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玲
藝術類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綜合藝術特長的綜合素質型人才。學生既要掌握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學科基本理論與技能,又要系統地掌握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在藝術類本科人才培養過程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畢業設計(論文)正是衡量藝術類專業的教學水平、檢驗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然而近年來多數高校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卻不盡如人意,甚至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滑坡的趨勢,部分民辦高校尤其是藝術類本科的畢業論文質量較差,影響了民辦高校的持續發展。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民辦高校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近年來,民辦高校招生規模一度膨脹,然而生源質量卻相對不高。民辦院校錄取分數相對較低,尤其是藝術類專業更為明顯。這類生源的理論基礎普遍較差,且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由此造成科研和寫作能力欠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足。同時,一部分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畢業論文的成績對將來就業影響不大,只要專業成績優秀、業務好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些用人單位只關心畢業生的業務能力,只看表面,只要唱得好、跳得好、形象好,只重視在各種比賽中的名次和獎項,忽視了對畢業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另外,畢業論文多安排在大學最后一學年,學生面臨就業、考研、國考及各種資格證書考試的壓力,不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畢業論文的研究上,大部分畢業生最后一學年更多的是在實習單位或意向單位中實踐甚至頂崗上班,沒有時間進行畢業論文的研究和創作。
民辦高校的發展只有十幾年的時間,部分新建民辦本科高校建校時間短,各項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同時,由于經費來源單一,教學投入有限,管理人員相對較少,教學管理不甚規范,畢業論文質量的監控體系多不夠完善,很多學校對畢業論文缺乏全過程的有效監控,對指導教師考核不嚴、監管不力等,嚴重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此外,在課程設置方面,民辦高校關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水平和建設特色,藝術類專業的課程教學過于強調藝術教育的特殊性,重視學生專業素養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藝術類專業課程中研究方法類課程偏少甚至幾乎沒有,科研訓練類課程更是空缺。教學方法上,重視課堂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依然盛行,對學生研究、創新能力的訓練欠缺,造成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理論思維能力較差,寫作、表達能力不高。
師資力量不足一直是民辦高校的軟肋。民辦高校的一個特點是兼職教師多,專任教師少,同時,師資結構不甚合理,年輕及老年教師多,中年教師少,中級職稱及以下教師多,高級職稱教師少。部分民辦高校逐年擴大招生規模,但師資力量卻跟不上,部分專任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因此,指導教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滿足畢業論文指導的要求。有的學校一名導師指導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畢業生的論文;有的學校指導教師責任感不強,指導不認真;有的學校教師剛剛研究生畢業甚至本科畢業,自身學術水平就不高,指導水平有限,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畢業論文質量監控體系是對制作畢業論文的整個過程進行系統監控與評估的系統,對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對畢業論文制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與管理。河北傳媒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為此專門成立了教學質量監控組織系統,其中教學質量監控領導小組對全校的教學質量包括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進行全面領導與監控。其直屬職能部門教務處負責對全校畢業生的論文進行質量管理。各二級學院(系)負責對院系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工作的組織管理。
1.首先健全和完善了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制定了各項工作規范與標準。依據《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條例》《本科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及答辯工作規范》《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規范》,對畢業設計(論文)提出基本要求和工作規范。同時,擬定各項質量標準,如畢業設計(論文)形式的確定標準、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的設計質量標準、導師遴選質量標準、答辯質量標準、成績評定質量標準等,通過各種標準嚴格畢業論文的過程管理。
2.加強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管理,包括對前期、中期、后期的質量監控。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學生資格審查、選題指導、指導教師遴選、開題等檢查,通過嚴格的制度管理確保學生選題的科學性,能夠表達學生對所學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知識的認識和體驗,確保指導教師能夠指導學生正確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創作。中期檢查重點是檢查學生畢業論文的進度是否正常,通過問題調查、學生座談會、指導教師座談會等形式,檢查畢業論文是否按照既定的進度實施、論文撰寫是否規范、指導教師是否履行職責等情況,對學生及指導教師進行質量監控。后期檢查主要是對論文答辯過程及論文成績評定進行監控與評價,主要檢查各二級學院是否按照規定的答辯程序和質量標準組織答辯、評定成績,以確保客觀評定、嚴格答辯,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創造畢業論文的過程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動手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崗位工作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民辦高校藝術類專業由于生源質量的影響,學生綜合素質整體不高,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民辦高校要著力端正學生的治學程度,增強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視程度,使畢業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目標、目的、作用和意義有深刻了解,對學術論文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風氣進行嚴厲制止和處罰;同時要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低年級時要注意夯實基礎,在高年級時要注意增強研究性課程及科研訓練類課程,不斷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加強對論文指導教師的管理與監控。為了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必須要選派認真負責、治學嚴謹的優秀教師擔任,同時可以采取由老、中、青搭配共同組織論文指導小組的辦法,以老帶新,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還可以外聘本行業的專家,與校內教師共同指導,既彌補了指導教師的不足,又鍛煉了年輕的教師隊伍。要按照導師指導質量標準,嚴格對指導教師進行管理,每個指導教師要確保用于指導畢業論文的時間,增加責任心,對學生的選題、創作及答辯進行嚴格要求和認真指導。
藝術類專業有著不同于其他專業的特點,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又要有藝術學科自身的發展特點。我校是以藝術類專業為主的民辦高校,一直致力于探索更為科學的高等藝術人才培養教育模式。為實現“寬口徑、厚基礎、應用型、德藝雙馨、一專多能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進一步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我校著力凸顯“實踐教學”在藝術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構和完善本科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實踐環節考核體系,在本科畢業論文方面進行有效嘗試。如我校的二級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針對學生畢業論文質量較低的情況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面向傳媒市場,提高人才培養規格;強化對學生的策劃、采、編、播、制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簡化程序,精簡文書,探索畢業論文工作改革新途徑”,改革措施是將單純的畢業論文的寫作改為“畢業作品+論文”的模式,即畢業論文由作品和論文兩部分組成,綜合成績評定權重,論文占40%,作品占60%。畢業作品包括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欄目主持、現場報道、影視片配音、展覽解說、婚慶主持、播音教學等多種節目形式。學生任選其中一種,整個作品的策劃、采、編、播由學生獨立完成;論文則按畢業作品的內容確定選題,圍繞畢業作品進行論述。此項改革一改過去畢業論文“大而空”以及抄襲嚴重、千篇一律的弊端,提高了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應用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使學生所學的理論能夠更好地指導實踐,使理論可以在實踐中得到檢驗。
在制作畢業作品和畢業論文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水平和創新能力,增強了對所學專業的熱愛,提升了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從根本上提高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畢業論文創作是高等學校教學計劃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全面檢查學生所學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一次總體實踐過程,是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畢業論文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作為民辦高校,如何規范教學管理、加強特色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