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劉鑫 闞 磊
(鄭州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62)
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身份演變與學生提問質量關系研究
高劉鑫 闞 磊
(鄭州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62)
本文通過研究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身份演變和回顧學生課堂提問先關文獻資料,認為教師課堂身份表現形式對學生課堂提問及提問質量有重要影響。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普及,為提高學生課堂提問質量,本文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身份重構必要性和策略。
教師課堂身份;課堂提問;提問質量
學與問是人類生產經驗和知識傳承與發展最基本途徑,也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和二語習得最主要活動。在過去,大學英語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近些年來,教師課堂身份由最初課堂控制者,到組織者,信息提供者,再到今天倍受推崇參與者(王林海,2007),教師課堂身份變革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學,讓學生成為大學英語課堂主體,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質量,通過學生高質量課堂提問和教師啟發式回答,提高學生注意力,口語表達能力,讀寫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蘭良平,2013),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1.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身份演變。“身份”可以定義為“在他人面前或與他人交流時,人們為了塑造和展示自己是誰所使用的一套言語實踐(Hadden & Lester 1978: 331)”,因此,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身份可以這樣理解: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在學生面前及在與學生交流時,為了塑造和展示教師自己課堂定位所使用的一套言語實踐,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課堂身份得當與否取決于教師課堂語言使用是否恰當。我國大學英語教師課堂身份轉變經歷了以下三個過程。
(1)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控制者身份。韓愈在《師說》中對教師課堂身份定位對中國教師的影響根深蒂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課堂用語要求是權威的,肯定的,毋庸置疑的。教師在傳統大學英語課堂上多采用語法-翻譯教學法,閱讀教學法等授課,在課堂授課中,教師作為課堂控制者主宰課堂,課堂用語常有“規則”、“規定”、“要求”等字樣,教師這些課堂用語與教師課堂控制者身份是一致的,學生在這樣英語課堂里,學生會到的是老師說的是對的,是不容質疑的,學生若提出問題與質疑,就被視為“壞學生”,學生課堂提問當然無從談起。
(2)大學英語教師的課堂組織者身份。教改之初,中國大學英語教師一邊倒地全面否定教師課堂控制者身份定位,積極推動教師身份由課堂控制者向課堂組織者轉變,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讓學生能在實際工作和社會交流中用英語進行有效口頭和書面信息溝通,大學英語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在此觀念影響下,大學英語教師放棄過去“一言堂”教學方式,更注重向學生提供不同學派,不同研究者觀點,摒除了以前武斷,不可置疑的課堂用語。在這樣課堂環境中,由于學生得到多樣性的信息,有些是相互補充的,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學生游弋在不同思想和觀點中,一定會有疑惑與茫然,這就為學生課堂提問創造了很好的課堂環境,學生提問成為獲得和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重要途徑。
(3)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參與者身份。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推廣與普及,大學英語教學強調多媒體技術和網絡資源使用,教師在課堂上作為組織者向學生提供信息。目前,學生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可以輕松獲得信息,獲取信息的深度和廣度和老師一樣,甚至超過老師,這種趨勢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教師作為信息提供者這一身份會越來越弱。與此同時,作為教師身份表現形式的課堂用語也需作出相應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課堂提問會出現兩種極端,要么無問題可提,要么提出非常個性化問題,教師課堂身份改變成為學生課堂提問和提問質量提高決定性因素。
2.大學英語學生課堂提問歷史研究。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提問模式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指定某個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出相應反饋(屈社明,2006),課堂提問主體是老師,而學生課堂提問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引起學者重視,認為學生提問比學生回答問題具有更高層次作用和價值(宋振韶,2003),大學英語教學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主動構建自身知識體系,這一過程關鍵就是學生必須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伴隨著教師課堂身份演變,學生課堂提問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無問題可提→有問題但不敢或不愿提→積極提問問題但問題質量不高,準備不充分。
(1)“學生無問題可提”階段。在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包打包唱,教師把自己所知道,所能查到知識毫不保留地講給學生,在講授過程中,教師語言是肯定的,無可辯駁的,學生只能在灌輸中被動接受,不允許提出問題,不允許提出不同觀點,學生課堂提問的主動性和天性被教師控制者身份所壓制。
(2)“學生有問題但不愿或不敢”提階段。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身份地位關系在隨后進行的教學改革中被徹底否定。教師身份從課堂控制者轉為課堂組織者,教師課堂語言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學生逐漸成為大學英語課堂主體,這為學生課堂提供了自由課堂氛圍。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影響并沒有隨著教改的啟動徹底根除,學生不敢提問問題,害怕觸犯老師權威,提問主動性差。即使有問題,因以前從沒有在公共場合講過英語,不敢用英語提問題,害怕出錯,出丑。有時,教師在課堂上亦然受傳統教師身份影響,對學生提問問題,特別是與自己或答案不一致,表現的不夠寬容,這也影響了學生提問積極性(魏瀾,2001)。
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身份重構不是簡單身份轉變,而是要求教師根據課堂環境變化進行綜合調整,適時、適事、適勢地表現同一個教師不同的身份變化,即教師身份要能隨課堂活動不同或階段不同而變化不一(Wright,1987)。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主動提問,提高提問質量,教師課堂身份重構應考慮以下三點:
(一)大學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積極發揮教。師課堂身份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提問質量。每一位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平等地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和知識,在這種環境中,教師身份作用主要就體現在引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搜查相關知識,通過閱讀、篩選,確定課專職教師隊伍職稱結構存在以下問題:①高級職稱比例過少。以上統計的民辦高校專職教師隊伍高級職稱占19.30%,按照2004年國家教育部在高職高專院校(含民辦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指出的專職教師隊伍中高級職稱(不含高級講師)比例達30%還有很大差距。②中級職稱比例偏低。③初級及無職稱比例過高。可見,民辦高校引進的剛畢業的大學生偏多,無職稱的教師基本是剛剛畢業就到學校任教,尚不具備基本條件申請評定初級職稱的大學本科畢業生,而有經驗的中高級技術人才偏少。
3.從年齡結構上看。從以上被統計的21所民辦高校專、兼職教師年齡結構對比可以看出,民辦高校兼職教師中,老齡教師人數偏多,所占比例明顯高,學科帶頭人老齡化(多數是國辦高校退休的老教授);專職教師隊伍過于“年輕化”,青年教師比例明顯偏大,中年教師比例偏小,新老交替存在青黃不接問題亟待解決。
4.“雙師”隊伍建設方面。從被統計的21所民辦高校專、兼職教師隊伍“雙師”比例來看,兼職教師隊伍“雙師”所占比例達到國家教育部對高職高專(含民辦學校)評估要求,而專職教師隊伍中“雙師”比例明顯偏低,有待提高。
綜合以上調研和分析,民辦高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并有了很大改善,但在師生比例、專兼職教師比例、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等結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們有待于針對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深入研究,提出相應對策。
[1]熊麗克,陳國慶.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及因應對策[J].江西:江西教育科,2007(12).
[2]童國堯.組織承諾: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及啟迪[J].中國高教研究,2005.
[3]中國教育統計網.高等教育.2007.http://www.stats.edu.cn/sjcx. aspx#.
[4]劉華.國內外民辦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經驗借鑒[J].民辦教育研究,2007:1-6.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the private colleg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Wei Hai-qing, Lin Shuan-bao, Zhang Hong-mei
(Shijiazhuang Med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China)
In recent years, private colleges put a lot of manpower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he teacher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re is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tudie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this paper, 21 private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telephone interviews, literature search, online collection methods, statistic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Private Colleg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 problems analysis
G451
A
1000-9795(2014)05-0263-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7
高劉鑫(1979-),男,河南新鄭人,助教,從事外語教學方向的研究。
闞 磊(1985-),男,河南信陽人,助教,從事文學翻譯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