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鯡
【摘要】為有效配置金融資源,引導資金流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改善農村地區金融服務,2008年5月4日,銀監會與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從試點到運營,小貸公司發展迅速,然而,融資來源有限以及經營范圍偏窄等影響其良性循環發展。另外,貸款大額化、短期化、非農化等趨勢明顯,經營偏向問題不容忽視。本文以湖南郴州小貸公司為例,通過分析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以及存在的經營風險,研究提出促進小貸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小額貸款公司 經營風險 可持續發展
一、經營基本情況
截至2014年4月份,郴州市有小額貸款公司19家,其中市轄區9家,縣域10家,注冊資本總額14.3億元,共有從業人員304人,2014年1~4月共累計發放貸款395筆,金額達5.96億元,同比分別減少12.8%、9.83%,累計收回貸款428筆,金額達5.51億元,同比減少65.23%、8.62%。當前共有貸款余額13.32億元,同比增長62.05%,共實現貸款利息收入2151萬元,實現利潤總額7662萬元。
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法律性質定位模糊,發展方向有待明確
一是小額貸款公司從事的是金融業務,卻被定位為工商企業,這種定性上的模糊使小額貸款公司無法完全納入金融業的監管體系。二是小額貸款公司由地方政府金融證券辦、工商局、人民銀行、銀行監局、稅務局、財政局、公安局、審計局等多部門管理,多頭監管,易造成監管空虛化問題。三是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方向不明確,增資擴股、做大做強的政策風險較大。
(二)融資渠道狹窄,經營范圍受限,業務規模難以擴張
按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會聯合出臺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指導意見》規定,小額貸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不能高杠桿經營,主要依靠自有資金進行放貸。資金來源匱乏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張。
(三)稅負重,資本回報率偏低,經營困難
小額貸款公司目前本身從事的是資金融通的金融業務,并非生產經營類企業,但其稅賦卻是按照工商企業類別執行的,享受不到有關金融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其營業稅及附加按照5.5%的比例征收,而轄內的農村信用社及村鎮銀行則是按3%來征收。企業所得稅按照25%的比例全額征收,股東分紅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再加上教育附加稅、城建稅等,使稅負占到營業收入的近40%。
三、小額貸款公司經營風險分析
(一)信貸投放大額化趨勢明顯,存在風險隱患
一是大額單一客戶集中。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小微企業。據調查反映,為了降低成本,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投放傾向大額化、集中化,這與“小額、分散”的政策初衷存在較大差距。1~4月,小貸公司累計發放單筆200萬元以上的貸款7.63億元,占當前貸款總額的57.2%。二是大額貸款向特定行業集中。小額貸款公司新增貸款主要集中于類似于建筑及地產、采礦及有色金屬等高風險高利潤行業。截至4月末,郴州市小貸公司投放于以上高風險、高收益行業的貸款余額占其貸款總余額的比重達56.75%,而這些行業多數受國家政策、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較大,風險易于集中。
(二)信貸產品同商業銀行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競爭力
目前,不少小額貸款公司股東投資的長遠目標是寄望于小額貸款公司轉型為村鎮銀行,因此,小額貸款公司在信貸產品開發上都是簡單復制商業銀行模式,其客戶群體、業務產品與其他銀行機構同質化現象嚴重。由于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有限,而經營范圍受限,加之在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和稅收負擔等方面與銀行機構相比都處于劣勢,所以相比于商業銀行機構而言,其簡單復制商業銀行業務模式根本難以與其競爭,導致其經營策略同質化嚴重,缺乏競爭力,發展遠景有限。
(三)風險保障能力弱,經營風險較大
小額貸款公司風險保障能力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計提呆賬準備金標準低。根據《湖南省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及《湖南省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小額貸款公司應按全年貸款余額1%計提呆賬準備金。相比于商業銀行機構而言,這個標準是偏低的。按照銀監局相關規定,商業銀行機構除了按貸款余額的1%計提貸款損失準備外,還要計提專項損失準備金,計提標準為關注類2%、次級類25%、可疑類50%、損失類100%。二是小額貸款公司計提貸款損失準備不規范。受非金融企業身份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監管不嚴影響,小額貸款公司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的積極性不高,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未能覆蓋全部貸款風險,存在制度缺陷,導致小額貸款公司普遍存在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不規范現象。由于小貸公司信用及保證貸款比重高,一旦出現風險,計提的損失準備根本無法彌補實際損失,加之又沒有央行最后貸款人保障機制,一旦出現壞賬,面臨經營困難。
四、促進小貸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探索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其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探索發行小額貸款公司定向債。建議允許小額貸款公司以非公開方式發行和交易,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務契約。發行小貸公司債所籌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支持“三農”和1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二是探索成立小額再貸款公司。借鑒銀行業同業資金拆借等模式,建立小額貸款公司自己的同業拆借平臺。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增強其信貸投放實力
鼓勵小貸公司加強對涉農貸款的投放,如優惠營業稅稅率、減免企業所得稅等。引導其與前景好的農村項目進行對接,對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小貸公司給予政策支持。二是在提高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的基礎上,適當進行跨區域經營試點,放寬業務經營區域限定要求。
(三)鼓勵開展業務創新,形成錯位競爭優勢
嚴格按照現行監管要求,絕不觸及“非法吸存、發放高利貸、賬外經營、暴力催債”的底線,有效控制經營和信貸風險。轉變業務模式,發揮靈活、高效的優勢,與銀行業務錯位發展。可通過加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開展信用評級工作,爭取得到金融市場投資者的認可,與銀行開展業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