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于學生學習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對知識的掌握,更突出了對能力的新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為培養新時代的全能型人才打好基礎,高中的教學面臨著高考和新課改帶來的雙重壓力,無論在教學模式的創新還是在實踐過程中都存在著許多缺陷,而化學作為一門靈活性強、實用度高的學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特點,根據當今化學的教學現狀,對于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中模式的創新和有效實踐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實踐
一、高中化學的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陳舊,課堂氣氛沉悶
由于當今的高中生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教師也一味地追求成績,所以在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上往往采用說教式的簡單形式,即老師講學生記,但是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到底是多少無從知曉,且師生之間除了課堂的提問之外缺乏有效的互動,由于課程安排較緊張,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少之又少,久而久之這樣的教學方式便會讓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下降,這對處于高考關鍵時期的高中生來說都是不利的。
2.教學工具單一,缺乏有效實驗
化學具有其自身教學的特殊性,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僅靠對于知識的記憶無法理解其中的內涵,對于知識的掌握并不完全,甚至曲解了知識的原本意思,對于學生的化學學習產生不利影響,當今的化學教學為了節省時間,達到教學目的,往往忽視了化學實驗的作用,著重要求學生對于知識進行記憶,而且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僅憑一本教材、一份教案,就完成一節課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生活在日新月異的現代化時代,需要各方面的刺激和激發,這種單調的課堂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的新要求。
3.注重理論學習,脫離生活實際
化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有著其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當今的化學教學僅僅圍繞著課本的學習,對于概念知識的理解和結論定義的背誦要求嚴格,學生從死學中得不到思維的發散和各項能力的培養,化學教學的意義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不到有效的發揮,而且細看當今的高考考向,越來越注重生活知識的運用,旨在通過日常的學習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所以一味地追求知識
理論的學習,忽視與生活的接軌,最終只能導致化學的學習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和應用,同時知識運用固化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
4.缺乏情感教育,忽視能力培養
高中生正處在世界觀和情感建立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在此時做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發展,避免產生情緒上的大范圍波動,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當今的社會對于全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漸提升,高分低能的學生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對于合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都日漸重視,而如今的化學教學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課堂上缺少甚至沒有情感教育,忽視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日后踏入社會、適應社會都是不利的。
二、高中化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1.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活躍課堂
現階段的化學教育也在不斷地進步,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也在不斷地推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說教式課堂,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輕松,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不斷地增強。
示例一: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二氧化硫的特性時,可以讓學生進行簡單分組,小組內合理安排任務,在進行簡單的教材預習過后,每人負責一種特性的講解,講解過程中可通過實驗和各種形式的展示方式,在自主學習結束后,教師應適當檢驗,小組之間進行一定的比拼,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打破了原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傳統模式,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研究思維都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而小組內的分工給了每一個學生一定的任務和壓力,使其在預習的過程中更加的仔細,講解的過程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都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提高了其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知識也得到了有效的強化。
2.有效利用各類教學工具,重視實驗
教學工具的運用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如今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互聯網與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滿足教學目標,學校對于化學實驗的提供也不斷地完善,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當前的條件,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工具,從各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更高。
示例二:教師在教學氫氧化亞鐵的制取實驗時,由于實驗效果顏色變化較為復雜,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疑惑,不能直觀地感受實驗的過程,故教師可以通過真實的實驗向學生展示文字所描述的效果,而由于實驗的過程較為簡單安全,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實驗室,小組合作去親身完成一次實驗,體驗實驗的細節。此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給學生播放各類實驗視頻,使得學生在實驗中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化學的內在含義。
3.重視情感教育,搭建有效平臺
高中生的情感教育極其重要,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避免學生的情緒在此時期有較大的波動,例如,教師可以經常與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在聊天的過程中感受學生的特點,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此外,教師在課堂上也應當給學生合理地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勇敢發言,不論是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是生活中的小發現都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使得能力得到有
效的提高。
化學的學習是個很長的過程,教師應當仔細鉆研,挖掘化學教學的特點,找到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標在最大程度上實現。
參考文獻:
[1]婁延果,鄭長龍,蓋立春,等.化學課堂結構的教學行為解讀[J].化學教育,2010(06).
[2]趙華.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重構的冷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06).
[3]韋作飛.建構主義理論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07).
[4]何美,裴新寧.科學教學中的建模活動:若干概念與研究主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9(02).
[5]鄧峰,錢揚義.國內化學教學模式的研究進展述評[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7(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