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國內首例保險、信托、小額貸款三方合作案例,從合作模式、風控措施、合作成功原因和潛在風險及對策等方面分析信用保險在信托產品中的應用。此次合作是一種全新商業合作模式,將為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嶄新思路,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新的路徑。
【關鍵詞】信用保險 信托 風險
2014年8月21日,中航信托與宜信合作開發的《中航—宜信小額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信托計劃)系列產品與國壽財險正式合作。這意味著國內首例保險、信托、小額信貸三方合作正式啟動。筆者將通過本案例詳細分析信用保險在信托中的應用。
一、信用保險及其在中國開展情況
信用保險是以商品賒銷和信用放貸中的債務人的信用作為保險標的,在債務人未能如約履行債務清償而使債權人遭致損失時,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即債權人提供風險保障的一種保險。發展信用保險有不僅有利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健全和國內貿易市場發展,還有利于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和小微企業融資。
2012年,我國信用保險保費收入160億元,占GDP的0.03%,遠低于發達國家7%的水平。產險保費收入5522億元,信用保險占比2.9%。目前,我國基本形成了以出口信用保險為主體、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共同發展的格局。但信用保險供給動力不足,需求受到抑制,業務規模較小,整體發展水平落后。
二、合作模式分析
國壽財險、中航信托、宜信三方合作模式是,由宜信作為投保人,就中航信托發行的系列信托計劃向國壽財險投保信用保險,被保險人為中航信托。合作大體可以分為信托環節和保險環節。
(一)信托環節
信托計劃系列產品是由中航信托與宜信從2011年3月開始合作推出,被定義為“T2P”模式,是宜信在原有P2P模式上創新而來,由中航信托通過合作銀行及第三方支付機構向其審核通過的借款人客戶批量發放小額貸款。
這與宜信原先的P2P模式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此前,宜信先向借款人發放貸款,從而成為借款人的合法債權人;等到平臺兩端的出借人與借款人匹配成功,宜信再將其合法擁有的債權進行拆分組合后轉讓給出借人,促成出借人與借款人間的交易,完成“個人對個人”的交易模式。
(二)保險環節
保險合同成立后,信托計劃項下的借款人逾期未還款的,國壽財險將根據三方合作協議約定的條件和賠償限額,對借款人的違約本金進行賠付。信用保險措施與原有的“宜信連帶保障”、“優先/劣后級結構化設計”等增信措施配合,實現多重增信的效果,從而間接地保障優先級受益人的利益。
三、風控措施分析
(一)信托計劃
為降低投資風險,中航對信托計劃的信用風險、政策風險和操作風險等主動管控,并對項目進行增信,進一步提高了項目的安全性。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聘請宜信作為信托計劃的信用管理顧問,負責對借款人資質、信用等級等進行評審,將優質借款人提供給中航;貸款發放后至到期,宜信負責相關貸后管理工作。
第二,及時關注和研究小額信貸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進展,防范因信貸政策調整所帶來的風險。
第三,對宜信為本信托計劃提供的服務進行嚴格監督和管理。
第四,中航對信托計劃進行結構化設計,優先:劣后=10:1。同時宜信對信托計劃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從上面可以看出,信托計劃的信用風險主要由宜信管理,而政策風險和操作風險主要由中航負責。在小額貸款項目中,信用風險為主要風險,因此,整個信托計劃的風險水平主要由宜信管理和控制。
(二)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信用保險經營結果的好壞。從行業情況看,對于企業借款人,保險公司承保時主要考慮企業的資信情況、經營管理水平、市場競爭力、貸款的期限和用途以及企業所屬經濟區域等。對于個人借款人,保險人必須對借款人的貸款用途、經營情況、日常信譽和私有財產等方面作全面調查了解,必要時還要求提供反擔保。保險人對承保個人貸款信用保險非常慎重。本案例中,信托計劃的借款人為多人、且借款金額不大、風險整體可控,為保險公司提供信用保險服務創造了條件。
通過購買信用保險,信托計劃的風險完全轉嫁給了國壽財險,大大降低了信托計劃委托人(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同時由于保險公司對違約本金的賠付,也大大降低了中航信托“剛性兌付”情境下的成本。
四、合作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層面
今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保險業新國十條),意見要求積極發展農村小額信貸保險,加快發展小微企業信用保險和貸款保證保險,增強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等。
信托計劃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了小額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信用保險服務充分體現了保險增信作用,信托計劃更加安全可靠。此次合作,既是對新國十條精神的落實,也是國壽財險滿足市場多層次保險需求、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現代金融服務的重大舉措。
(二)公司層面
近期,能源、房地產等行業風險不斷加大,監管機構凈資本管理文件出臺,信托機構紛紛主動調整業務結構,創新發展模式,尋找新的業務伙伴。
隨著國內P2P平臺的倒閉,個人投資者P2P投資減少,平臺融資不足。而信托機構憑借低風險、高收益、高信用受到大批投資者青睞,資金充裕。因此,資金供給方—中航信托與資金需求方—宜信的合作水到渠成。由于違約事件給雙方帶來了損失,為了轉嫁風險,雙方選擇了保險產品。而國壽財險一直致力于產品和服務創新,信用保險早已上線。因此,三方的現實需求開創了保險、信托、小額信貸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三)技術層面
從保險產品定價角度看,小額貸款在我國開展數年,具有較為豐富的損失數據積累。憑借有效的風險識別和評估技術,可以實現產品分類定價,按照風險等級收取保費,風險高的費率高,風險低的費率低。從投資組合角度看,借款人(信托計劃的資金使用人)數目較多、金額較小、且分屬不同行業,具有一定的分散化效果,違約同時發生的概率很小,因此,保險機構可以容忍部分賠付。由于風險集中、違約風險暴露大、保險費率高等原因,對于單一借款人融資的信托計劃,信托投保意愿并不強,保險機構也不愿意承保。
五、潛在風險分析及對策
(一)信托產品安全墊偏弱
行業內小額信貸類信托產品優先與劣后比通常為4:1,主要依據是預計不良率水平的頂部是10%,加上優先級年化利息8%-9%左右,留足20%劣后比例才安全。中航—宜信信托計劃系列產品的優先與劣后比為10:1,相當于劣后級為9.1%,遠低于行業水平,信托計劃優先級資金的安全墊偏弱。盡管宜信擁有先進的風險管理水平,信托計劃暫未出現兌付危機,但不能排除在經濟衰退和壓力情況下,小額信貸違約風險急劇提高的可能,這部分風險將由國壽財險全部承擔,而中航和宜信將由于保險的購買而“獨善其身”。
(二)保險機構風控措施有限
信托計劃中,借款人資質、信用等級等評審和貸后管理工作完全由宜信負責,國壽財險開展風險評估所需的借款人資料很可能由宜信提供。當面臨較大的賠付事故時,保險公司可能會失去主動權。因此,保險公司創新風險控制手段對于承保標的的風險管理將發揮重要作用。比如可以從市場上搜集借款人的大數據信息,挖掘分析借款人信用風險水平,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與宜信一起管控風險。
(三)經濟資本約束
今年7月,中國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于再次征求對產險公司償二代第一支柱技術標準意見并開展第二輪行業測試的通知》,通知中對保費風險最低資本作出規定,信用保險的基礎風險因子在所測試的7個險類中最高。這意味著開展相同規模的保險業務,信用保險耗費的資本金最高。業務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對經濟資本管理影響較小;但業務規模增大時,保險公司面臨的資本約束將會明顯增加。因此,險企必須重視經濟資本管理,發揮經濟資本在資本配置中的風險引導作用,將有限的資本配置在優質的業務條線上。
六、結語
無論如何,此次合作是一種全新商業合作模式,將為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嶄新思路,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
參考文獻
[1]甘建明.我國信用保險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保險,2011,(10).
[2]楊波,束丹.關于開展國內商業信用保險的思考[J].生產力研究,2010,(9).
[3]吳定富.保險原理與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4]陳君實.提升信用保險服務水平芻議.中國保險,2013,(1).
[5]http://www.circ.gov.cn/web/site65/tab6501/info3922988.htm.
作者簡介:趙海洋,男,中國精算師、特許金融分析師、金融風險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