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鼎英
如今社會文化多元化,價值觀也多元化,年輕的爸媽為追求個人的幸福離婚,其子女要么由父母一方撫養,要么寄養在祖父或外祖父家,由于孩子得不到雙親的疼愛和教育,多是問題學生。下面談談單親家庭孩子在校教育的粗淺做法。
一忌“拿單親說事”
每每聽到一些老師找到單親問題學生語重心長地說:“你看你多不懂事,你爸(你媽)一個人養你又當爹,又當媽吃了多少苦啊,你懂點事吧!”老師您的做法傷害了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缺爹少娘,他們自卑自尊心變得特別強,一個有著完整家庭的人永遠體會不到不完整家庭的人的心里有多痛。古語說的好:“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老師啊,您的良苦用心誰都明白,但您拿單親說事傷了孩子的心了。我覺得我們要就事論事,因為拿單親說事會傷孩子自尊心的。孩子會很反感,甚至因此不愿來上學了。
二忌“特別關照”
我81年做五年級班主任,有這樣一件事,我班有一個小男孩他品學兼優,但父親生病去世多年,由他體弱多病的母親撫養他。這個孩子品學兼優,十分招人憐愛,我平時特別關照他,有這樣兩件事:一次小男孩生病了,我給他買了個山楂罐頭給他吃,現在還記得他當時反應很強烈,委屈地跑出教室,我追了很遠,他跑到學校教室后面的稻田里,嚇得我不敢追他。還有一次我看他為了省演算紙把字寫得很小,我十分心疼他,就把學生的期中考試卷對折反面變正面釘兩個演算本給他,遭到他拒絕,他委屈地哭了。老師的特別關照傷了他的自尊心。在關照單親家庭孩子時,要觀察他(她)是否樂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如果孩子拒絕他人幫助我們要尊重他(她)的意愿。
三忌“針鋒相對”
現如今單親家庭大多數是父母離異造成的。這些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多數為追求個人的幸福而疏于照顧孩子,這些孩子衣食住行多數不如完整家庭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教育由于父母一方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帶存在諸多困難,所以他們有很大一部分行為習慣上存在問題。如果處理失當就會拉開師生間的感情,孩子產生了抵觸情緒,甚至跟老師找茬對著干。具體表現就是針鋒相對。如我剛參加工作的79年冬天在一所村小做初中一年級班主任,我班有個性格內向的小男孩,他父母離異,他由他父親撫養,沒有時間管他,他從來不完成作業,我的辦法是每天放學后留他寫前一天的作業,不知道為什么他就是不寫,教師不下班我就不放他走,師生關系搞得很緊張。二十幾年過去了,有一天我遇到他,他告訴我他家離學校很遠,其中有一段山路沒有人家,他怕黑,老師一放學就留他,他就急,所以就不寫。天啊,我做了些什么。經驗告訴我們和學生針鋒相對只能兩敗俱傷。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英額布鎮明德小學)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