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
摘 要: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眰魇诜椒ū葌魇谥R重要得多。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培養其自學英語能力的新起點。預習單就是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精心編排,設計難易適中、形式多樣的任務,印發給學生。從英語預習單的設計和實施兩方面探討了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以期待學生能實現英語學科預習的有效性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預習單;設計;實施;策略
一、研究緣起和研究意義
(一)研究緣起——英語教學中的預習現狀
我校生源處在當地生源的第三檔次,學生文化課基礎不夠扎實,而且學習習慣不良。筆者對所教的高一(11),(12)兩個班級(104人)(現已升入高二)進行了“英語預習情況”的調查,調查情況如下表:
由此可見,學生普遍沒有良好的預習習慣。為什么他們不愿意預習呢?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現象,筆者進行了“你不愿意預習的原因是什么”的開放式問卷調研,發現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教師對預習的要求不太明確,預習與課堂教學脫離,導致學生預習時不知道要預習到什么程度。
2.教師要求的預習預習形式缺乏多樣化,經常只是讓學生讀單詞和課文,學生有很多單詞不會讀,于是他們對不會讀的地方敷衍了事,對不認識的生單詞聽之任之。
3.無法檢查或者大范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甚至是不重視預習的檢查。
4.學生層面主要是認識問題,認為預習無關緊要的態度問題。
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筆者進行此課題的研究。預習單的研究有利于學生預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預習情況的了解,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研究意義
1.預習單是了解學生原有水平的重要途徑
對于學生而言,一次完整的課堂學習可以描述為從他的認知起點到課堂學習目標之間的認知發展過程。課堂教學要有的放矢,就要準確地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而編制預習單是了解學生原有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備課時要思考分析一些問題: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學生在新的學習前情感態度如何?……只有當我們把握了學生的認知起點,再來考慮教師教什么、怎么教,課堂教學才能高效,學生的學習活動才更有意義。
2.預習單可以成為學校課堂教學與管理的有效抓手
在以往的教學研究中,從學校層面來說,如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總是顯得辦法不多,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課堂高效起來始終困惑著我們。大家都想實現高效課堂,可是怎么實現,抓手是什么,很茫然。教師也很敬業,辛苦得很,但是,課堂變化不大,只有少數學生在跟教師應答。要實現課堂高效目標,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科學有效的抓手,有一個能從根本上改變課堂面貌的策略。預習單就是這個抓手,以學生活動為主線的預習單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是學習方式的重建和課堂教學重建的“支點”。這個不是思想和理念上的創新,也不是教學技術和材料上的革新,更不是對過去教學狀態的全盤否定,而是基于教學常規上的更高要求,是教師教學狀態的返璞歸真。
3.預習單是理清師生之間關系的有效方法
預習單可以理清師生之間的關系——師導生學,學生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地位由此得以確立。導學的基點是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導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主動尋求發展,導學的時機要適時、適度,導學的特點是含而不露、開而不達、導而不牽、引而不發。以學習活動為主線的預習單,既注重個體學習,更注重合作互動、相互啟迪、相互喚醒,豐富和發展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理論依據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英語預習單正是以該理論為基礎,以求在實踐中達到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的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二)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中生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他們能根據學習目標有計劃、有選擇地觀察現象、動手實踐、思考問題。從初中到高中,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他們喜歡討論、探究問題發生的來龍去脈,搞明白事物發展的前因后果。同時,心理學研究還表明,盡管中學生思維有較大的發展,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完全成熟,不能放任自流,因此還需要教師的有力指導。英語預習單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探究性的思考和自主的學習。
(三)最近發展區理論
維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對學生的發展能起到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學生發展的兩種水平:(1)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2)學生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任務,但在教師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把握“最近發展區”,能加速學生的發展。英語預習單就是讓教師有效地了解學生哪些任務不能完成,從而找出教學的難點,使課堂效率更高。
三、英語預習單的設計研究
(一)英語預習單的基本結構設計
英語預習單的基本結構包括課題名稱、預習目標、預習任務等。其中預習任務欄內可以包括新課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際的拓展性內容等,可適當有學法提示。預習小結指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后產生的問題?!邦A習單”的基本結構設計如下:
(二)英語預習單的設計策略
1.制訂預習目標
預習目標要根據將要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訂。目標的設定至少要注意三個方面:(1)要具體,不能抽象,要讓學生一看就明白。(2)要重基礎。因為是預習,所以要以學生能自主完成為度。(3)小而少,“小”指學習目標不要太大,太大顯得空洞;“少”是指目標不宜過多,要把重心放在知識和能力上。預習目標應設計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學習目標。
案例一: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1 Unit1 Friendship Warming up
and Reading——Annes best friend預習目標設計如下:
2.在設計預習任務時增加探究成分
傳統的課堂一般是讓學生預習要上的內容,然后背背單詞。其根本缺陷在于使學生的視野局限于現成的結論,忽視了知識產生的過程,忽視了在預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預習。預習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是怎樣發現或獲得這些結論的,關注自己解決問題時產生的新想法,關注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不解之處。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探究預習。
案例二: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grammar——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時,預習單中設計了這樣的探究預習任務:
3.設計分層任務
任務的設計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使優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如,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grammar——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中就設計了三個層次的預習任務(見案例二)。
4.將生活實際融入預習任務中
從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入手來設計預習單,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案例三: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 5 Unit 5 First Aid reading——First aid for burns在預習單中設置了如下情景:
由于課文內容是關于燒傷、燙傷急救的,但學生的生活中不一定都碰到過燒傷、燙傷,但也要防患于未然。在沒讀課文之前,先自己探究一下遇到燙傷、燒傷怎樣急救。這個任務來源于生活實際,學生感到既熟悉,又奧妙無窮,感到英語就在身邊。這樣,提高了學生的預習興趣,從而學習的動力也就源源不斷地產生了。
(三)設計形式多樣的預習任務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結合教材,設計新穎有趣、多樣化的預習任務。這些任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啟發性,還要有趣味性。這些預習任務可以是:預習單詞、短語;整理歸納舊知;設計閱讀相關信息,提高閱讀技能;理解文中的重難句等。
1.預習單詞、短語
高中英語教材中詞匯量大,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求學生查找并熟讀生詞,在教材中畫出相應單詞或詞組。
案例四:以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Warming up and reading為例。
2.整理歸納已學知識點
教材詞匯量大,但循環性也很強,知識點復習率較高。教師在設計預習任務時,可以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已經學會的知識點。如,Book 5 Unit 4單元中學到單詞accuse,預習任務可以按案例五設計。案例五:
又如:Book 1 Unit 4&5,Book 2 Unit 1的語法都是定語從句,在預習Book 2 Unit 5的語法時,就可以讓學生總結歸納定語從句中關系詞的所有用法。
案例六:
3.設計閱讀相關信息,提高閱讀技能
教材中閱讀文章通常篇幅都較長,生詞集中。教師可以設計任務型閱讀。
案例七: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1 Unit1 Friendship reading可設計以下預習任務。
4.理解文中的重難句
教材信息量大,閱讀篇幅,有些句子結構很復雜,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在設計預習任務時,可摘取文中一些重點句和難句長句讓學生翻譯和分析。
案例八: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 1 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可設計以下預習任務。
四、英語預習單的實施研究
(一)英語預習單的實施策略
1.布置方法
將設計好的預習單在課前一天發放給學生,講明要預習的內容,對預習任務做適當的解釋,明確上交的時間。一般是上午發放,利用中午或下午自修課的時間做好,然后上交。
2.學生做的要求
(1)要保證充分的時間,一般15~30分鐘。通過自學課本、查閱資料或者與同學討論等方式進行思考。
(2)及時把預習單上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完成,找出預習任務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和存在的疑問,把疑問做好標記。
3.上交要求
(1)要及時。要求課代表按照規定的時間上交,并做好記錄,哪些學生沒交,哪些學生遲交,遲交的原因是因為不會做還是
其他。
(2)交多少。預習單可以全班交,也可以不同小組輪流交,也可以按照不同順序的學號交。如果不是全班交,上交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要是不同層次的。對本次不用交的學生,教師也要在第二天上課之前2~3分鐘去檢查一下他們做的情況。
4.批閱要求
(1)及時批閱。因為預習的內容是第二天上課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在學生上交后的第一時間做好批閱。
(2)做好記錄和評價。包括上交學生完成情況的記錄,比如有沒有沒完成,字跡是否工整,書面是否整潔等。還有完成質量記錄,比如,有哪些學生正確率高,哪些題目學生錯得多等。這些情況可以在上課前1~2分鐘全班做一下通報。教師可利用學生名冊做好以上記錄。根據這些記錄及時調整好上課的內容和重難點,進行二次備課。統計好記錄的同時,應在預習單上認真做好評價,中英文都可。評價以鼓勵為主,對積極預習或能發現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比如,字跡工整,可以評價:“Good handwriting!”對學困生有很大進步,可以評價:“Make great progress!”對于字跡潦草,錯得很多,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可以評價為:“注意書面!”“加油!”“要認真!”上課時,記錄和評價里好的學生可以當堂表揚,不太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批評,做好提醒。
5.參考答案呈現
所有參考答案的呈現應融合在上課的過程中,不需要特地單獨講解。單詞等基礎性的知識在導入時就可一筆帶過,也可用幻燈片呈現提醒拼寫。關于課本內容的探究性問題在講解課文等時就及時解決,可以用幻燈片呈現某個學生預習單上的答案,討論一下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說明錯在哪里,怎么改。要求學生及時訂正。對于拓展性知識類和表達觀點類的題目用幻燈片展示幾個不錯的學生的答案即可,也可以讓他們在預習單上適當補充一下自己的答案。
6.二次檢查
課上好后,應及時把學生訂正好的預習單收齊,進行二次檢查。主要看他們是否訂正,訂正是否正確。
7.整理歸納和反思
每一次預習單做好后,教師應整理歸納好本次預習單上出現的問題,知道哪些題型是學生的弱點,以后可以加強練習。預習目標和學法提示表述是否到位,設計的題目是否真能起到課前預習的作用,哪些題目或題型不適合學生,哪些題目還可以細化、優化,怎樣細化、優化更適合學生的現有水平,設計的三個層次題目是否適當等。學生也要整理歸納好自己所有的預習單,方便以后復習。
(二)英語預習單的實施
1.全局備課,設計印發預習單
教師應提前做好整個單元的備課,做好全局統籌。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找出重難點,設計好每個課時的預習單,及時印好發給學生。
2.給學生分好學習小組
根據“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分好4~6人小組,選好組長,合理分工,充分調動小組積極性。
3.要持做持抓
學生預習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通過預習,學生自主地從課本上獲取知識,再到課堂上主動地、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聽教師講課,是一個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這個轉變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能急于求成。
五、使用成效及分析
學生使用預習單一段時間(半個學期)后,可以設計英語預習單效果評價問卷,筆者對所教兩個班級(104人)進行無記名方式調查,為確??尚哦?,問卷采用集中填寫、當場收交的辦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并且在問卷上注明:保證問卷的結果不對各位同學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請同學們認真如實地回答問題。調查結果統計如下:
筆者所教兩個班級(104人)期中考試成績(學校成績分析數據)高分段由原來的35人提高到48人,中上段由原來的46人提高到55人,低分段則由原來的9人降為1人。
學生在使用預習單之后,從被動接受者轉為了主動建構者。有86%的學生完全贊同使用預習單,一定能課前主動預習的學生達90%,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能在預習單上有疑問的地方做記號的達95%,參與過小組討論的達100%,課上有過主動發言或者想發言的達78%;提升了學習效率,從而也提高了學習成績。
授之以漁,惠人一生。教師通過預習單指導學生預習,讓學生學會預習,養成預習的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在預習時,要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獨立地接受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會逐步形成,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進而會終身受益。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出發,努力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莉君.高中英語課前預習探析[J].教學探索,2010(9).
[2]陳旭之.指導學生科學預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16).
[3]張娟.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預習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2010(5).
[4]王凌飛.“預習討論”式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0(6).
[5]魏玉燕.促進學習者自主性:外語教學新概念[J].外語界,2011(3).
[6]劉傳華.談談英語學習中的課前預習[J].中學生英語,2009(10).
[7]曹春曉.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教學[J].讀與寫雜志,2011(9).
[8]馬永華.注重課前預習,培養英語自學能力[J].新課程:中學版,2011(10).
[9]陳玉清.建構主義理論與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集美大學學報,2011(1).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十一高級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