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烯銳 劉新春
摘 要 新媒體形勢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嚴重挑戰,面對消解自媒體的負面沖擊,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以學工系統為主要力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主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仍然是主渠道。要加強主陣地與主渠道建設,筑牢學生思想陣線,這既是基礎,也是核心。
關鍵詞 自媒體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Talking about College How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HU Xirui, LIU Xinchu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Under the new media situ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 serious challenges, facing the digestion negative impact from the medi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order to learn the system as the main labor force is still the main positio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s still the main channel.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main building, students build a strong ideological front, which is both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ore.
Key words self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edia
隨著網絡技術在信息共享、網互動融合、智能化功能協同的數字技術應用,單個個體可以涵蓋信息的綜合采集、分析處理以及交換共享,自媒體交互性強,傳播迅速,靈活運用互聯網,自媒體的出現使信息傳播模式實現了從“大教堂”向“自由集市”的轉變,“單聲道”傳播轉換到“多元化”信息交流。自媒體自由發布性本質來于“自”,“零門檻”讓每一個公民都能參與其中,純粹是一個自由狀態的人的自發行為,彰顯個性化與自由化的特點。由于傳播技術極大豐富了社會傳播的路徑,信息傳播是網狀的、發散式的,極大地延伸了人的主體性,信息傳播范圍性和時效性大大增強。自媒體兼容并蓄,平等互動性使人們真正擁有了自我表達和告知他人的權利,實現了“媒介即人的延伸”,從而“人人皆為自媒體”,達到個體話語權的實現。自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戰。
1 適應新形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
1.1 借助新媒體平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掌握新媒體自身優勢特點,高校必須加強網絡交流,從而把握網絡語言特點和了解網絡形勢動態。借助新媒體平臺創建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例如使用“高校官方微博”這種新穎的自媒體主平臺,廣泛吸引學生參與,占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陣地;同時可以培養一批主要學生干部,他們思想先進、道德高尚,同時具有一定影響力與號召力,使其作為微博中的“意見領袖”,通過發揮“意見領袖”的模范作用,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各項工作。
1.2 有效溝通,融入學生生活
在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缺少有效溝通,信任感缺失是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教育者經常依托身份“權威”將本應關注學生、培養學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變成了一種生硬的專業知識傳遞和日常管理,加劇疏遠了高校教育者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學生很自然產生出“懼師”、“畏師”等不良心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互聯網與人們的生活聯系日益緊密。網絡空間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精神世界,同時也成為了學生們“泄憤”的重要渠道,這些都以手機短信、博客、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形式表現出來。同時,網絡也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也使得創新教育方式成為可能。教育者能利用網絡平臺,隨時關注學生網絡動態,真正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心理世界,解除了交往過程中的心理戒備,激發學生主體精神,促進雙方有效“對話”。通過這種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的“對話”,有益于我們的高校教育者掌握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出現在學生需要的各種環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1.3 應對及時,建立有效的聯動處置機制
及時有效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掌握學生信息,是有效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在新媒體形勢下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主要構建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為中心、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以主要學生干部和學生黨員群體共同參與的信息網絡體系,充分調動這個群體的工作積極性,發揮與學生群體一線接觸的優勢,及時、準確反映學生的情況,從而更早更好更準確的解決好學生的各種問題。為更好應對各類緊急情況發生,必須建立好快速有效的聯動應急處置機制。現實情況下,新媒體可突破高校現有網絡輿情應急處置機制,能夠及時有效的將相關信息進行反饋,同時高校在處理大量的網絡輿情以及學生事務當中,新媒體功不可沒。
2 立足長遠,探索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1 切實提高教育實效,將教育精髓融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教育者應該在提高高等教育育人水平的同時,正視當前網絡的力量,著力于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把高校教育者原本的思想、教育的價值以及現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等,融入網絡之中,讓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其應有價值,在這種網絡教育中,滲透道德因素,將教育的精髓“教”與“育”在實踐中融合。
2.2 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技術將學生正確有效的引入到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中來,必須充分利用好各種網絡平臺,使學生在全新的校園文化中切實感受到交流的平等性,也可以使我們廣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從中控制網絡輿論高地,把握網絡話語權與主動權,以此完善并豐富我們思想政教育的形式與內容。
2.3 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
在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理念如果不能做到與時俱進,那么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不能與時代同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為高校思政工作的工作主體,必須前瞻性的了解新事物,最終掌握新事物,以開放性的思維去開展工作。新媒體時代,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須要了解當前形勢,充分掌握新媒體,在新媒體平臺上給予學生正確引導,探索一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子。
2.4 充分發揮自媒體優勢,有效開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
智能手機以及新型簡易可攜帶型平板電腦的出現,自媒體終端的普及應用為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打好了物質基礎以及技術支持。作為新媒體時代高科技的產物,智能手機以及新型簡易可攜帶型的平板電腦的大量使用,使得各種信息能夠通過各種交流軟件及時有效的傳遞到學生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借助于這些便捷的網絡平臺開展工作,譬如“班級博客大賽”“網絡紅色講堂”“傳播正能量微博寫作大賽”等等,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融為一體,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通訊作者:劉新春
參考文獻
[1] 代玉梅.自媒體的本質:信息共享的即時交互平臺[J].云南社會科學,2011(6):172-174.
[2] 孫帥.自媒體傳播引發公共領域革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22):66-67.
[3] 劉治軍.網絡輿情在高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的管理與引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