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蕊+陳占武+劉瑛
摘 要 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市場對于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更對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對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專業知識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以新的思路接受挑戰,將更多的職業素質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關鍵詞 會計人才 職業素質 養成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velop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Occupation Quality
CHEN Rui, CHEN Zhanwu, LIU Ying
(Shijiazhua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areer Academy, Shijiazhuan, Hebei 050800)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market economy, the market demand for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are increasingly high, not only require m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t i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occu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must accept the challenge with new ideas, the more occupation quality into daily teaching work.
Key words accounting personnel; occupation quality; education
1 會計專業人才應具備的職業素質
教育部頒布的《面向二十一世紀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意見》中,曾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培養同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同樣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職學生的職業素質問題提上日程,是一件異常嚴肅的事情。同時,因為會計專業人才工作后面向的是社會中各種類型企業的經濟業務,這就要求在對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必須將職業素質融入人才培養之中,從而幫助學生成功就業,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職業素質是從事職業活動的時候,人所必須具備的內在品質和行為習慣。它在形成的過程中,需要在掌握相關的職業技能的基礎之上,在實踐中潛移默化,最終在知、情、意、行幾個方面形成統一。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必須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基礎上,重視職業素質的培養。
1.1 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
所有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會計職業道德都是必須要給學生開設的一門課程,在這門課程中,就將會計人員需要的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能力、職業責任等眾多伴隨任何一個會計人員一生的基本要求告訴學生。但是高職在校生的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其性格品質正是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的時候,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放在學生一入學,剛開始接觸會計這門學科的時候,是非常必要的。它將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的會計職業道德。
1.2 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作為一個會計人員,需要面對的已經不僅僅是賬簿中的單純數字,而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新型社會。我們培養的會計人才,在面對日新月異的新問題時,如果不能對新問題馬上找到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那么他們的工作責任將不能有效完成,同時,遇到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復雜。在這樣的變化之中,需要我們培養的會計人員有勇氣去迎接挑戰,有信心去承受壓力,有能力去面對問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去完成工作。
1.3 良好的溝通能力
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需要與眾多各種各色人員來往,所以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必須的。企業的會計人員在企業內部,需要與企業的采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科研部門等眾多人員往來,只有高效地溝通,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和記錄企業的各種經營情況和日常經營活動,才更方便向企業的管理層提供更多決策所需的會計信息。在企業外部,企業會計人員還會涉及到與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只有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協調能力,才會更出色地完成日常工作。
1.4 良好的實踐創新能力
會計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僅要求工作人員有專業知識,同時,它還要求會計工作人員要能夠實踐。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之一,只有具備實踐能力,才能夠參與企業的管理和決策。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活動中,充分發揮會計專業知識優勢,適應新環境對企業的要求,改革創新會計工作模式,適應新形勢下會計工作的發展。
2 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養成途徑
社會的不斷變革,要求會計專業人才要具備更多的職業素質,在幫助學生養成職業素質時,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能從更高層次上思考會計專業人才素質的培養工作,要將這一工作貫穿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
2.1 職業技能是前提
在將我們考慮如何增強會計專業人才素質的養成教育時,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將會計專業的專業性置之腦后。會計專業是一門具有很強專業性的學科,要求學生在遇到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時,能夠使用會計語言將其記錄下來。在對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會計專業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當然,在掌握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同時,應將職業素質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感受會計工作。所以,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會計職業技能的培養是前提。
2.2 掌握方法是關鍵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學生僅僅用在校的時間,想將所有以后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都學會,是不現實的。這就要求在對會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時候,要重點教育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讓學生了解遇到新的問題去哪兒,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可以行之有效地解決問題,并且從這個問題中能夠分析出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只有這樣,我們培養的會計專業人才,才能夠獨立應對變化莫測的工作環境中的各種經濟問題。因此,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掌握方法是關鍵。
2.3 社會實踐是核心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也是一切知識的源泉,更是高職學生形成良好職業素養的核心。在對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傳統的教育模式中重教有余,重學不足,實踐性教學課程安排相對較少,使得學生實訓業務與會計實踐業務脫節。在對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養成的教育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社會實踐,加大社會實踐所占的比重,對會計專業人才素質養成教育有重大現實意義。
3 結語
會計專業人才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會計職業能力為前提,以幫助學生獲得解決方法為關鍵,以社會實踐為核心,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實踐創新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在職場中取得比較競爭優勢。
注:本論文是河北省教育廳2013年度研究課題《加強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研究——河北省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學專業職業素養養成教育問題探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H134021
參考文獻
[1] 劉會卿.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考[J].太原大學學報,2006(3).
[2] 雷虹.財會人員的職業素質及提高途徑[J].財會研究,2009(6).
[3] 遲榮.關于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探索.會計之友,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