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星
商業銀行對外披露信息,有助于銀行的存款人、投資者和其他相關利害關系人了解其經營業績、財務狀況、風險管理、風險暴露、會計政策、經營管理和公司治理等信息,分析判斷銀行的經營狀況和風險狀況,在維護自身利益同時,也有利于從外部加強對銀行的監督,促使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控制度,提高經營水平和經營績效。
作為一家跨區域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寧夏銀行自2002年起編制年度報告,2008年起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信息披露逐步走上常態化、規范化軌道,信息量日益豐富。
一、監管政策變遷
隨著金融環境日益復雜化和信息需求多樣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監管部門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致力于推動金融業信息披露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在2002年頒布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暫行辦法》,要求城商行從2003年起到2006年分步實施信息披露。
2007年中國銀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辦法》,在進一步規定銀行信息披露最低要求的同時,將信息披露范圍擴大到全部商業銀行。
2009年底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要求從2011年起由董事會負責信息披露,通過公開載體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進行披露。
2012年6月,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辦法進一步細化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的內容和頻率。
寧夏銀行當前信息披露工作參照的法規依據,主要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商業銀行信息披露辦法》、《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之附件15-信息披露要求,公司章程及其內部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二、寧夏銀行信息披露事務概況
(一)明確責任主體和工作程序
董事會負責信息披露工作。董事長為信息披露的負責人,授權董事會秘書負責信息披露具體事務,董事會辦公室為公開信息披露的日常工作部門,統籌組織和協調信息披露工作的具體事宜。
(二)拓寬披露渠道
除了將年報、決議等文書文件備置于董事會辦公室和主要營業場所,供利益相關者查閱之外,寧夏銀行自2005年起在地方性媒體《寧夏日報》披露年報摘要,2007年又增加《金融時報》同時披露。此外,成本低、時效性強和傳播范圍廣的官方網站,也是其重要的信息披露渠道之一。
(三)規范披露內容
按照相關法規,遵循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則,寧夏銀行對財務會計報告、風險管理、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項等信息進行披露。披露內容按照披露時間分為定期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年度報告及年度報告摘要等)和臨時報告(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以及關聯交易、公司治理和其他重大事項等)。
三、年度報告的披露
年度報告是信息披露最重要的載體,寧夏銀行的年度報告內容完整、形式規范,具備規定的基本要素,且突出了自身經營管理和業務品種的特色。
(一)內容構成
1.重要提示;2.公司基本情況;3.會計數據和業務指標摘要;4.股份變動及股東情況;5.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情況;6.公司治理;7.董事會報告摘要;8.監事會報告摘要;9.重要事項;10.財務報告。
根據投資者和監管重點的變化,除傳統的財務報告外,該行逐漸強化了對于非財務信息的披露。
(二)良好做法
1.聘請專業外審機構,提升年報公信力。按照監管規定,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須經具有相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該行自1998年成立起至2007年,先后由寧夏五聯會計師事務所、寧夏天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報審計;2008年起聘請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并在年報中完整引述其審計報告,主動接受市場和社會多方監督,并以此作為改進管理的基本依據。
2.恪守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要保證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需要多個部門的密切配合和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來保障。一是保證董事會秘書對公司重大決策充分知情。董秘作為經董事長授權的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出席或列席經營層的重要會議,通過這種雙向溝通獲得充分信息,作出對年報信息是否披露、如何披露的專業判斷。二是定期組織信息披露人員進行理論學習。涉及產品業務、公司治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監管要求,每年都有變化,該行定期組織董辦及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專題學習和討論,及時搜集、整理相關法規背景和政策解讀等資料供高級管理層參考。三是明確工作流程,建立重大信息報告制度。制定實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明確重大信息的內部溝通機制、報告內容和路徑以及問責機制等事項。
3.重視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獲取非財務信息的需求。如果說財務報告是一家公司過去表現及歷史信息的反映,那么非財務信息更強調的是前瞻性信息的披露。非財務信息披露有助于加強財務報告信息的可比性、相關性以及表內外信息之間的聯系,大幅度擴大財務報告的信息量,方便使用者更深入地理解財務報告,因此,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也是必不可少的。[1]
寧夏銀行通過對年度報告中公司治理、股權信息、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等方面的闡述,進一步解讀相關財務數據,向投資者揭示管理層對于過去經營狀況的評價分析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這對財務報告是一個必要和有益的補充。
四、完善信息披露事務的措施和建議
由于區域性特點和自身條件所限,寧夏銀行的信息披露事務與上市銀行等先進同業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尚需在風險識別管控、信息系統建設以及豐富自愿性披露信息等方面做出努力。
(一)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信息披露內容合規
該行對風險管理的披露,除2013年年報增加披露了幾類風險加權資產的定量信息,追溯以前年度,均為以定性信息為主的描述。新資本辦法的實施,對商業銀行轉變發展方式和提升抗風險能力提出了更具體、更嚴格、更高層次的要求,建議引入外部專業咨詢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
(二)夯實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披露標準化程度
隨著自身業務的創新發展、管理逐步精細化的趨勢,信息處理量越來越大,傳統的依靠總行職能部門提供數據、信息的處理方式越來越難以適應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能夠靈活定制,并且后臺能夠與目前多個信息系統共享數據的信息披露系統迫在眉睫。
(三)進一步豐富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
社會責任報告,秉承了自愿信息披露原則,是企業對自身責任理念與責任績效的系統信息披露,也是與各利益相關方全面溝通的重要載體。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4版,是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規則和工具,也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編制社會責任報告的重要參考。建議寧夏銀行在條件具備時,參考G4和同業經驗,在不涉及敏感財務信息、商業秘密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公司治理、發展戰略、項目推進等方面內容。
綜上所述,披露事項事無巨細,如何在確保合規性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信息披露的質量,為投資者發掘他們所真正需要的信息,切實滿足投資者和監管之需,將是寧夏銀行一個長期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陳林龍.《非財務信息在會計信息披露中的重要性》.《北方經貿》,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