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惠 于冬躍


摘 要:“學習單”的設計,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的,它讓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習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恰當地運用學習單,能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能發展學生的多元智力,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學習單;設計;運用
“學習單”的出現,是從學生的立場來設計和思考的,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通過“學習單”的運用,讓教學呈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特征,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自學能力。下面,筆者以三年級《不!是樂譜錯了》為例,說說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和體會。
一、“學習單”的設計
在《不!是樂譜錯了》的“學習單”上設計了以下內容:
【課前預習提示】
1.請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日本的 是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參加指揮家大賽。正當他 地指揮樂隊時,發現樂譜錯了。面對眾多的國際音樂大師和 ,小澤征爾 ,堅信自己的 是正確的。于是,他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最終他
。
【課堂自學提示】
自由地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完成學習單。
表一 根據課文內容填寫
【學習鞏固提高】
1.積累本課美詞佳句。
我喜歡的四字詞語: 我喜歡的句子:
2.還記得《科學家的故事》嗎?它和本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表二 對比課文寫下體會
以上“學習單”的設計,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上表現出了如下幾個特點:
(1)設計靈活,開放性大
“學習單”的題型有填空式、表格式、問題式,內容涉及生字、詞語、句子、主要內容、文章主旨等方面,可以說是非常靈活多變的。同時,它的開放性也較大,雖然每個學生拿到的“學習單”一樣,但所填內容卻不一定是相同的,這些設計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讓學生有自主學習和選擇的機會。
(2)內容明確,針對性強
“學習單”中安排了課前預習、課堂自學和學習鞏固三個板塊,關注了學生各個時間段的學習情況,這就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這樣既幫助學生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又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大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學法指導,操作性強
“學習單”上各個板塊的內容明確,都有具體的學習方法指導,如讀課文,就要做到讀音正確、句子讀流利,這些明確的學習方法提示,讓學生操作起來很方便,便于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二、“學習單”的運用
在“學習單”的運用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又如何得以體現呢?接下來,筆者就談一談具體的操作過程。
1.檢查預習
結合“學習單”中的課前預習板塊,老師提出了第一次小組學習的建議:請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預習作業,并對照同學的學習情況,對同學不同的填寫進行思考,如果你贊成,就記錄下來。這次的合作學習是基于差異的合作,大家在合作交流中,人人都是小老師,人人都是記錄員,人人都參與學習,學習的效率也較高。
2.細讀課文
結合“學習單”中的課堂自學板塊,老師提出了自主學習的要求:自由地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完成學習單。這次的自主學習能讓老師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體現了“先學后教、順序而導”的教學理念。然后,老師提出了第二次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請在小組內讀一讀描寫小澤征爾發現問題時的句子,抓住課文中寫小澤征爾做法的詞語,修改完善自己填寫的內容。這次的合作學習實際是自主學習的延續,讓學生在交流中認識更加全面,提升學習效果。
在品讀小澤征爾說的“不!一定是樂譜錯了”這句話時,老師采用了對比的方法,把這句話改寫成“他告訴評委樂譜錯了”,然后對學生提出了第三次合作學習的建議:請選擇其中的一句,根據意思在小組內扮演小澤征爾和評委們。這次的合作學習采用了表演和對話的方式,分工明確了,而且根據學生的表演,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描寫小澤征爾的語言,使得畫面感更強,更讓讀者看到了一個不畏權威,相信自己的小澤征爾,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所在。
3.鞏固提高
課堂的最后板塊,安排了兩個自主練習,一是積累本課的美詞佳句,二是找本課和《科學家的問題》一課的共同點。這個自主學習的安排,體現了以學生的學習為本,在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同時,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以上“學習單”的運用,充分展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特點體現為:(1)學習時間的保證;(2)學習方式的變化;(3)多元智力的發展。
總之,“學習單”的設計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的,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運用過程中,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作業的完成,而應該注意發揮它的育人功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 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小學校)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