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遠
溫州眼鏡行業外貿人才需求調研與高職外貿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
●王星遠
文章以溫州眼鏡行業為研究對象,深入調研溫州眼鏡外貿行業人才需求情況,并將外貿崗位需求與高職外貿類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聯系起來,有效解決外貿企業用人難的問題,為眼鏡外貿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意見。
眼鏡外貿 人才需求 職業能力 高職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溫州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小商品出口市場之一,溫州的眼鏡行業,作為溫州的名牌行業正在經歷又一個黃金時期。在中國加入W TO的背景下,溫州眼鏡外貿行業正從分散走向集中,從家庭小作坊經營方式走向規模化經營,對外貿易繼續擴大,外向型經濟有所改善。隨著溫州眼鏡行業外貿準入門檻的大幅降低,溫州眼鏡行業對外貿人才需求趨旺,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日漸提高,培養高層次外貿人才成為當務之急。自從2012年9月起,筆者一直在溫州市舒泊萊實業有限公司外貿業務部任兼職業務顧問,通過對該公司的調研和了解,發現溫州市舒泊萊實業有限公司外貿業務部最主要的問題是人才瓶頸問題:外貿業務高級管理人才流動性大,成本高;業務能力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外貿業務員缺乏;招聘成本低、適合業務員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困難。一方面企業人才需求量大,一方面應屆畢業生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兩者的矛盾引起了筆者的思考。
2008年因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增長率略有下降。溫州眼鏡產品出口總值5.7131億美元,占全國眼鏡出口值的40%,占浙江眼鏡出口值的81%,同比增長10.9%,產品80%以上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太陽鏡出口量占世界市場份額的40%。2009年出口總額達5.23億美元,增幅為-6.3%,首次出現負增長。溫州眼鏡產品在2010年出口達到6.36億美元,占世界眼鏡產品總出口額的4.7%。2011年,溫州眼鏡產品出口出現增速緩慢,出口額達到7.6億美元,占世界眼鏡產品總出口額的5.9%。2012年溫州眼鏡出口為7.55億美元,比上年略有下降。由此可見,溫州的眼鏡外貿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遭遇了瓶頸。眼鏡行業除了適時調整經營戰略,促進產業升級外,還要積極培養外貿專業人才,以滿足外貿發展需求。從溫州人才網招聘的職位需求看,眼鏡外貿人才需求量達60%以上,特別是具有外貿進出口權的生產企業和流通公司,對外貿人才求賢若渴,但貿易人才倉儲不足,高層次的對外貿易人才嚴重缺乏。通過對溫州30余家眼鏡外貿公司的調查研究,筆者總結造成溫州眼鏡外貿企業人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現在一些學校外貿類專業教育的知識與實際脫鉤,亟待更新,培養出的只是外貿專業畢業生,不是外貿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是許多外貿人才集中在原來有外貿出口權的企業,人才流動還不暢通。而溫州外向型企業以每天2家的速度遞增,可見培養一線應用型外貿人才十分必要。
鑒于溫州目前眼鏡外貿行業人才現狀,溫州高職院校對外貿人才的培養應遵循以下幾個途徑:
1.全面了解溫州外貿行業現狀,確定就業目標的國際貿易等專業學生要努力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貼近就業崗位的專業與能力要求。
2.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過硬的外語水平和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由于目前英語等級證書還是進入外貿行業的一個敲門磚,所以學校要重視國貿等相關專業學生的英語等級考試,爭取英語等級通過率在90%以上。
3.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口才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吃苦耐勞、上進拼搏、虛心學習、敢于創業、思維敏捷、交流流利、反應迅速的外貿人才。
4.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與動手操作能力,熟悉各類辦公軟件如WORDEXCELPPT等應用,能熟練運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
5.擁有外貿從業資格證書。鼓勵學生參加全國外銷員資格考試、國際商務單證員資格考試、報檢員考試和報關員等相關從業資格考試,為以后就業多拿一塊敲門磚。
6.引導學生走出校園,參加相關崗位的社會實習實踐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工作實習,積累行業工作經驗,為以后就業打下基礎。
隨著我國高職外貿類專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高職外貿類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問題。很多學者也進行大量的研究,不僅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夠結合中國高職外貿類教育的實際情況,提出改革的思路以及相應的措施,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體系建設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對最根本問題的研究,即高職外貿類專業到底應該沿著怎樣的路線去改革才能真正達到學生、教師、企業、社會滿意的效果。本課題是基于溫州眼鏡行業外貿人才需求調研,進一步探討高職外貿類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問題。將企業的需求與學生的教育問題相結合,有一定的時效性。
1.開發基于職業崗位需求的校企合作動態外貿類課程體系(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進行在校學生或企業員工的需求分析。對目標崗位對語言技能的要求以及課程參與者(包括在校學生或企業員工)目前的語言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數據收集的方式包括問卷調查表、語言能力測試和管理人員、專家訪談等。通過對相關專業員工的問卷調查和語言能力測試,能更好地了解他們在工作崗位上運用英語的情況以及目前員工的語言基本技能水平。這些數據是課程開發及教材選取的依據。通過與管理人員、專家的訪談,能夠收集待定工作崗位對員工英語交際能力的要求,這些數據也可以作為職業崗位需求分析的主要根據之一。
2.專注外貿類動態課程體系的設計(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確定基于需求分析的課程目標。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企業的期望值和目標崗位的具體要求、學習者現有的語言技能水平,過去的學習經歷以及目前的學習態度等主觀因素、教學模式、師資隊伍狀況等。課程目標既有具體的可操作性,又有動態的可變化性,當以上因素發生變化時,課程目標也要進行相應變化和調整。
選取靈活多樣的“活頁式”教材。教材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現有的教材、改編的教材和自編的教材。現有的商務英語教材主要適用于英語基礎技能的培訓;改編的商務英語教材主要是根據崗位的目標要求進行修改和補充;自編教材的主要內容是進行與特定崗位需求相關的職業英語技能的訓練。“活頁教材”的編寫要充分考慮課程參與者的職業英語技能水平的高低,在課程體系發生變化時可以及時增減教材內容。
建立動態課程監控機制。課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要設立一種動態監控機制,即商務英語教師或相關的學校管理人員應該主動和企業人員定期溝通,及時了解崗位需求和學習者學習需求的變化,收集包括相關行業動態,學生定期反饋、學生測試結果,并同時對課程體系做出相應調整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授課周期以及考核體系等,避免重復性的培養人才,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3.探索適合職業崗位需求的行為導向教學模式(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行為導向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行為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關注認識目標的實現、同時強調情感目標、行為目標的實現,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模擬公司”法是典型的行為導向教學法。在商務英語課上,采用成立模擬公司的形式,學生可以模擬建立公司,并根據公司的不同特點,進行人才招聘、產品設計、宣傳促銷、貿易談判、公關接待、報關運輸等業務環節的模擬活動。在模擬過程中,按照現實經濟活動中通行的做法設計和運作所設計的票據、賬冊和操作方式,使學生在其中模擬常見的業務操作過程,了解和弄清各個環節之間的聯系,而又不必承擔任何經濟風險。通過模擬公司的方法,學生不僅將商務英語專業各門課上學到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更重要的是能在模擬過程中鍛煉業務運作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溝通演示、分析解決問題等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能力。行為導向教學模式其它常用的教學方法還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等,都是培養和提高商務英語學生職業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商務英語專業及其課程的特點,在商務英語、外貿函電、國際貿易、商務談判等課程中均適合合理使用這些方法。
4.構建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外貿類專業評價體系(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1)項目化評價方式。教師通過設計具體的職業活動來考核學生在職場中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將職場中各個情景的英語對話設計成一個項目,學生完成各個項目的表現作為評價的結果。這里不僅包括職業能力培養的評價,還包括語言知識功底的評價。項目化評價方式體現建構主義評價強調的形成性評價的特點,兼顧了語言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和職業能力素養的培育,也是課題組推薦的評價方式之一。(2)以證促學的評價方式。商務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之一,其專業性強,英語要求較高,因此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考核可以尋求多樣的類型,例如以證代考。劍橋商務英語證書的內容與要求非常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可以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就業優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3)動態發展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在關注學生學業的同時,更多關注學生自我意識,情感態度的變化發展以及學生再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學生平時學習態度不積極,但是通過社會實踐之后,學習英語的熱情突然高漲,這就要求教師用動態發展的評價方式區別看待學生,并客觀的評價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總之,高職院校在外貿人才的培養模式上應以構建理論課程體系、實踐課程體系和素質拓展課程體系為一體的三維一體培養模式,設置柔性化專業方向模塊,培養學生較強的商業觀念和經營能力,以外貿企業工作崗位實際需求為培養目標,積極引導學生貼近外貿崗位實際需求。
[1] 王星遠.崗位需求與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3(5)
[2] 尋舸.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12):262.
[3] 孫華平,咸越,劉風芹.浙江省外貿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7(8):304.
[4] 易東,陳紅艷.淺論外貿高職院校對外貿事業的智力支持[J].經濟師,2008,(2): 142-143.
(作者單位: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3)
(責編:李雪)
G714
A
1004-4914(2014)03-156-02
浙江省教育廳2013年度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溫州眼鏡行業外貿人才需求調研與高職外貿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研究》(FW 20131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