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亞奇
摘 要: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載體,教師采取良好的教學方法,能促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潛能,因此,結合自身教學,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學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索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實用性,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以下是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索的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一、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
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前提,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氛圍的活躍度,為課堂教學提供生機與活力。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運用類比法開展課堂教學
類比法是物理教學中的常用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掌握一些難以理解的理論概念、方法規律等,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用比值定義的物理量理解有誤,如,電容、電阻、場強等,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學生只注意了數學形式,而忽視了其中的物理意義。此時,我們可以利用勻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與“比值”進行類比,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
三、理論結合實際開展教學
物理知識源于生活現象,我們要有意識地理論結合實際,在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的元素,一方面可以緩解枯燥的學習氛圍,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物理知識的價值,感受物理知識的魅力,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因此,我們要開展多樣化的課堂形式,通過物理實驗列舉生活中的實例,給學生提供自主設計實驗和自主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例如,在探究影響電磁感應中電流方向的因素時,本人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探究活動,提出猜想,進行推理,進行實驗驗證,最后討論總結歸納撰寫實驗報告,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蛛絲馬跡,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總之,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探索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廣大物理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并在教學中采取各種有效方法,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學物理知識,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