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剛接觸計算的低年級階段,計算教學尤為重要,即便是進入中高年級,數學和各個領域基本都離不開計算。因此,我們教師要努力創造成才條件,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數學是人們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這對其進一步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筆算在小學數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學數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筆算是數學知識的入門,也是最容易把握的一個內容,而在整個小學階段,筆算中的計算錯誤卻在所難免。而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學生們往往會一點就以為全會了,甚至才剛剛掌握了筆算的方法,就開始口算,這樣易導致計算出錯,嚴重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而這部分學生往往還不夠重視自己的這種錯誤,以為是自己粗心,沒什么大不了的,實際上這樣的不良習慣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計算在生活中使用最廣泛。良好的計算能力更是學生今后生活、學習中必不可能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作為我們一線數學教師來說,從小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從學生一開始接觸數學就讓他們知道: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將來的學習的效果。學計算僅僅是為做計算題,后面的解決實際問題、推理、公式的推導等其實都離不開計算,而且計算能力的提高,同時對學生的其他能力如克服困難的能力等也有促進作用。因此,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顯得相當重要。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發現: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表內乘法的計算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在做計算時出錯的原因普遍是輕視、審題不清等,并不是方法問題;(2)學生在做進位加法時經常進位出現錯誤,忘了進位或加錯。我們經常說學生“怎么粗心了”,其實“粗心”大多是由學生感知、注意、思維、記憶、情感等因素造成的。(3)基礎知識不扎實,有些學生對于簡單的20以內的加減法不熟練,表內乘法出現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錯誤。(4)對題意不理解。學生不理解隱含在計算過程中的基本原理,只會簡單模仿是學生犯錯誤的主要原因。(5)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歡動筆打草稿、驗算而造成計算率的不正確。(6)用乘法口訣算題時出現錯誤,原因是對乘法的意義理解不透徹,口訣記的不扎實、運用不靈活,造成了用乘法計算時出現錯誤。
以上幾點是筆者在工作中最常見的幾個方面,如不改正,等到不良習慣形成后再改,難度就非常大,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加強基本口算技能的訓練。低年級的學生20以內的加減法必須要多練,要能做到熟練掌握。
(2)書寫端莊,字跡工整。數學教學中書寫其實比語文更重要。因為一個數字書寫不工整,看錯了,那將導致整個題目的錯誤。因此,書寫一定要工整,格式一定要規范,不能因為書寫問題導致計算出錯。
(3)多讀題,細讀題。要求學生讀題時用筆尖指著題目,一個字不要放過。同時要看清每一個數據和符號,特別是關鍵性的詞,要用鉛筆圈出來。
(4)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計算是枯燥的,幾乎沒有哪個學生天生就對計算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盡量把枯燥的計算與有趣的活動結合起來,如用分組游戲、單項競賽(開火車)等方式訓練。班級中還可以定期開展計算能力大比拼,排出計算能力最強的前十佳、進步最大的前十佳等。
(5)算卡片進教室。教師自制口算卡片,方便教學上循環使用。
(6)鞏固乘法口訣巧背的訓練。
(7)口算、筆算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說出口算的方法、筆算的方法,并注意計算的順序和進位的方法等。
(8)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書寫格式,要求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其次,筆算時要求認真演算。每位學生都必須有專門的“豎式驗算本”,在驗算時,數字與數字之間要保留一定的間距,數位要對齊。最后,做完題后要養成細心檢驗的習慣。學生要把檢驗當成是做計算題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看看題目抄錯了沒有,計算過程是否正確,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發現問題后及時糾正。
總之,學生的良好的計算能力相當重要,是需要經過長期練習才能形成的。作為教師,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計算的方法,更要注重對學生計算習慣和計算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做到不斷思考、不斷探索,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與目前新課標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等結合起來,避免計算的單一性、枯燥性。這樣,學生計算能力才會不斷提高,才會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泰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