主體多元化”、“投融資渠道多樣化”、“項目建設法人化”、“項目監管法制化”、“資源配置市場化”。
〔責任編輯:天則〕
王駿,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211168
琚勝利,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學院講師 211168
本文系2011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課題“江蘇中外合作辦學研究”中的“江蘇經濟社會產業創新人才需求狀況分析”調研報告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1JYB005),主持人:王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