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月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突發事件的頻繁發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敲響了警鐘。作為高校突發事件應對中的“軟武器”,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發事件中發揮著重要功能。本文深入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發事件中的預測、教育、協調、導向、穩定和升華功能,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突發事件;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黨的政治任務的中心環節。在過去的革命戰爭年代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從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仍然需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這是毫無疑問的。”[1]思想政治教育是經濟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在高校突發事件的不同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有著特殊的優勢和特定的功能。
預測功能。從形式上來看,高校突發事件是突然發生、難以預料的,具有偶然性。“在表面上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這種偶然性始終受內部的隱蔽著的規律支配的,而問題只是在于發現這些規律。”[2]高校突發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潛在的矛盾不斷積聚,從量的累積到質的改變的必然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所以只要細心觀察事物中所潛在的矛盾,突發事件是可以預測的。
在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中,有些自然災害無法預測,思想政治教育對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所做的預測工作就是:研究大學生在遇到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時的思想變化規律,制定和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內容,提高應對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成效,把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在其他類高校突發事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溝通、調查等形式獲取相關信息,并發揮其前瞻性對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和思想信息思想趨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可能導致高校突發事件的可預見因素,預測到可能發生的后果,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科學的防止高校突發事件爆發的可能性。
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確立人才成長的正確政治方向,對其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提升和豐富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自然的發展與變遷中,難免會給人類帶來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在處于轉型期的中國,一些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積聚引發突發事件是難以避免的,針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前,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時刻警惕突發事件的發生,做到有備而無患,有利于突發事件的解決。在突發事件發生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教育大學生勇敢的、正確的面對高校突發事件。雖然有些高校突發事件是可以預測的,但是有些突發事件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我們應該勇敢、正確的面對突發事件,并爭取將損失降到最小。這就需要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挫折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使他們面對高校突發事件時能夠具有心理承受能力,發揚民族精神,吃苦耐勞、勇敢面對、團結合作、有理想有信念,共度難關,戰勝各類突發事件。
協調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情緒和心理調節。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通常會給大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和財產上的損失,給大學生的心理帶來重大打擊。對于人生經歷尚淺的大學生來說,高校突發事件難免會給他們帶來情緒上的波動和心理上的反常。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發揮其溝通協調功能,幫助調節情緒,給予心理調適和心理支持,使大學生能夠用積極、正確的心態面對突發事件。其次是協調利益引發的人際關系。“思想政治工作能夠協調人們對于自身利益以及與他人利益關系的認識,避免造成思想認識上夸大和助長利益的矛盾,避免利益矛盾帶來非理性沖突。”[3]在日常生活中,個體之間存在的利益差異會引發人與人之間的潛在矛盾,這種矛盾的長期累積會引發突發事件,并在突發事件中無限放大,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人們正確的價值觀和利益觀,正確看待利益差異,協調人們因為利益糾紛而引起的不良人際關系。最后是協調資源。高校突發事件發生后需要人們迅速反應,恢復正常的校園秩序,這就需要對人和物進行有效的資源協調,動員全校師生將分散是資源整合起來,協調各部門的任務和職責并進行有序的分配,通過宣傳統一師生的思想認識,進而使人們團結在一起,盡快恢復正常的校園秩序。
導向功能。在應對高校突發事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思想導向和行為導向方面。在思想導向方面,由于高校突發事件的發生突然,破壞性大,常常使人們感到措手不及,導致大學生心理上的波動和對突發事件的錯誤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導向,主要是培養大學生的危機意識,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突發事件,宣傳貫徹的黨的方針政策,調整大學生看待突發事件的角度,消除大學生的恐慌心理,增強大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責任意識。在行為導向方面,高校具有明顯的群體性特征,個人的行為會影響群體的行為。高校突發事件發生時,個別大學生會出現不理智行為和過激行為,形成錯誤的輿論并傳播開來,由于一些大學生具有盲目性和從眾心理,導致個體行為引發的群體行為。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規范大學生的日常行為標準,防止大學生聽信謠言和從眾的錯誤行為,對高校突發事件具有良好的行為導向作用。
維護校園穩定的功能。高校師生是全社會關系的敏感群體,高校突發事件會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高校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穩定,所以,高校發展的重中之重莫過于“穩定”二字。“突發性事件發生后,由于外部環境和社會群體心理狀態的動蕩,容易使人們產生從眾或集群行為進而產生更大的破壞力,并有可能引發更大的社會混亂。”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發事件中的維護穩定功能貫穿始終。在突發事件發生前,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對高校師生培養危機意識及價值觀念的正確引導等,化解潛在的矛盾和危機,確保高校師生擁有健康的心態,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起到了維護穩定的功能。高校突發事件發生時,會給大學生帶來恐慌心里和情緒上的波動,這時大學生容易聽信謠言,出現從眾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宣傳,說明真實情況,宣傳政策方針,引導高校師生正確認識突發事件,防止他們聽信謠言,并通過心理幫助增強高校師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穩定情緒,保證在突發事件中人心穩定。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溝通等方式對高校師生進行心理安撫和心理調適,幫助他們走出突發事件的陰影,防止突發事件的惡性循環,維護高校的長期穩定。
升華功能。恩格斯說:“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升華功能是指突發事件發生后,人們能夠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對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教訓進行提煉和總結,總結出人民群眾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所體現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質,并將這種精神和品質升華為促進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中華民族在應對各種災害和外來侵襲中,形成了團結、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并世代傳習。而應對高校突發事件正是需要我們發揚這種團結、勇敢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在高校突發事件的應對和解決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揚和升華。同時,在應對高校突發事件的實踐中,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教育,并在應對經驗中不斷提煉和深化優秀思想品格,進而內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在每一次的突發事件發生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們要在反思和總結中升華,在提煉和反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應對高校突發事件的內容和方法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陳萬柏,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9 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7 頁
[3]劉建軍:思想政治工作應對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的對策性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 年第 9 期
[4]汪士:論突發事件與思想政治教育[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年第 3 期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 人民出版社(第 2 版),第 149 頁。
[注釋]
[1]陳萬柏,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9 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7 頁
[3]劉建軍:思想政治工作應對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的對策性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 年第 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