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杰
摘 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全國已由課程改革轉變為課堂教學結構的改革,可以說此輪的教學結構改革是學校未來競爭和發展的資本。作為江陽區的一所強勢發展的農村單設初中學校,必須有所行動,并且加快步伐。
關鍵詞:搭配;合作學習;導學模式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為了加快我校課程改革發展,更好地落實新課改理念,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全面發展,教師轉變角色,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疑為主軸、動為主線”的教學目標,結合我校課程改革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以及學校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雙主體三環節問題導學”課改操作模式。為切實開展課改工作,必須加強班級建設,抓好班級主陣地。于是,我提出了“基于問題導學模式下的班級建設”這一話題,以期對班級建設及管理作拋磚引玉之效。
在這個話題下,重點闡述兩個方面的思考,一是抓好班級管理中的搭配,二是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一、抓好班級管理中的搭配
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有短。”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學生在某些方面暫時落后或暫時領先。因此,同一個班的學生狀況必然有好差之分。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愉快地、主動地學習,各方面健康活潑地發展,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將各類學生進行“搭配”。同時,各類學生“搭配”也是形成良好班風、學風的重要因素之一。
1.安排座位各方面搭配
每逢接一個新班,為了迅速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快熟悉學生,考查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特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成績等因素了解后,再編座位。建議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搭配方法:
(1)活潑好動的男生與文靜的女生同坐。這樣對男生有制約作用,逐漸變動為靜。
(2)學習成績好與學習態度好但成績后進的學生同坐。讓成績差的學生向成績好的學生虛心請教,不懂就問,達到共同提高的好效果。
(3)上課愛說話、開口講臟話的學生與優秀干部同坐在教室前排。讓班干部學生督促其改正開口說臟話的不良習慣,同時,坐在老師眼皮底下對講小話行為必有控制。
這樣,通過座位搭配,讓好差生思想交流有了機會,為好差生互相學習提供了環境,表現出來的顯性效果就會是班風比較穩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想表現提高明顯,學生整體素質發展較好。當然,座位的搭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適當地調整。
2.挑選干部兩頭搭配
班級干部是班級的服務員、小老師,建設一支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對管理班級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挑選干部時,也應當做到好差搭配。既推舉有服務思想、有服務熱情、有服務能力、成績好的學生管理班級;也挑選成績差表現好的學生代表參與班級管理;甚至可以挑選成績差、相對調皮的學生(他們在學生中很可能有“威信”)參與班級管理,當然這部分學生教師要能夠有效駕馭,使他們各盡其能,按崗位需要分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避免成績好、表現好的學生產生驕氣、傲氣,另一方面也讓后進生增添自信心,同時深感肩負的重任,把老師的信任變為工作熱情,努力出色地工作,扎扎實實地學習。這樣,不僅自己成績有新起色,而且對一批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使每個學生情緒飽滿,積極配合地投入各項工作,班集體逐步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
3.課堂提問優秀后進搭配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提問是否講究方法策略,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和興趣。在科任教師會上,班主任應該特別提出,希望科任教師上課多鼓勵學習基礎差、膽子小的學生發言。那些學習基礎差、膽小的學生,老師提問沒有勇氣舉手,即或舉手被老師點起來,由于膽小緊張加上知識不熟練,回答時結結巴巴,師生聽起來都不會愉快。但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體學生,絕不能忘記這部分學生。用同一問題提問,對較差的學生應想方法降低提問難度,耐心地采取不同角度多加提問,并且細心地聽取回答,掌握其問答間的欠缺,直至弄懂弄通。
4.表揚批評多層次搭配
每逢周末小結、開班會、家長會等,少不了表揚與批評。表揚與批評搭配得當,對班集體有新的鼓勵作用。表揚——肯定成績,既表揚為班集體作出突出貢獻、爭得榮譽的學生,也夸獎默默無聞當助手、為班集體出謀劃策搞協助的學生。教師要盡可能地收集、整理一段時間來學生的突出表現、進步,特別是后進生的點滴進步,予以表揚、鼓勵。批評——實話實說,一般針對現象,不直接針對個人,有公開講也必須有個別交談的。
二、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在分組合作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為個性差異是影響學習的恒定因素,它比學生的性別、學習成績的差異的影響更為重要。將學生分組,應該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
原則。
1.組間同質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將其編成若干個同等層次的合作小組,使學生對同類問題的探究在方式方法上相近,避免出現大起伏,對探究目標具有共同的趨向。這樣可以保證組間的交流、互動、比較、對照和評估的相對均衡性,不至于出現“貧富”懸殊加劇的尷尬,加深對問題的認識。也實現了將個人的競爭轉化為小組競爭,有助于培養合作精神和因材施教,使個體得到充分發展。
2.組內異質
將不同個性的學生編入同一個合作小組,如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同組,愛作“小權威”的與有懷疑精神的同組,思維縝密的與思維跨越大的同組,守紀律的和不守紀律的同組,優秀的和不優秀的同組,這樣編組的不僅增強了彼此合作的必要性,還讓小組成員之間易建立彼此的信任感,更促進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除加強師生的交流共同,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外,更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地探索新知,獲取方法,獲得學習體驗,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主體發展的不竭源泉。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它需要教師的全身心投入,這絕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當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份甜蜜的事業,協助教師也要參與班級管理。只要老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注重調查,深入實際,在各項活動中盡可能把各種學生搭配安排得合情合理,調整好班風、學風,讓學生動起來,就能使優等生奮發向上,迅速成長,使學困生素質不斷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結構改革就會順風順水。
(作者單位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通灘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