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英
【摘要】《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機械類技工學校的一門技術基礎課,作為技校生必須首先學好這門課程。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本學科特點實施教學,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關鍵詞】技校學生 專業基礎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254-02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技工學校機械加工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的是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性能、用途及其與熱處理之間的關系和變化規律[1, 2]。材料的成分與組織決定性能,而性能決定用途,通過熱處理可改變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從而達到改變性能、用途的目的。掌握了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和性能的變化規律,就可以將理論應用于生產實踐,在生產中做到合理選材,合理安排熱處理工藝,正確制定工件加工工藝的路線及方法,從而獲得滿足加工精度、表面質量和性能要求的優良工件。但是本課程的特點是內容繁雜抽象,而且概念多、術語多、牌號多、難理解、難記憶,對于學習基礎欠佳,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理論學習缺乏興趣的技校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針對學生現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好這門抽象但又與生產實踐緊密相聯的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讓學生們學到專業基礎知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強調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首先,談古論今,上好第一節課。第一印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首因效應[3],專業課老師與學生的第一次接觸,要重視專業課的入門教學。在課程的緒論部分,要生動講述該學科的產生、發展、應用及其影響,激起學習者的學習熱情,誘導學生探索專業奧秘的欲望,教學中要能給學生驚喜、新奇、實際之感。專業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多聯系生產生活中的事例。例如,我上緒論課時,先介紹本專業有關情況,說明本課程的重要性及學習本課程的必要性,明確地位;然后解釋“金屬材料”的概念及其分類,巧妙地引入本課的基本內容,通過列舉身邊所用到的各種金屬材料,以及有關熱處理工藝的知識,使學生感覺知識就在身邊,從而自然引出金屬材料、熱處理工藝在工、農、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的應用,彰顯金屬材料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趣味盎然地導入新課。所謂導入,關鍵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標和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教學活動方式[4]。新課的導入雖僅占幾分鐘時間或僅有幾句話,但它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和階段,它正如戲曲的引子,影視劇的“序幕”一樣,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撥動學生的心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學習鋼的表面熱處理這一節時,以“外焦里嫩”的油炸食品啟發學生思考,如何使同一種材料制作的零件具有“外焦里嫩”的特性,即零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零件的內里具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呢?鋼的表面熱處理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如此導入新課,既可以指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常識去學習,又可以激發他們學習熱處理原理的興趣,使枯燥的知識變得趣味橫溢。
再次,興致勃勃地組織參觀實習,增強感性認識。剛入學的學生對《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感性認識少,僅憑課堂教學難以達到效果。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計劃地組織學生下車間鍛煉,進企業參觀,多接觸各種金屬材料,了解金屬的切削加工,以及熱處理工藝的方法和熱處理工序的安排等,并適時提出問題,誘導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例如,在工廠參觀零件的整個加工工藝過程時,同學們會看到不同的零件不僅采用的熱處理方法不同,而且各種熱處理工序的安排也不一樣,這時我就向他們提出,在零件的加工路線中,為什么要將正火、退火安排在“粗加工”前,而“淬火、回火、滲碳、滲氮”處理必須放在“粗加工”之后呢?啟發學生初步了解熱處理的工序位置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不同,“粗加工”前是為改善切削加工性,而“粗加工”之后是為滿足零件的力學性能要求等。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扣人心弦地設置問題,培養濃厚興趣。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要在好學深思,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化和發展。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多思、勤思、善思的習慣,讓學生思維進入“生疑—質疑—釋疑”的良好循環過程。思考越深入,提出的問題越深刻,解釋后取得的效果越明顯。要使學生生疑,教師就要善于設疑,設疑的難度要適當,使得學生通過思考和學習能夠解疑,這樣才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和促動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鋼的熱處理時,可以提出問題:鐵匠在制造鑿子等工具時,為什么要先把胚料放到加熱爐中燒紅再打?不加熱行不行?鍛打以后,為什么要浸入水中?不浸行不行?浸水之后取出,放到爐中加熱,這又是為什么呢?這一連串的疑問,環環相扣,促使學生思維步步深入,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完成學習任務。
三、明確課程重點
從整個課程結構看,原理、工藝、材料為重點,其中工藝、材料為重中之重。原理部分主要包括結構、結晶理論、Fe-Fe3C相圖理論、熱處理原理,其重點是“兩圖”,即Fe-Fe3C相圖和共析鋼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圖。Fe-Fe3C相圖是研究鐵碳合金的理論基礎[5],共析鋼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圖,是研究熱處理的理論基礎。對于這“兩圖”要熟記、理解,并且真正能夠學會應用。工藝部分主要指熱處理工藝,這里重點是整體熱處理的四火[6](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局部熱處理的表面熱處理,要熟練掌握各種熱處理的工藝(加熱溫度、冷卻方式)、目的、組織、熱處理后的性能應用。材料部分包括碳鋼、合金鋼、鑄鐵、有色金屬及硬質合金,其重點是碳鋼、合金鋼、鑄鐵,要掌握各類材料的牌號、成分、一般施以的熱處理方法、性能及用途。
四、抓住課程主線
縱觀本課程內容,可以找出一條主線,即“成分—組織—性能—應用”,這條主線是本課程的綱,各種金屬材料之所以性能不同,主要是其內部組織結構不同。熱處理(指普通熱處理)是在不改變化學成分的前提下,通過改變組織來達到改變性能的目的,即“工藝—組織—性能”,這可看作是一條副線,可以說這條主線(及其副線)貫穿了整個課程。因此在講授時應抓住這條主線,并把它貫穿于每一章,每個工藝,每種材料,這樣網絡就清楚了。例如第二章由“結構—性能”貫穿,晶格類型不同,晶格常數不同,晶粒大小不同,內部缺陷種類的多少不同均會影響金屬的性能;第三章由“工藝—組織—性能”貫穿,第四章由“成分—組織—性能”貫穿,其中溫度的變化(工藝不同)對鐵碳合金的組織也有重大影響,這可由副線解釋;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金屬材料部分由“成分—組織—性能—應用”貫穿,第六章由“工藝—組織—性能—應用”貫穿。總之,本課程的大小問題均可由主線引導。
五、重在理解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是一門敘述性課程,比較抽象,因此應特別強調對問題的理解。這里應注意以下幾點:
1.對基本概念、名詞術語要搞清其物理本質,并充分利用教具、圖表等,組織學生腦、眼、耳并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之產生興趣,增強理解記憶效果。例如講 “固溶強化”,可先以純鋁及鋁合金的強度、硬度的差別為例,講清“固溶強化”在生產中的意義,然后從字面加以解釋,再通過看組織示意圖從本質上進一步解釋,學生就容易掌握了。2.對于一些重要規律要加以解釋,例如含碳量對鐵碳合金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淬火鋼回火時,回火溫度與力學性能的變化規律等。可通過組織的變化加以解釋,并與實際結合起來舉例說明。3.對于一些重要觀點要加以闡明。例如熱處理強化、合金化強化、細化晶粒強化均是強化金屬材料的重要手段,要通過生產中的實例加以闡明,并說明其各自的特點及應用。4.對于一些問題要進行綜合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技工學校培養學生的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除對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外,還應能夠將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綜合考慮。例如對45鋼要能利用Fe-Fe3C相圖理論分析平衡狀態下的室溫組織及其性能,又能利用熱處理知識對其施以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以進一步改善其性能,同時還能利用金屬材料知識說明其用途。
六、結合實踐
《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屬實用性科學,先要解決選材及工藝問題,在講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與各專業密切結合,對不同專業有不同側重。例如金屬結晶理論Fe-Fe3C相圖與鑄造焊接專業聯系緊密,各種碳鋼的牌號、成分、性能與車削加工效率的提高密切相關。金屬材料知識與機械制造各專業均有密切聯系,但也要有不同側重。如焊工側重普通碳素鋼;車工鉗工側重優質碳素鋼;鉗工工具多為碳素工具鋼、低合金結構鋼;而車工工具多為高速鋼、硬質合金等。總之對不同專業要有不同側重,不能用同一教案。 2.要能找到每個理論、每種材料、每個工藝在生產實際中的落腳點。《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的每個理論都與生產實際有密切聯系,每種材料都有特定的應用范圍,這些都要在講授中具體體現出來,通過生產中的實例加以說明。3.對于生產實際問題,要能從理論上分析,并能從理論上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例如鉗工在銼削鑄鐵件時硬度過高,難以銼削,要能從石墨化的理論上找到硬度過高的原因是白口所致,故可采用石墨化退火[7],消除白口降低硬度以便于切削加工。此外,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緊密聯系,將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車工在實習車削碳素鋼時會發現,車削低碳鋼時,斷屑難、粘屑,加工表面粗糙,加工性較差;車削中碳鋼時會產生不連續的切屑,被加工表面質量優于低碳鋼,加工性良好;車削高碳鋼時,切削力和刀具磨損比車削中碳鋼時要大,刀具耐用度低,加工性差。探究這種客觀現象原因的好奇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課堂理論講授對這一部分的學習,學生們可以比較好的掌握碳素鋼的切削加工性取決于含碳量,碳素鋼隨著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大,韌性降低。這種教學策略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姚桂玲.趣學趣教《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例談[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76.
[2]劉金明,劉國平.“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體系構建及教學方法優化[J].中國電力教育, 2013,273,(5).
[3]彭紅. 首因效應對高職課堂教學的影響及其對策[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 11,(1).
[4]尚曉艷,趙奎友.導入新課——大學英語課堂的興奮劑[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 29, (9).
[5]陳瑞均.探討《金屬材料與熱處理》中“鐵碳合金相圖”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 (7).
[6]孔建,徐海峰. 一種熱處理新工藝在9SiCr模具鋼中的應用研究[J].熱加工工藝 ,2013, 42, (16).
[7]馬文旭,毛磊,秦森.可鍛鑄鐵石墨化退火工藝的優化[J]. 熱處理, 2013, 2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