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文
建筑CAD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屬于建筑工程領域的一門專業課程。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會逐漸下降,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達不到最佳的效果。文章分析了目前高等職業院校在建筑CAD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將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于本課程的設想。文章還分析了為確保行動導向教學法實施,需要注意編寫配套的教材、配備相應的教學設施與環境。
建筑CAD實訓行動導向教學建筑CAD課程的主要內容是采用AutoCAD軟件繪制建筑工程圖紙,該課程的學習綜合了工程制圖與識圖、建筑構造、AutoCAD繪圖軟件、天正軟件,以及其他專業課程中的部分內容,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課程。
行動導向教學法源于德國,這個方法的本意是“要以學習領域為基本原則組織與職業相關的教學內容”,引進我國后就演變成為“行動導向”這樣一個詞語。采用行動導向教學過程就必須打破傳統的體系式學科教學,這主要是由于該方法是強調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實現能力與素質提高,完成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的目標。
一、建筑CAD課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主體不明確
傳統的教學中,建筑CAD課程的上課通常是在計算機機房進行,教師先進行講解、演示繪圖過程和原理,然后學生進行模仿操作。實際上是按照教師的操作進行簡單的重復。這樣,學生的思維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學習屬于被動式的學習,缺乏積極主動的思考和動手實踐。
(二)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不符
建筑CAD課程是對工程圖形的繪制,要求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繪制各種工程圖紙,并加強學生對工程識圖能力的培養,該課程是對建筑工程專業課程的一次總結。但傳統的建筑CAD課程過多地注重了AutoCAD基本繪圖的教學,而工程圖紙的繪制內容較少,以至于學生在參加工作后,還一直對工程圖紙不熟悉,不能繪制工程圖紙。
二、建筑CAD課程行動導向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策略的設計主要是以項目為載體,將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結合使用。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將整個課程分為9個項目,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都圍繞這9個項目進行。教學過程流程如下:
(一)導入過程
根據開展項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主要有具體案例導入、復習舊知識導入、問題方式導入等。
(二)新知識的學習
新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每次項目任務涉及到新知識點的時候,需要教師結合提問、引導等方式啟發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教師對知識的講授要使學生盡量自我主動思考、獲取,盡量避免直接給出答案、結論。對于思維活躍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在解答學生問題的同時啟發他們提出更新穎的問題,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三)布置任務
項目涵蓋的內容量都很大,一般需要分成若干詳細任務。在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定的學習后,給學生小組發放項目任務書,在小組內由組長進行組織協調。教師要明確任務書填寫的注意事項,以及組長組織實施的相關事項。
(四)小組活動
開展小組活動,教師可以通過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張貼板法等。活動中圍繞完成任務這一中心進行,具體小組活動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過程:
1.資訊。組長接受任務書,與組員分析任務,確定任務中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以及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目標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這一階段教師進行巡視并進行輔助指導。
2.計劃。小組討論任務完成方案,確定完成任務所需專業知識、具體完成步驟。
教師進行巡視,觀察各個組的開展情況,并對速度慢的組進行指導。
3.決策。小組確定繪圖方案,組長組織組內成員進行分工、協作,提出多種方案。通過討論決策,成員確定最優繪圖方案。教師檢查各個工作小組的實施方案,觀察學生組員的行為表現,并給予適當的幫助。
4.實施階段。小組開始完成繪圖任務。組員可以按照指定后的不同方案進行繪圖,并記錄步驟。繪圖過程中有疑難的知識點,首先組長組織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可以進行輔助引導使學生獲取答案。
5.檢查。小組檢查任務圖形以及繪制過程,并比較方案間的優缺點,針對錯誤要及時糾正。填寫檢查結果、和問題分析、解決方案。
6.評價。小組匯報任務完成過程中的各方面情況。由組長陳述或由小組選拔代表進行陳述,陳述繪圖過程的步驟、出現的問題、解決方案。教師對各個小組的陳述進行提問,并對大家都遇到的問題進行組織討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陳述后,教師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行為表現進行評價,對不足進行點評。
(五)課堂總結
教師總結本次任務執行情況,歸納本次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并對難點、易錯點進行強調,且布置下次課的內容。
三、實施行動導向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有配套的教材
建筑CAD課程的教授,必須有適合的教學內容。教材提供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和任務實施的主要來源。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材往往注重AutoCAD軟件的教授,不注重工程圖紙的繪制,在教材中出現的工程圖形很少。這樣的教材不能體現出為了工程應用培養學生技能、知識的目的,所以必須有相配套的教材。
(二)有相對應的教學設施與教學環境
實際操作性強的課程一般都需要一體化課堂。建筑CAD課程的教授都是在計算機機房內進行,除了計算機以外,還需要其他輔助設備,像多媒體設備、教師控制主機等。這些可聽媒體、可視媒體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三)教師要有行動導向教學的理論基礎
目前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已經很完善了,它的出現是在德國經過了長期的實踐得出的成果。如果應用到我們國家的高職院校,首先需要的是對教師進行培訓,學習這一理論的精華。整個理論的實施從方案制定、學生分析、教材選取、目標制定等都是需要精心準備的,不能一蹴而就。尤其在執行過程中,教師如果組織不好,在教師過程中所能取得的成果可能還不如傳統教學。
(四)教師要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的特點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雖然是一個先進的教學理念,但是我們在應用的時候也不能盲目執行。對于所教授的學生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其特點。我國的學生都已經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習了十多年,進入高職院校突然開始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肯定在執行過程中有很多困難。教師要充分分析所教授學生的特點,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特點、認知能力和學習風格等。
參考文獻:
[1]加涅.教學設計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陳偉國.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8.
[3]劉邦祥.“行動導向教學”原則下的教師職業能力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8,(9).
[4]霍大勇,王興舉,姜棣.模擬教學法在高職實訓教學中的運用[J].武漢船舶技術學院學報,200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