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利 劉洋萍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吉林四平 136000)
淺談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改革
方 利 劉洋萍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吉林四平 136000)
伴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廣泛普及應用,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大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培養是各大高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本文研究分析了當前計算機公共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全面改革措施,涉及到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三個方面。
計算機;公共課;改革
在當代社會中,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計算機知識也融入到現代社會文化中。正如數理化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一樣,計算機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到行業發展,小到日常生活,當今社會人才也必須要掌握計算機知識,能夠利用計算機來解決實際問題。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計算機技術是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因此,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要不斷改革創新,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1.授課所面向的對象。目前,高校開設計算機公共課主要針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要區別對待專業學生和非專業學生,從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出發,做到因材施教,切忌灌輸式教學,兼顧理論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
2.授課的目的。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計算機技術是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當前,社會就業形勢愈加嚴峻,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要更加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培養 ,通過提問方式多啟發引導學生,提高學生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滿足當代社會人才需求。
3.學科知識更新快。和其他學科相比,計算機技術可謂是迅猛發展,當然,計算機教學也是不斷改革創新的。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讓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現代計算機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應當鼓勵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學習掌握計算機知識,使得他們受益終身。
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我國高校學生大多來自普高,這些學生計算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此外,農村和城市、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其學生計算機知識基礎也有很大差異,其中很大程度表現在各初、高中學校對于在校學生的計算機課程設置安排不當或根本不設計算機基礎課,為把學生的中考、高考科目成績提上來,大都把計算機基礎課都取消或被替代,造成有的大一學生對于計算機的認識只停留在QQ聊天,看個電影或是下載小說、歌曲,對于計算機基礎本應該有的知識,一概不知或只知一二。
2.學生對課程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能獨立自主的學習。計算機公共課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其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培養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提高計算機專業素養,讓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工具,為今后學習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但因為學生素質能力參差不齊以及其他因素影響,有的學生認為計算機公共課不屬于專業課程,不會對自己專業發展造成很大影響,所以思想上就不重視,缺乏學習動力,一些學生自制力差,經常逃課,上課開小差、玩游戲、隨便說話等,這種情況十分普遍,影響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3.課程內容重復。現階段,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高校計算機公共課課程內容體系,主要分為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文字處理系統Word、電子表格系統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六個模塊。一些高職院校從學校、學生實際出發,適當調整改動了課程內容,像增加Flash動畫制作、FrontPage網頁制作等內容。我們看到,這些課程內容有的學生在初中、高中信息課上就已經學過,多少會有一點重復,沒有新鮮感,造成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考慮到計算機公共課特點,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技能課程,對于非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尤其是文科生,他們學習計算機知識是為了能熟練使用計算機,而并非從事計算機專業研究,不需要全面深入探究。學生學習計算機操作技能就像使用DVD一樣,要多讓他們動手實踐,不斷積累經驗,自主探索學習知識,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1.改革教學模式,采用“1+N”的模式。所謂“1+N”教學模式,就是一門必修課加多門選修課。學生在完成必修課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興趣、專業需要來輔修其他選修課。針對不同專業,學校要合理設定計算機課程所修學分,合理調配學生選課,做到寬嚴相濟。這樣不僅可以保證計算機教學順利進行,又可以滿足學生興趣、專業需要。
把計算機基礎課程還是作為必修課,考慮到新生計算機水平差異,高校可以在基礎課程中劃分出N個模塊,安排相應的免修考試,學生只要通過考試就可以免修模塊課程,提前學習其他計算機課程,如果模塊考試沒有通過,則可以單獨繼續學習,各個模塊分數按照一定比例相加后就是計算機課程總成績。
修完各個計算機基礎模塊課程后,學生基本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為今后學習奠定良好基礎。這時,學生可以自主選修計算機課程。比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以選修Excel軟件操作等,也可以按個人興趣選修3Dmax技術、Photoshop軟件操作等。如果想要知道更多計算機理論知識,學生可以選修計算機理論方面的課程,或者和計算機專業學生一起上課。這種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學生自覺主動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改革課堂教學方式。由于教學條件有限,加上教學任務繁重,現在高校計算機教學大多是教師“一言堂”,主要采用講解演示方法。在調查過程中,很多學生反映自己上課時聽老師講很簡單,但一到上級操作就不知所措。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學校計算機課可以安排在機房進行,把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有機結合起來,教師提問要符合實際,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教師最后進行總結概括,提煉知識精華。這種問題引導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改革考核方法,完善題庫。選擇合理考核評價方法,不僅要檢查學生學習成果,也要督促學生認真學習。
計算機課程十分注重實踐性,可以采用分組方式來布置大作業,讓學生相互合作,自主查找收集資料,共同完成小組作業。作業完成情況計入學生平時成績,期末考試主要采取上機操作方式,兩個成績相加就是課程總成績,具體分數比例可視情況適當調整,像計算機必修課上機考試成績占60%,其他課程則是40%。例如在本校中,學生平時成績主要來自于上機操作,完全采用“無紙考試”方式,各學科題庫也逐漸完善。
4.充分利用網絡,更新課后答疑手段。學生課后自己操作時會碰到很多問題,假如不及時有效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就會下降。因此要充分發揮網絡平臺作用,教師在網上給學生解答指導、批改作業等。學生自己可以到學科網站下載學習資料,隨時向老師提問,建立師生交流網絡互動平臺。這種自由、開放的網絡學習平臺,打破了課堂教學時空限制,能夠及時有效解決學生課后遇到的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了解學生實際需要,從而提供相應指導幫助,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1]郭鈺.淺析公共課《TrueBASI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J].陰山學刊,1996(S1).
[2]鄭繼明.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能力培養的一些想法[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01).
[3]王若梅,李朝暉,潘樺,黃海康,張艷玲.計算機公共課的教學實踐與認識[J].廣州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04).
[4]閆鋒,達文嬌.淺談高校計算機公共課教學改革[J].改革與開放,2009(04).
[5]上海市教科院智力開發研究所.美國教育部教育技術白皮書,2001(4).
[6]袁文先.軍隊院校教育學.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5).
[7]吳國鳳.計算機文化基礎.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5).
The reform of college computer public course
Fang Li, Liu Yang-ping
(Boda College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Along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At present,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uter operating ability is an urgent nee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re still has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computer course, and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measures, involves three aspects of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form, teaching content.
computer; public course; reform
G642.0
A
1000-9795(2014)04-0140-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2-09
劉洋萍(1985-),女,吉林白城人,助教,學士,從事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的研究。方 利(1982-),男,吉林長春人,助教,學士,從事計算機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