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夫
摘 要: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建立在理論教學基礎上實施的一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課堂任務為主線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設計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實際生活,加強教學的實用性。而協作學習指的是利用小組形式組織學生自主學生的一種教學措施,它注重的是以學生為核心,積極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通過研究對Excel教學活動的設計,分析任務驅動和協作學習的設計,并對任務驅動和協作學習在Excel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任務驅動;協作學習;Excel教學
一、對Excel教學活動的設計
信息技術教學過程與信息問題的教學是密切聯系的,信息技術教學離開了信息問題的解決就毫無意義了。在Excel教學中特別明顯,Excel教材內容主要以評優活動這一案例為基礎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以確定教學任務、建立表格、研究數據資料、制成報告為主線進行教學,可以利用任務驅動和協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從任務驅動和協作學習方面來看,分工和合作是尤為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相互配合。課前,教師要按照班級人數合理分組,每組選出一個熟悉Excel的學生為小組的組長。小組分工完成后,就可以進入對教學活動設計的階段。這個設計階段分為四個環節:教材導入、任務驅動、協作學習、鞏固
提升。
二、任務驅動和協作學習的設計
1.教材導入
這一階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Excel軟件的基本操作步驟進行簡單的介紹,這樣有助于下一環節的教學。假設這個教材導入在第二節課上進行,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回顧以往學過的內容,再引入新課文,并淺談課堂學習的具體要求和重點、要點。
2.任務驅動
這一環節屬于整個教學活動的關鍵。對于教學任務的設計主要注重兩點:(1)基礎學習任務,盡可能地以教學材料為主,設計學生感興趣的學習任務,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課內完成任務;(2)提高學習任務,主要是將重點和難點放在課堂結束后完成。例如,制作學生成績表。基礎學習任務:利用公式法求學生平均分、總分;利用函數法求學生平均成績與總成績;復制公式。提高學習任務:學會求優秀率;學會求每個分數段的總人數。
3.協作學習
在Excel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要結合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引導學生加強小組內部的團結合作,加強教師自身和小組間的交流,同時利用小組競爭形勢來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鞏固提升
鞏固提升屬于最后一個教學階段,而這個階段又可以細分為兩個具體步驟來實施:評價教學任務與加強提升。在Excel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事先做好任務評價表,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利用自我評價、組內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形式相結合進行教學任務的評價。而強化提升這一步驟的具體操作要求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出和教材息息相關并能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學習任務。例如,針對計算機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出一些難度大的任務,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對Excel表格的靈活運用能力;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設計出鞏固課堂知識的任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也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任務驅動和協作學習在Excel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主要從教材導入、任務驅動、協作學習、鞏固提升這四個環節入手,這樣才有可能達到Excel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閆寒冰.學習過程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視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12.
[2]顧建軍,李藝,董玉琦.技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