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建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再是滿堂灌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向探究式教學模式、自主式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模式以及發現式教學模式等進行轉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將新的教學模式實施到課堂當中,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基礎工作。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究式;自主式
長久以來,我們的學生一直處在被動地學習過程中,自主性和主體性根本得不到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新的教學模式滲透到課堂當中,以促使學生獲得和諧、全面的發展。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實施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新課程以來廣泛被教師應用到課堂當中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堅持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原則,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
例如,在教學《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時,為了讓學生掌握等差數列前項和公式的推導和應用,在授課的時候,我采取了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①1+2+3+…+100=?②1+2+3…+(n-1)+n=?③a1+a2+a3+…+an-1+an=?({an}是等差數列)三個問題是遞進關系,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這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對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高效實施以及高效課堂的實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式教學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實施
自主式教學模式的流程一般是學生自主學習—帶著問題上課—糾正鞏固。從整個過程我們不難看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者。例如,在教學《圓與圓的方程》時,考慮到學生通過已經學過直線與直線的方程,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選擇了自主式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并引導學生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標記出來,之后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并通過學習對自己之前一些錯誤的理解進行糾正,以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總之,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模式應該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采用恰當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在教師打造的高效課堂中獲得綜合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平海軍,王永元.試論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轉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作者單位 陜西省彬縣范公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