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勇 魏文斌
(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江蘇蘇州 215006)
管理的本質在于實踐,管理是一門實踐科學,不聯系實踐就沒有生命力[1]。作為工商管理研究生學歷教育,MBA不是一般化的職業培訓,而是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卓越管理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社會和企業對MBA的評價是檢驗和衡量MBA教育效果的標準,因而,加強教學培養過程中的互動性,了解學員的實際需求,培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在MBA教育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在傳統教學觀念中,互動實踐教學一般認為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為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2]。以操作性、實驗性為其特點,沒有凸顯出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統一。MBA學生一般具有至少三年工作經驗,有的學生甚至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大部分學生并不缺乏工作實踐的基礎,但在工作過程中由于視域的限制、機制的束縛等原因導致MBA學員迫切需要新的突破。在更高的平臺,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借助于系統化的培訓幫助學生對所獲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思,以更好地利于職業生涯的突破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是MBA互動實踐教學的理念和目標。
在中國MBA教育發展的二十多年中,關于MBA互動實踐教學的研究也在逐步推進。安徽財經大學劉福成等人的《MBA實踐教學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一文,嘗試構建MBA實踐教學指標體系的具體內容及計算其綜合評價值,對MBA互動實踐教學的評價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3]。重慶大學羅兵等人的《MBA教學應加強現場課教學環節——以“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為例》[4],南開大學姜卉、戚安邦教授《基于經驗式學習的MBA倫理領導能力提升模型》[5]等文章研究了具體課程教學過程中互動實踐的方法和經驗。中山大學王帆等人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實踐性課程探索——以中山大學MBA為例》介紹了中山大學在MB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對實踐性、整合性課程開發的情況,探討了學校教師、MBA學員與企業三者互動在MBA教學過程中的探索[6]。MBA案例教學法是目前實踐教學中采用最普遍的方法,有關案例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主要集中在案例的設計、實施、使用過程和方法、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①。綜合以前關于MBA互動實踐教學研究的成果來看,理論上集中于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測評,內容主要集中在具體課程和方法,欠缺對MBA互動實踐教學的整體研究。借鑒郭水蘭的《實踐教學的內涵與外延》所提及的觀點:從學生的實踐來看,一切使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活動,包括融入自己思考的聽課、自學、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包括理論問題)、參加討論、辯論、進行社會調查、從事科技服務、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社會活動等,都屬于實踐教學范疇[7]。從MBA培養和教育的過程出發,MBA的互動實踐教學亦可分為課堂實踐教學、校園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教學等三個層次。同時要重視理論學習在MBA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把握好管理研究的科學性與管理實踐的藝術性二者在MBA實踐教學過程中的統一。
作為全國第五批MBA獲批院校,蘇州大學自2004年開辦MBA教育以來,積極探索MBA的教學規律,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勢,整合課程設計,從校內外選拔優秀教師,充實MBA教師隊伍;充分利用蘇州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適應市場需求,注重培養學員的管理實踐能力;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MBA品牌教育;同時不斷規范MBA項目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推動MBA教學改革,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需求。經過十年的發展,蘇州大學MBA項目在同類院校中規模較大、培養模式穩定而開放、教學管理過程控制比較規范,在蘇南地區有較大影響,是有一定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項目。
從實踐教學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們對實踐教學的內涵偏重于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硬實踐”,而忽略了“軟實踐”,即理論知識的運用、心智技能的形成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8]。大部分MBA學員并不缺乏實際動手和操作能力,而是在知識的系統性和綜合能力方面需要提升,因而在MBA教學中,強調理論教學滲透實踐教學的成分,加強課程的綜合性、互動性、研究性和案例分析等內容是MBA課堂互動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MBA教學改革過程中,蘇州大學MBA中心制定了相關規章,要求MBA任課教師明確培養目標,在教學中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組織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研究生參與教學活動,相互討論,教學相長。在運用案例教學方面,在管理學、會計學、運營管理、營銷管理等操作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中,任課教師一般會選取有針對性的案例,貫穿課程,并要求學生以課后作業的形式,形成案例報告。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在學習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回顧優秀案例的同時,對自己的具體工作進行系統的思考,并形成文字。學生相互討論,任課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既有利于提高學習氛圍,也有利于提升學生在工作實踐中的戰略思維和決策執行水平。課程的案例教學和研究立足開發蘇州和長三角的本土案例,是蘇州大學MBA互動實踐教學改革的成效之一,對于蘇南地區本土管理案例的積累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舉辦具有知識性、競技性的校內MBA互動實踐活動,是豐富MBA學生的課外生活,活躍第二課堂的重要舉措,也是MBA互動實踐學習的重要環節。蘇州大學MBA班級較多,規模較大,MBA互動實踐性的活動豐富多彩,具有代表性的、能夠形成跨年級和班級的全體MBA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的活動主要有案例大賽、創業大賽和東吳MBA大講堂等。
案例大賽通過對社會經濟熱點案例的分析與討論,高度模擬現實商戰,是對課堂案例教學的補充和檢驗,能夠很好地提升MBA學員的綜合分析與決策能力。蘇州大學MBA中心于2013年承辦了第一屆全國管理案例精英賽華東二賽區的賽事,在賽事籌備過程中,MBA中心組織了校園突圍賽,由一二年級的10個班級代表隊組隊參賽,MBA中心精心準備了5個案例。均與MBA課程和學生管理實踐相關,分別側重于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財務與薪酬管理、質量管理、金融管理等方向。兩支代表隊共用一個案例進行PK,學生拿到案例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加班加點,舉全班學生的智慧進行研讀、分析、解構、成文。在比賽中,各組選手進行充分的論述,相互激辯,回答選手和嘉賓的提問,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水平,為所有MBA學生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知識、思想和智慧的盛宴,同時,通過活動,班級同學之間、不同的班級之間加深了交流,班級凝聚力也得到提升。
在華東二區區域賽事中,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的10支參賽隊伍齊聚蘇大,以組委會限時給定的兩個參賽案例為研究對象,選手們從企業發展戰略、人事、財務、技術支撐等管理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等相關知識對案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雙方針對對手犀利的觀點和提問,進行了交鋒和辯論,臺下的后援團與觀眾參與的氣氛也很活躍,與臺上的選手就案例相關問題展開交流和對話。選手們精彩的陳述、默契的配合、激烈的討論和評委們獨到的點評,使本次賽事令人激動和振奮。賽事使學生加強了與校外同學的交流、碰撞,提升了蘇大MBA在華東地區的影響力,進一步體現了學生的參與、互動和實踐對于提升MBA培養效果的重要作用。
MBA校園外互動實踐活動,是對理論課程和校內實踐教學的拓展。蘇州大學MBA中心積極推動MBA培養方式“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略,注重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和互動,積極推進企業導師制,企業導師一般聘請相關行業的職業經理人或董事長,參與MBA的培養,并對MBA學員的實踐工作、學習和創業活動進行指導,目前已經聘請了近二十位MBA企業導師。MBA中心也與部分企業導師所在的企業建立了MBA實踐教學基地,不定期地派MBA教師和學員赴實踐基地進行實踐學習,推動校外MBA實踐教學的發展。
經過近幾年的推動,MBA校外互動實踐教學取得一系列的成果。如營銷管理課程在教師的組織下赴洞庭山開展體驗式營銷教學和實踐,學生用一天的時間赴洞庭山水源地實地考察,與企業營銷部門負責人交流,學習他們的營銷策略和企業發展的戰略。運營管理課程赴昆山滬士電子參觀生產現場,由組效部門負責人和生產管理部門負責人詳細介紹工廠生產工序和精細化的管理流程,學生就運營管理的相關問題與企業各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管理學課程深入上海大眾和博士汽車零部件工廠,技術部負責人和人事經理就本企業在技術創新和人事管理方面的經驗與學生進行了交流,同時也介紹了企業在品質管理、生產管理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舉措和創新。學生現場感受了上海大眾和博士公司車間的標準化管理與操作流程。管理經濟學課程深入錦溪古鎮,與錦溪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就古鎮旅游發展的前景與局限性進行了交流。企業倫理與文化課程赴常熟波司登,學習企業在名牌培育、市場戰略、國際化運作等方面的經驗和傳統成衣行業在時尚理念的導入、管理模式的創新、文化價值的認同等方面的努力;赴吳江亨通集團進行實踐教學,亨通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向師生們詳盡地展示了亨通集團的產品、創新技術、戰略布局和企業文化,亨通集團副總裁也專程赴蘇州大學為MBA學生分享了企業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MBA實踐性的互動教學并不等于學員在具體工作中的實踐。從事具體工作面臨的問題和不確定性比在課堂的案例學習和課后實踐過程遇到的問題多得多。企業是人才的需求方,因而加強商學院與企業的合作,將企業的項目和資源引進課堂,讓企業參與商學院培養的過程,有利于明確培養目標,有助于課程設計和教學內容符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強調MBA互動實踐學習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師生互動,學習而不是復制成功者的經驗,分析而不是判斷企業案例的得與失,深度考察、探討企業經營發展模式的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企互動,提高學員與企業實際工作的結合度,通過校企的合作和課程的設置,讓學員參與企業運作,讓企業家參與課程教學,提高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敦促學員們努力把握企業經營發展的規律,培養MBA學員適應環境、應對變化的能力,提高MBA學員的管理能力和持續改善管理績效的能力。
MBA互動實踐教學改革涉及多方面的聯動,包括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學員積極性的調動、校企合作的深化和拓展等。建立MBA互動實踐教學的質量保障機制,需要加大對MBA辦學的投入,配備高質量的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資源,開發與維護商學院與企業的雙向合作,提高MBA教學和行政管理的效率。這就需要在注重MBA教師學術水平提高的同時,增加MBA教師的管理咨詢和實踐的經驗,提高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聯系,把握各個行業發展和變動的趨勢,以更高的理論視野和更務實的實踐經驗指導MBA學員實踐學習的開展。MBA院校要為互動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和保障,加強院校與知名企業的互動和聯絡,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資源,推動MBA實踐教學基地的建立和合作的開展,吸引具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到MBA課堂授課。要建立MBA互動實踐教學質量評估標準,以學員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調動學員實踐學習的積極性。把MBA學員的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和運作結合,讓企業參與課程教學考核,整合課程的考核標準,增加實踐和調研報告在課程評價中的比例。加強MBA教育過程的管理,不讓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切實提高MBA學員參與實踐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提高MBA互動實踐教學的質量。
注釋:
①關于MBA案例教學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論文有:刊發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期刊上的華東師范大學李學昌的《構建以職業能力訓練為導向的案例教學體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陳立群等人的《對MBA案例教學“困境”的斷想》;湖南大學朱過瑋等人的《MBA課程案例教學中的溝通障礙及其克服》。刊發在《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上的大連理工大學裘江南的《MBA課程案例教學適用性和有效性研究》;傅永剛的《案例教學對于MBA學員管理能力提升的實證研究》;盧小麗的《MBA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影響因素》;中國科技大學嚴勇志的《中國MBA案例教學體系建立的思路與方法》等研究論文。
[1][加拿大]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 MBA[M].楊 斌,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8]蔡則祥,劉海燕.實踐教學理論研究的幾個角度[J].中國大學教育,2007(3):81-82.
[3]劉福成,等.MBA實踐教學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J].華東經濟管理,2010(12):163 -166.
[4]羅 兵,等.MBA教學應加強現場課教學環節——以“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1):40-43.
[5]姜 卉,戚安邦.基于經驗式學習的MBA倫理領導能力提升模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2):52-56.
[6]王 帆,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實踐性課程探索——以中山大學MBA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9):9-12.
[7]郭水蘭.實踐教學的內涵與外延[J].廣西社會科學,2004(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