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武
這是發生在四年前的事。
在“他”二年級的時候,我是“他”的班主任。一天中午過后,一位同學找到我說,彩筆盒不知被誰弄壞了。我到教室一看,果然,好好的彩筆盒已經一分為二,仔細一看,分明是有人用小刀割開的。
我立即展開了調查,當時班上有八名同學,被證明沒有“作案”時間的有六人,就剩“他”和7號同學了。當我問到7號同學時,她有些閃爍其詞,我知道她可能了解情況,就把她叫到辦公室,她告訴我,是“他”用小刀割的。我一聽,簡直不敢相信,因為這位同學學習一直很好,也深得我的賞識。看來好學生也會做點“小壞事”!
當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時,“他”可能預見到事情已經“敗露”,立即承認了這件事是他干的,但是這時,“他”已經哭哭啼啼,究其原因,“他”說:“千萬別告訴我媽,不然,要挨揍的。”
作為一個二年級的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我不能不答應。但為了使其變成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答應了“他”的要求的同時,對“他”說“我們簽訂一份君子協議,好嗎?”
“什么是君子協議?”“他”不懂地問。
我告訴他,只要他保證以后不再做類似的事,我就不告訴他媽。“他”同意了,并在一張16開紙上寫下“以后我再也不干蠢事了。”,然后簽上自己的名字。當我看到這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時,心里別有一番滋味,在孩子前進的路上,難免會出現歪歪扭扭的足跡,這就需要我們做班主任的隨時監管,正確引導。
這件事已經過去多年了,“他”已經是大小伙子了。這事以后,在“他”身上沒有再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而我也沒有對其家長提起過這件事,我們都信守著這份“君子協議”。
班主任,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學生的益友,更應該成為學生前進路上個的航標,人生路上的導師。
(作者單位 河北省興隆縣興隆鎮中心校上石洞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