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加年 周浩
摘 要:現在的初中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不僅是文質兼美的佳作,而且散發著傳統文化氣息。初中學生是祖國發展和民族興旺的主力軍。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初中語文時對傳統文化感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是廣大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分析和思考的問題。從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談談拙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滲透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由于社會的發展和外來因素的影響,一些傳統文化斷層現象開始顯現:當今的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掌握得非常少,古文化知識匱乏,缺少傳統美德的熏陶等。筆者認為,學科滲透是提高初中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呢?
一、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水平的主陣地,也是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好“戰場”。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既能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又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
1.在課前培養學生古典文學學習的熱情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古典文學是非常難的,多數學生都對此產生畏懼心理。我主要是以課本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基礎,根據自己長期積累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挖掘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學習古典文學的熱情。
比如,在課前活動的過程中,筆者主要是從課前活動中來培養學生學習古典文學的興趣。活動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將自己喜歡的古典文學作品說出來,此時的氣氛非常活躍,有的學生說《紅樓夢》是值得反復閱讀和學習的作品,因為里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心理活動描寫都刻畫得非常深刻,還有里面的愛情故事寫得有些唯美、有些凄涼。有的學生聽其他同學贊揚《紅樓夢》寫得好,于是就拿起書,津津有味地欣賞起來,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越發濃烈。
2.課堂上引導學生品讀和鑒賞古詩詞
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古詩詞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感情。在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品讀和鑒賞,這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比如,學生在學習《使至塞上》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寫這首詩的意境美,詩中不僅有優美的圖畫,而且還有色彩,學生還可以從“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中體會這種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
3.由課堂向課外延伸
例如,由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由教學《香菱學詩》引導學生閱讀《紅樓夢》,由教學《小圣施威降大圣》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由教學《楊修之死》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等等。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領會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鼓勵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我們所學習的每一首詩都賦予了作者濃厚的思想感情,古人常常運用比較凝練的文字將豐富的情感和意境體現出來,讓人回味無窮。
當學生學習唐詩宋詞時,學生熟練地將詩詞背誦下來,并不是學生學習的目的,學生的學習是無止境的,在學習時要深刻理解作者當時寫詩詞的年代背景以及當時的心情,只有學生讀懂作者的心思和所寄予的思想情感,才能與作者達成思想共鳴。
另外,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悟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就要鼓勵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大膽想象,鼓勵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然后激發學生做詩的想象力,當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做詩,可以鼓勵學生運用現代的語言來做詩,然后加上學生的想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熱愛傳統文化,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三、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開展課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能讓學生熱愛我國的傳統文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1.舉行講座,開闊學生的傳統文化視野
例如,利用多媒體播放于丹講《論語》、錢文忠講《三字經》、蔡禮旭講《弟子規》,本校教師開展《毛澤東詩詞探究》講座等。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增強課外閱讀能力,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2.舉行詩詞名篇誦讀比賽
開展唐詩宋詞等經典名篇誦讀比賽,能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從中領悟生活的真諦,樹立人生理想,明確對社會的責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廣大青少年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幫其樹立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其方法有很多。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弘揚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使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能夠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對于廣大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應該擔負起歷史使命,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以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元媛.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J].蘇州大學,2012(07).
[2]徐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3(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沭陽縣顏集初級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