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府購買會計服務在加快構建服務型政府和健全公共財政體系的過程中,為順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完善政府管理和服務職能、促進會計服務行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文中堅持從近年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的現實情況說起,闡述政府購買會計服務在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會計服務市場調節等方面的必要性,來積極探求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的最優路徑。
【關鍵詞】政府購買 會計服務 現狀 必要性 路徑
政府購買會計服務是采購公共服務的重要形式之一。從2010~2014年,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注冊會計師業務指導目錄》內容逐年豐富,列入業務指導中與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相關的目錄不斷更新完善,體現出注冊會計師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而捕捉廣闊的施展空間,積極挖掘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應客觀地分析政府購買會計服務在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并明確其重要意義,努力探索有效路徑,促進政府和會計行業的雙贏。
一、現狀分析
(一)初始階段
政府向會計服務機構購買會計和審計服務,是公共財政管理和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年,“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等越來越多地納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等企業的業務規劃之中。隨著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恢復重建和不斷發展,并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取得顯著成績,日益凸顯出注冊會計師在服務經濟社會、提供專業化的會計和審計服務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國在現階段的政府采購活動中,“政府購買會計服務”還處于起始階段,還未見廣泛推廣、“遍地開花”的局面;在1990年后,開始嘗試在公共事業領域推行由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的服務來實現提供公共服務,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基本尚處于起始和探索階段,并沒有形成健全完善的制度化的保障機制。
(二)必然趨勢
在我國公共財政建設和改革不斷深化和推進的進程中,政府購買會計服務是構建現代服務型政府、提供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的一種新型的理財方式,是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處理政府與社會公眾關系的一種必然選擇,將促進政府由審計活動的“直接提供者”變為出資者、制度供給者和監管者,它將越來越多地成為我國公共財政改革和實踐的重要部分。2009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的通知》中,為加快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提出了優化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結構,拓展執業領域,改善執業環境,科學制定組織形式、治理機制和管理制度,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勝任能力等發展目標……積極向企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咨詢、并購重組、資信調查、專項審計、業績評價、司法鑒定、投資決策、政府購買服務等相關領域延伸。從2009年開始,政府購買會計服務日漸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我國在2010年10月28日通過的《社會保險法》中也規定,為加強對社會保險機構的監督,社會保險監督委員會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進行年度審計和專項審計。同時在近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迫切要求增強政府預決算的透明度的呼聲日漸高漲,這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意識的不斷加強。還有,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正在不斷發展,他們已經具備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較高能力。由此,政府購買會計服務已成為必要,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有益實踐
政府購買會計服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專業化會計和審計服務的實現形式,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市場購買行為而獲取優質專業的會計中介服務具有必然性。在近年,已經有過不少勇于實踐的案例。如2005年,成都市金牛區政府率先“吃螃蟹”,大膽將該區安置房部分配套工程及環境美化等二十幾個區政府投建項目,通過以“計件付費”的方式,交由8家審計中介服務機構去完成,積極探索轉變政府職能的有益嘗試。同樣,上海市在政府購買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專業化服務,就屬于“吃螃蟹”的先行先試者。上海市在2010年頒布的《關于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暫行辦法》指出,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經認可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這種積極把某些事務性管理和監督工作交由會計師事務所去完成,有利于規范機關單位的財務會計行為,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促進機關單位預算編制與執行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特別在“十二五”時期,還將持續加大政府購買會計和審計服務制度的力度。至2014年3月,已有廣東、江蘇、福建等11個省市自治區地方政府正在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購買會計服務,并積極制定和出臺政府購買審計服務的相關實施意見。
二、必要性分析
(一)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職能
在政府購買會計服務過程中,積極將審計和會計服務交給市場,政府的角色就從直接審計者和管理者轉變為服務出資者和制度制定者,它以出資購買者的角色歸位到審計服務中去,這體現了政府管理和服務角色的積極轉變,有利于更進一步簡政放權,有效避免對微觀事務的過多干涉,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優化對市場的管理和監督,更好地為購買會計服務的實施營造有益的制度環境和保證。而會計服務機構則以其提供客觀公正、真實詳盡、專業化的會計服務,使得政府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變化和趨勢。
(二)增強市場調節機制的運行成效
會計服務機構是重要的市場主體,同樣也適用市場調節的范圍。面對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購買會計服務將日益擴展,不再止于政府所屬單位的報表、經濟責任、清產核資、專項經費等項目審計,政府簡政放權勢必將更多的服務項目交由市場來完成。如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化審計服務、集約化的會計核算市場外包等,都是市場調節機制運行的有效方式。政府積極將審計和會計服務市場化,通過供求、價格、競爭、風險等市場要素來規劃或確定購買會計服務的形式和項目,既有效節約了社會公共資源,又能積極發揮政府的管理效能,還能密切會計服務行業與政府的關聯,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及時、準確、靈敏地捕捉市場信息,增強市場調節機制的運行實效,推動和促進會計服務行業統一的經營機制和規范的形成,都起到重要意義。
(三)培育和發展會計服務市場
政府購買會計服務持續拓展,對培育和發展會計服務市場是一個良好的機遇,將催生一個日益壯大的服務市場,會計服務機構面臨著寬廣的發展前景,提供的服務事項和領域也將不斷擴展。如,2009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的通知》,為加快促進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擴大市場服務需求,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等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將推動會計服務行業經營數據平臺的建立,并形成統一有效的經營規范。這將有利于提升會計服務行業的社會認可度,他們能更多更好地為了社會公益提供有價值的、專業性的服務,回報社會,履行社會責任。
三、路徑探索
為了加大政府購買注冊會計師服務的力度,進一步發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對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優化政府職能、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應努力探索購買服務的可行性路徑。
(一)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逐步擴大購買服務范圍
在政府購買會計服務進程中,政府部門應著眼于轉變管理和服務職能,明確公共服務的現實需求,采取積極主動的姿態,推動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持續加大對會計服務的購買力度,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政府購買會計中介機構的服務,應緊密結合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進程,明確公共服務和行政事業管理中的監督與評審事項,逐步拓寬政府購買會計業務服務范圍,通過規范的招投標的過程,科學選擇并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會計中介服務機構參與績效評價、會計人才培養、審計、專項督查、代理記賬和鑒證等服務。其次,針對政府相關法規政策的咨詢和研究,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為服務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等職能而購買的會計服務。事實上,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注冊會計師業務指導目錄(2014年)》中,就列有“第118條.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委托注冊會計師的其他專項審計”、“第123條.財政預算執行效率的跟蹤評價”、“第210條.國家審計委托注冊會計師承辦的審計業務”,以及鄉鎮部門審計、村級財務審計、財政科技經費審計、小金庫審計等服務事項,充分展示出注冊會計師為經濟社會發展所提供的不斷擴展會計與審計服務的“嶄新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注冊會計師為經濟信息審核、發揮審計特長、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等的重要作用。最后,應借助購買會計中介機構服務,發揮第三方績效評價作用。政府加大對會計專業服務的購買力度,利用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優勢、執業技能,指引并規范他們參與政府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重大民生項目等領域的會計服務,擴大會計事務所的服務領域和市場機遇。
(二)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提升和發揮審計服務功能
首先,積極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按照平等互利、公平自愿等市場規則,有效調節審計規范體系,規范執業行為,培育審計專業復合人才,不斷提升審計服務能力和內部管理水平,發揮注冊會計師審計作為民間審計應有的作用;其次,逐步探索實施注冊會計師審計示范試點和推廣,穩扎穩打加強示范試點建設,積極發揮其示范效應,并擴大使用公共財政性資金的機關單位的注冊會計師審計覆蓋面,注重提升和發揮審計鑒證和咨詢服務功能,有效拓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空間;其三,探索制定完整的可依據的針對政府購買服務的審計準則及操作細則,做到有規可依,在促進審計業務拓展、完善審計準則和法規的過程中,增強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的法律法規保障和專業技術支持;最后,應重視政府購買會計服務過程中的經驗總結,積極汲取國內外的有益嘗試和做法,為本地區實行政府購買會計服務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借鑒。
(三)完善事務性管理工作,創新激發會計服務市場價值
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過程中,社會事務性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方面,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人才培養工作、公共管理的服務設施(會計軟件)、會計師服務政府戰略咨詢等,都是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的主要內容。一是,探索實施各類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外包的有效形式,更好地為政府管理和會計人服務。如,國家廣泛實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無紙化,可以將考試相關的事務性工作外包給具有一定資質和能力的中介服務社會機構來負責組織、實施,而主管機關則主要發揮領導、管理、調控、督查的作用,同時又激發了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二是,優化與教育機構合作的途徑和方式,探索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如,為了更好地促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又能有效利用政府公共財政資金,還能充分激發高等院校具有專業化會計培養的優勢,更加彰顯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的價值。值得重視的是,會計服務的市場潛能還有待于不斷開發。特別是隨著社會管理創新發展、政府服務職能日益優化、市場規則更加開放透明,政府購買會計等公共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同時,服務供給市場也會帶來極大的拓展空間,日益凸顯其高漲的市場價值。這些購買、扶持的積極做法,都將惠及注冊會計師行業,有力地促進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增強行業市場競爭力。
四、結語
政府購買會計服務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以更大的熱情和干勁去努力摸索。我們要重視的是,政府部門要有主動推進的改革姿態,會計行業要注重提供服務的經驗和能力的培育,政府購買會計服務的市場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實現。只有做好這些,才能讓政府購買會計服務這一新形式體現出應有的會計服務效應,更好地促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的創新,整合社會力量推動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激發社會活力加快會計服務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浦劬,(美)薩拉蒙.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研究——中國與全球經驗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3.
[2]齊海麗.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的現實困境與未來趨勢[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06期.
作者簡介:韋信強(1973-),男,漢族,福建省屏南人,供職于福建省屏南縣社會勞動保險管理中心,會計師,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