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鶴聯
摘 要: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教育制度也越來越完善。隨著新課改的實行,高中化學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教師的關注重點逐漸演變成為對高中化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知識高效率地授予學生,同時還要關注學生能力的綜合發展。結合高中化學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要求,提出了促進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高效課堂;構想分析
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能夠大幅度提高。這是教育行業中新提出的一個名詞。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才能在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在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時,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豐富的基礎知識,還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在學習高中化學的過程中,需要掌握較多的理論知識,知識結構涉及面廣,知識體系復雜。構建高效課堂,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具有很高的學習效率。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實現高效課堂的要求
要想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從基礎做起,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通過對實踐的總結,得出以下幾點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基本要求。
1.采取相關的措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高效課堂的重點是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效率的提高并不是指要一味地提高教學速度,將課堂教學的內容快速地灌輸給學生,而不關注學生的吸收程度。真正的教學高效率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習能力,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更短的學習時間吸收更多的知識,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還可以對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很多新興的教學手段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能夠多關注教育的發展動向,注意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借鑒。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取一些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引導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是一些具有較高教學效率的教學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適當選取,做到因材施教,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教師的教學效率。
2.注重整體素質的培養
高效課堂是為了高效率地傳授學生知識,但是高效課堂更加重要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養成。社會的人才需要往往是綜合素質高的全方面發展的人才,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還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而是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
二、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措施
1.教師要進行科學的備課
構建高效課堂的首要條件是進行科學合理的課前備課,在課堂備課的過程中,要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組織清晰的教學思路及教學邏輯,這是完成高效課堂教學的根本保證。教師只有先明確本節課堂的教學目標,才能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對于教學內容的確定,不能只是單純地迷信教材,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教學目標,對教材中不適合的內容予以舍棄,對教材中闡述不夠深入的部分予以延伸拓展。同時,還要注重對過去所學知識的鞏固。教師在課前準備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及井然有序的教學內容,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把握好有限的課堂時間,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
2.進行有效的問題情境的創設
高效課堂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知識的吸收量,所以課堂上學生的積極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化學教學的理論知識比較繁復,容易使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情境創設,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作用。一方面,通過情境創設,有助于學生聯想思維的產生,能夠認識到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順應與同化,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另一方面,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興趣,學生樂于參與到積極的課堂氛圍中來。同時,通過創設與實際相符合的情境,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
3.適當地進行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一種實現教學目標所必需的教學組織形式,它是一種設置疑問、激發學生思維的綜合性的教學藝術。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將學生的思維與教材結合起來。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既學到了相關的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知識提取能力及獨立思考能力,同時,通過課堂提問,能夠很好地改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思考興趣。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新知識,去新的知識領域進行探究。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搜索已經學過的知識來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此過程中,完成了對過去所學知識的回顧。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具有更好的效果,相關知識給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置時,一定要注意問題的引導作用,設置的問題要由簡單到難、循序漸進,從而對學生的思維產生誘導、激發作用。
4.做好探究性的化學實驗
高中化學實驗大多是一些驗證性的內容,這與新課標的要求是不相符的。新課標認為:“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使學生主動體驗到對知識的探究的過程,在對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的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科學的實驗探究中,逐步形成終身的意識和能力。”在化學實驗中,要多設置一些探究性的試驗內容,讓學生在探究性的實驗過程中,自主地思考,對實驗結果大膽猜測,依據實驗猜想,對實驗方案進行自主設計,并制訂出詳細的實驗步驟。在實驗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操作,通過對實驗過程的觀察,記錄相關實驗數據,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將實驗結果與起初的實驗猜測相比較,得出實驗結論。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結論的探討,對于學生得出的錯誤的實驗結論予以糾正。通過對探究性實驗的自主設計、操作、探究,能夠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5.合理利用“導學案”
“導學案”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知識經驗、學習能力編寫出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內自學、課后復習的書面的學習方案,這其實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探究、學習的過程。導學案的使用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教師引導學生按照導學案的內容進行課前的預習,導學案是在課前發給學生,學生要根據導學案中設置的問題進行教材的預習。(2)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導學案的內容進行及時的完善與修改。(3)嚴格按照導學案的教學內容及順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在課堂中進行適當的引導。(4)課后,教師要對課堂中的亮點及不足之處及時總結,每周進行導學案的整理,對學生中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一解答,并引導學生做好知識的復習鞏固工作。
構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要結合高效課堂的特點及要求,采取適當的措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學習效率。高效課堂的主要培養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啟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唐春,鄭民.淺論專業英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s1).
[2]呂曉穎.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分析[J].學周刊,2013(2).
[3]王延芳.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2).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麻涌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