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
摘 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項目是適應世界科技潮流、突出自主創新理念、增強國家科技競爭實力、培養新世紀科技事業發展后備人才,并與國際接軌的一項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對青少年創新精神、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頗為有益。機器人競賽創意項目讓孩子們在探索和實踐中收獲了體驗,收獲了創新能力,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成長,從而深受青少年和家長的歡迎。為什么孩子們能有這么大的熱情參與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中?就此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青少年機器項目;培訓;創意
中國青少年機器人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自從2010年賀州市開展青少年機器人活動以來,我們在2013年第二次作為廣西代表隊創意項目隊員帶著學生自己設計的機器人創意作品《快速安全的人行橫道》參加全國賽并取得二等獎的驕人成績。回顧在日常訓練以及比賽中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一路走來,并不輕松,可是心情卻很愉快。主要的體會是:
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項目是適應世界科技潮流、突出自主創新理念、增強國家科技競爭實力、培養新世紀科技事業發展后備人才,并與國際接軌的一項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對青少年創新精神、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頗為有益。機器人競賽創意項目讓孩子們在探索和實踐中收獲了體驗,收獲了創新能力,收獲了快樂,也收獲了成長,從而深受青少年和家長的歡迎。
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創意項目不僅是科技的較量,更是創意和智慧的較量。機器人活動是一個團隊的活動:有拼裝、有編程、有操作,還有指引,學生之間的合作是這個團隊能否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不是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實現夢想的,而是一個團隊精誠合作、艱苦努力、奮發圖強的結果。通過實戰和比賽,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同時對今后的學習態度和方法的改善有重要指導意義。作為一名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我努力使自己充當好引導、決策、訓練、創新能力培養、心理輔導等多重角色,讓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變成開發青少年智力和興趣的“智慧源泉”。因為,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競賽可以讓學生們理解到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這些內容是目前學生很需要的,這個活動能夠潛移默化教地給孩子很多東西,這應該是孩子最大的收獲,并不是得了一個多么大的獎。讓孩子們在探索中收獲快樂,為孩子們開啟智慧大門,提供科學探索的機會正是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競賽的價值所在。
為什么孩子們能有這么大的熱情參與機器人創新實踐活動中?對此,我的感悟是:
首先,挑選學生。在接到年度項目后,我便開始籌備著為機器人隊挑選較好的學員。我在四、五年級中挑選出較優秀的12名學生,并不急于馬上開始機器人培訓,而是購買了一些拼圖讓他們自行組織拼裝玩樂,在學生玩樂中,我從中觀察學生的活動,把這些學生進行分組訓練,最后精選出6名具有團隊精神、肯創新、吃苦耐勞的學生留在活動小組中進行訓練,其他作為后備力量儲備,并取得家長同意,讓家長送其到校外的一些機器人培訓機構進行培訓,校內外培訓結合,提高學員素質。
然后,從最初的機器人的設計上就和學生一起進行創新。我與學生在培訓中并不以師生或教練學員相稱,我們從來都是平等的,大家一起討論、一起策劃,一起商量解決出現分歧的辦法。目的是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智慧。在設計上我并沒有給學生太大的壓力,他們想做些什么設計我便全力幫他們分析方案是否可行,之后由他們自主選擇是否繼續下去。因此,學生在其中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和教訓,想法變得越來越成熟。最后,把創意點定在馬路的“人行橫道”上。
從操作技術上讓學生通過實踐創新。無論在機器人的搭建還是編程上,我沒有更多地與學生一起動手,而是在旁邊觀察,甚至發現有錯誤的時候也放手讓學生繼續下去,讓他們自己發現然后進行修改,雖然這樣會反復耗掉不少的時間,但通過學生反復的拆裝,達到了加強他們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我們設計出來的“人行橫道傳送帶”由最初的大約400平方厘米的大小到了900平方厘米的大小,再到最后3600平方厘米的大小定型,都是由學生自行完成的設計搭建。中間一位學生還自行聯系了廣告公司做了一些必要的展示輔助背景。
從作品上讓學生想辦法創新。作為教練員,我總是給學生就著作品找一些小問題進行提問,甚至找到了一些機械工程學專業畢業的家長專門給學生出難題難倒學生并進行詳細的解答,從實戰的角度指導學生,啟發學生動腦筋去想辦法制勝,這些問題,我讓學生在問答創新,在實踐操作中驗證是否有效。通過學生自己的技術創新,比如采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專門防止行人搶過馬路的“檔板”和“紅外直線溫馨提示器”,“傳送式人行橫道”防止車輛闖紅燈的“檔板”等。
孩子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創新帶來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成長的喜悅。你說,他們能不開心嗎?其實這也是老師們的心愿、家長們的心愿,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者單位 廣西賀州市八步實驗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