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學敬
摘要 [目的] 對河北省大城縣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進行診斷與治療。[方法] 通過對河北省大城縣發病肉仔雞進行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觀察進行診斷,并提出了一些治療方案。[結果] 通過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觀察,診斷為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用桿克12、福萊得和抗毒威來防治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療效顯著,可減少用藥次數,降低經濟損失。[結論] 該研究為今后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關鍵詞 雞;支原體;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 S8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3-008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diagnose and treat the mixed inf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and mycoplasma in chicken in Dacheng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Method] The clinical symptom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diseased broilers in Dacheng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were observed to make the diagnosis. And some treatment schemes were proposed. [Resul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symptom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it was diagnosed as the mixed infection of E. coli and mycoplasma. Ganke 12,Fulaide and Kangduwei were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mixed infection of E. coli and mycoplasma,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obtained, which could reduce the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decrease the economic loss.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mixed infection of E. coli and mycoplasma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hicken; Mycoplasma; Mixed infection; Escherichia coli; Diagnosis; Treatment
隨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雞業在河北省廣大農村地區已成為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但是,各種疾病卻時刻困擾著養雞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養雞戶的積極性和經濟效益。特別是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發病情況,導致雞群生長緩慢、患雞死亡率升高、治療困難、患雞治愈后飼料報酬下降,加上獸藥、疫苗、人工費等支出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
雞支原體病是由支原體引起雞發病的一類疾病的總稱,而雞大腸桿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腸道非傳染性疾病的總稱。二者混合感染是肉雞養殖中最常見、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主要包括:
①支原體病原存在的廣泛性。一是母體帶菌垂直傳播給后代,二是帶菌雞傳播給健康雞。因此商品肉雞的支原體陽性率一般都較高。
②應激是導致該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并非感染支原體的雞都會發病,許多雞僅是隱性感染而不表現出臨床癥狀,但應激因素會降低雞只的抵抗力而繼發此病,尤其是雞舍通風不良、擁擠、潮濕、過冷過熱、有害氣體濃度高,接種疫苗或發生其他免疫抑制性疫病(如雞法氏囊病、新城疫、腺胃炎等)是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1]。筆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實踐,對河北省大城縣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斷與治療進行了闡述。
1 發病情況
2014年1月3日,河北省大城縣某養殖場6 000只21日齡肉仔雞發病,該養殖場雞長勢一直很好,7日齡接種過新支二聯弱毒疫苗,14日齡用法氏囊苗2倍量飲水,從19日齡開始發現大群中有極個別雞發現有腫臉現象,21日齡發現有雞只有吞咽、甩頭動作,雞群中能聽見咳嗽聲,開始有死亡,每天10多只。
2 臨床癥狀
早期表現為流鼻涕、咳嗽,眼睛變得細長,眼內有氣泡。嚴重時氣管炎、呼吸道有啰音,晚上特別是深夜時啰音更加明顯。發病后期上下眼臉黏著,眼睛腫脹突出如腫瘤狀,眼球萎縮、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飲欲增加,拉黃色、綠色、白色稀糞,死亡增加。
3 病理變化
①鼻道、眶下竇黏膜水腫,鼻腔有白色粘液,喉頭氣管內有透明或混濁的黏液;
②胸氣囊有黃色分泌物,腹氣囊有白色氣泡,腹腔有腥臭味;
③心包膜增厚、渾濁,內有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
④肺部水腫發黑,氣管內有粘液;
⑤腸道淋巴、胸腺、法氏囊均正常。
4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確診為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
5 治療
針對臨床癥狀與剖檢變化,應通過改善環境與聯合用藥的方法進行治療:
① 提高雞舍溫度,加強通風,保證空氣質量;
②用藥方法。將4盒桿克12、10盒抗毒威全部倒入250 kg水中充分溶解后在3 h內飲完,每天上午1次,10盒福萊得倒入250 kg水中3~5 h內飲用,每天下午1次,連用3 d。
用藥3 d后,雞群狀態明顯改變,死亡降低,腫臉現象與吞咽動作消失,呼吸道癥狀消失,雞群采食量增加。
6 討論與結論
6.1 桿克12、福萊得和抗毒威
桿克12和福萊得的主要成分是加替沙星和泰樂菌素,加替沙星屬于喹諾酮類抗菌藥,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和支原體均有效。泰樂菌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菌藥,對細菌的作用較弱,對支原體作用強,是大環內酯類中對支原體作用最強的藥物之一。抗毒威的主要成分是荊防敗毒散,其主要作用機理是迅速抑殺病毒的增殖和復制,調節免疫力、促進抗體形成,使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細胞迅速恢復免疫功能,內外雙重抗病毒。
6.2 環境因素
由于近年來養殖戶為了盲目提高養殖效益,不斷加大養殖密度,舍內空氣質量嚴重下降,雞感染疾病時養殖戶的盲目給藥,造成了雞腸道菌群失調,從而給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發生創造了機會。
6.3 其他因素
當雞群發生病毒性疫病時,也容易繼發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疫病的發生。
6.4 防治
①雞舍要定期消毒。使用常規的消毒液和可以帶雞熏蒸的中草藥制劑交替使用,不僅能夠殺滅空氣中的病毒、細菌,而且能夠中和空氣中的不良氣味,保持舍內空氣清新。
②搞好雞舍內外的環境衛生,勤出糞,做好雞舍的通風換氣工作,保持雞舍內的空氣清新,這是預防支原體的關鍵措施。
③增加舍內濕度,保持溫濕度適宜。
④降低飼養密度,保持舍內無氨氣。
⑤嚴格控制溫度,保持最小溫差。
⑥嚴禁濫用抗生素,以免產生抗藥性,加大治療難度[2]。
用桿克12、福萊得和抗毒威來防治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療效顯著,減少了用藥次數,降低了損失。如果雞群使用抗生素品種過多,則需要進行藥敏試驗來選擇藥物。
參考文獻
[1] 田春麗,王成達,周存欽.雞大腸桿菌與支原體混合感染診療體會[J].吉林畜牧獸醫,2010,31(2):42.
[2] 岳偉敏.雞支原體與大腸桿菌病混感的診治[J].獸醫導刊,201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