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成靜
摘 要:對活動化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首先介紹了什么是活動教學法,接著提出活動化教學在小學英語中應用的方法,最后做出總結,與大家一同探討該問題。
關鍵詞:活動教學;興趣;學習;英語
一、活動教學法的含義
我們要將活動化教學的方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那么我們就需要搞明白活動教學法的含義。首先是什么叫活動,“活”可以理解為“激活、活化”,而“動”則可以理解為“行動”。也就是說,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和能力。活動化教學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以學生實踐、操作為主,做到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學與用相結合、趣味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知識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二、活動化教學在小學英語中應用的方法
1.以常規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規活動是指學生非常熟悉、非常喜歡,也是在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活動。多次將一些好玩有趣的活動帶入到課堂教學中,形成教學常規,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重點,然后充分利用其他資源進行有趣的課堂設計,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把課堂上學習到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比如,唱英語歌就可以成為課堂上的常規互動。在上課前,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錄音或者視頻,讓學生唱自己喜歡的英語歌,或者是學習說唱一些節奏強烈的chant,在復習“Open the door.Turn on the light. Colour it yellow.”時,讓學生一邊說,一邊做相應的動作:開窗、關燈、涂顏色。當然這些動作可以都是無實物表演,這樣學生一邊學,一邊做,在盡情享受著學習樂趣的同時,還能全身心投入到英語活動中。在學習一些特殊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充滿童趣、富有動感、朗朗上口的歌謠,讓學生在學習歌謠的過程中學習英語知識。比如,在學習數字1到10時,筆者就想到了Ten little Indian boys:“One little, two little,three little Indians,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這首歌謠韻律和節奏強烈,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幫助學生學習單詞,又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記憶單詞。
2.以主題活動引領認知
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個課內的專題活動,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比如,在Bens Birthday這一課中,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不僅我們人會過生日,動物也會過生日,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很多種動物的名稱,為了讓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能運用舊知識。筆者將這節課設計成了一個“森林動物生日晚會”的主題活動,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動物,然后在這個過程中用英語去和同學交流。在開始的時候,教師扮成小鹿的樣子告訴學生:“Oh, today is Bens birthday. Lets go and play with him and say‘Happy Birthday!to him,OK?”說完后,教師帶領著學生前往森林,這個時候,學生就可以自由發揮,與身邊扮演小動物的同學交流,然后祝福身邊的同學等。
3.用特色活動深化教學內容
學生的學習內容如果局限于課本上,難免與實踐會產生一定的距離。要學生真正會學習會用,還是需要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使用所學的知識。在活動化教學中,我們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外,創造接近于真實的交際環境,旨在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教學內容拓展深化,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將所學的英語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除此之外,筆者還讓學生舉辦英語故事會、自編自演課本劇、開英語卡拉OK演唱等活動。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的英語是有用武之地的,從而更加認真和努力的學習英語,為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我國,英語教學從很早就開始,也是非常受重視的一門學科。小學階段屬于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并不是要讓學生掌握多少詞匯量,掌握多少語法,而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未來長遠的英語學習埋下一顆積極向上的種子。活動化教學法是一種能夠很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具有價值。
參考文獻:
[1]昊式穎.外國教育史話[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69.
[2]馮毅霞.小學英語活動課教學創新模式初探[J].冶金小學教科所,2001(12):34-35.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天目湖實驗學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