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剛 張鐵 韓旭東 雷思琦 邵譜 郭立佳
摘要 [目的] 為“連葛口服液”的大規模生產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應用“連葛口服液”來治療人工誘發的雞大腸桿菌病,并探索“連葛口服液”對雞濕熱瀉痢證的臨床防治效果。 [結果] 攻毒試驗選用細菌培養液10-4倍稀釋液,最佳劑量為0.5 ml/只。經剖檢和生化試驗鑒定為大腸桿菌,通過血清學鑒定確定為O1抗原型。[結論]“連葛口服液”高、中劑量組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其療效與氟苯尼考相當,推薦劑量為1.0 ml/kg體重。
關鍵詞 連葛口服液;大腸桿菌病;治療
中圖分類號 S85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26-09044-03
Treatment Test of “Liange” Oral Liquid on Artificially-induced Chicken Colibacillosis
LI Ding-gang et al
(Baoding Jizhong Pharmaceutical Co., Ltd.,Baoding, Hebei 0715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ange” oral liquid. [Method] “Liange” oral liquid was used to treat artificially-induced chicken colibacillosi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Liange” oral liquid on chicken dysentery syndrom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 10-4 diluted solution of bacterium culture solution was used in virus challenge test and its optimum dose was 0.5 ml/ind.. The bacteria was identified as Escherichia coli by autopsy and biochemical test. And it was confirmed as O1antigen. [Conclusion] Bet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on artificially-induced chicken colibacillosis were obtained in high-dose of“Liange” oral liquid group and medium-dose of“Liange” oral liquid group, and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equivalent with florfenicol. And its recommended dose was 1.0 ml per each kilogramme of body weight.
Key words “Liange” oral liquid; Colibacillosis; Treatment
雞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血清型大腸桿菌引起的各種癥候的總稱,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雞均可發病[1-2],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如食欲下降、精神沉郁、羽毛松亂、呼吸急促、腹瀉等,剖檢多見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氣囊炎、臍炎、眼炎和大腸桿菌肉芽腫等病變[3]。按照中獸醫理論類似于濕熱泄瀉,大多由外感暑濕、疫毒之邪,或飲食不潔、濕熱郁結腸內、胃腸受損、運化失常、濕熱內生,致使氣血阻滯,濕郁熱蒸,腸胃氣化被阻,氣血與暑濕熱毒博結而造成濕熱泄瀉,治宜燥濕解表,健脾補中,清熱解毒,生津止瀉[4]。
“連葛口服液”是保定冀中藥業有限公司根據此觀點進行組方研制而成的新獸藥。該復方制劑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燥濕止痢、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等作用。筆者應用“連葛口服液”來治療人工誘發的雞大腸桿菌病(濕熱瀉痢證模型之一),以驗證“連葛口服液”對雞濕熱瀉痢證的臨床防治效果,以期為其大規模生產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1日齡伊莎褐蛋雞500只,購于石家莊金羽祖代雞場。使用不含任何抗菌藥物的雛雞飼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頒布NY/T33-2004 蛋雞飼養標準》飼養至15日齡。以活潑健康、體重均勻為標準,選取90只用于雞大腸桿菌病造模試驗,另外300只用于連葛口服液治療試驗。
1.2 試驗藥品與試劑
①連葛口服液,由保定冀中藥業有限公司中試生產,批號為100801,主要成分為黃連、黃芩、葛根、甘草、大黃;
②氟苯尼考可溶性粉,購于張家港市恒盛藥用化學有限公司,批號為FB20090448;
③麥康凱瓊脂,購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④營養瓊脂,購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⑤營養肉湯,購于北京雙旋微生物培養基制品廠;
⑥細菌微量生化反應管,購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⑦大腸桿菌O因子診斷血清,購于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1.3 試驗菌種
雞源大腸桿菌O1型標準菌株(CVCC249),購自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菌種室。
1.4 主要儀器
電熱鼓風干燥箱,由北京市永光明醫療儀器廠生產;生化培養箱(SPX-250B-Z),由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生產;恒溫培養振蕩器(ZHWY-103D),由上海智城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生產;電子天平(MR200A),由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生產;超凈工作臺(LGJ-10),由北京四環科學儀器廠生產。
1.5 試驗方法
1.5.1 攻毒預試驗。
先將保存的雞大腸桿菌O1型菌株接種到血瓊脂平板,再挑選典型菌落接種于肉湯中,將分離純化后的肉湯培養液作為攻毒菌。
隨機選取90只15日齡伊莎褐蛋雞,分為18組,分別以原細菌培養液及其10-1倍稀釋液、10-2倍稀釋液、10-3倍稀釋液、10-4倍稀釋液、10-5倍稀釋液稀釋液為攻毒液,胸部肌肉注射攻毒,每個稀釋度分成1.00、0.50、0.25 ml 3個劑量,接種后觀察各組試驗雞的精神、采食、飲水、糞便和呼吸等臨床情況;對死亡雞進行病理剖檢,取肝臟進行細菌分離培養。觀察48 h后記錄死亡情況。以半數致死量作為攻毒劑量。
1.5.2 治療試驗。
1.5.2.1 試驗動物分組及處理。
將300只雛雞隨機分為6組,每組50羽,待穩定后進行試驗。根據預試驗結果,確定攻毒菌液稀釋濃度和劑量,除陰性對照組以外,每組雞胸肌注射該劑量的雞大腸桿菌O1菌液。攻毒后,觀察各陽性對照組雞的精神、采食、飲水、呼吸、糞便等臨床表現,待出現典型濕熱泄瀉癥候(精神萎靡不振、羽毛蓬亂、離群呆立、食欲廢絕、腹瀉、糞便呈黃綠色水便)時開始混飲用藥。其中,Ⅰ、Ⅱ、Ⅲ組用連芩止瀉口服液治療,分別以高劑量(Ⅰ組,1.5 ml/kg體重)、中劑量(Ⅱ組,1.0 ml/kg體重)和低劑量(Ⅲ組,0.5 ml/kg體重)飲水給藥;Ⅳ組為藥物對照組,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20 mg/kg體重)混飲;Ⅴ組為陽性對照組,攻毒不給藥;Ⅵ組為陰性對照組,不攻毒不給藥。藥物治療組連續用藥5 d,各組存活雞第7天全部撲殺。試驗動物分組及處理見表1。
試驗期間,每天定時觀察并記錄試驗雞的臨床癥狀變化、死亡和增重情況,對死雞進行病理剖檢和細菌分離、生化鑒定、O抗原測定。計算各組的保護率、治愈率、死亡率,于接種細菌前和試驗結束時分別稱量各組雞的體重,計算相對增重率,并對各組間的上述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
1.5.2.2 療效評價指標。
①死亡率。凡在試驗期間出現雞大腸桿菌病的典型濕熱泄瀉證(精神萎靡不振,羽毛蓬亂,離群呆立,食欲廢絕,糞便呈黃綠色水便,少數糞便帶血)并死亡;尸體剖檢心臟、肝臟等有典型病變特征;并從肝臟、脾臟及腸系膜淋巴結中分離出大腸桿菌,判為死亡,試驗結束時每組死亡雞只數占該組試驗雞數的百分率為死亡率;
②保護率。用藥后,濕熱泄瀉癥侯有所緩解或痊愈均為保護。試驗結束時每組存活雞只數占該組試驗雞數的百分率為保護率;
③治愈率。試驗期間,雞經混飲給藥后,精神狀態、食欲和飲水恢復正常,體重增加,不再出現腹瀉等臨床癥狀,經剖檢發現無任何病變視為治愈。試驗結束時每組治愈雞只數占該組試驗雞數的百分率為治愈率;
④相對增重率。試驗期間各試驗組增重占陰性對照組增重的百分比。陰性對照組增重設為100%。
1.6 數據處理
對試驗數據進行顯著性檢驗,其中死亡率、保護率及治愈率采用χ2檢驗;增重采用t檢驗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攻毒預試驗
人工感染大腸桿菌約8 h后,各試驗組雞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雞大腸桿菌病典型癥狀:精神不振、腹瀉、眼結膜潮紅、食欲減退至廢絕等;12 h后開始出現死亡,從病死雞肝臟可分離到細菌,經生化鑒定為大腸桿菌。攻毒雞的死亡情況見表2。
在建立動物疾病模型時應選擇適宜的攻毒液濃度和用量,盡量達到動物發病但不死亡的理想效果。該試驗選擇半數致死量作為攻毒的最佳劑量。根據試驗結果,選用攻毒濃度為細菌培養液10-4倍稀釋液,劑量為0.5 ml/只。
2.2 治療試驗
2.2.1 臨床癥狀及死亡情況。
除陰性對照組外其他各組雛雞在攻毒約8 h后陸續發病,出現不同程度的雞大腸桿菌病的典型癥狀(濕熱泄瀉證的證侯),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羽毛松亂、兩翼下垂、頭頸縮入、閉眼昏睡、不愿走動、離群呆立、不同程度的腹瀉、眼結膜潮紅、食欲減退,嚴重者食欲廢絕、臥地不起等。
陽性對照組在攻毒12 h開始出現死亡,24~48 h達到高峰,此后數天內仍有雞陸續死亡,全組大部分動物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精神不振,食欲減少,拉白色稀糞。連葛口服液低劑量治療組的動物在24~48 h內死亡較多,但隨后的觀察中沒有再出現死亡,雞精神較好,采食飲水略差,多數在第7天以后基本正常。中劑量、高劑量和氟苯尼考治療組的動物在攻毒后也出現死亡,但死亡動物數量較少,72 h以后開始恢復,至試驗結束大多數雞只精神、飲食恢復正常。各試驗組在攻毒后144 h均沒有再出現死亡現象。陰性對照組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精神狀態、食欲飲水正常,沒有出現動物死亡現象。雞死亡情況具體見表3。
2.2.2 剖檢病變。
剖檢病死雞出現雞大腸桿菌病的典型病變:氣管黏液增多,肝臟大多有散在的出血點,病程稍長的表現出典型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變化,同時伴有腸粘膜肥厚,腸腔有多量黃色泡沫,腎臟稍腫。
2.2.3 分離菌株的鑒定。
從病死雞肝臟可分離到細菌,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紅色陰性小桿菌,多數單個散在,個別成雙排列,兩端鈍圓,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符合大腸桿菌的形象特征。經生化試驗鑒定為大腸桿菌(表4),血清學鑒定O抗原型為O1。
2.2.4 藥物治療效果。由表5可知,飲水給藥7 d后4個藥物治療組(“連葛口服液”高、中、低劑量組以及氟苯尼考組)雞的死亡率、治愈率、保護率和相對增重率與陽性對照組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P<0.01)。因此,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劑量“連葛口服液”及氟苯尼考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連葛口服液”低劑量組在治愈率和相對增重率方面與氟苯尼考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低劑量的“連葛口服液”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效果不佳,不及氟苯尼考;“連葛口服液”高、中劑量組與氟苯尼考組相比,死亡率、治愈率、保護率、相對增重率方面均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高、中劑量的連葛口服液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效果與氟苯尼考相當;“連葛口服液”高、中劑量組各項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效果無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連葛口服液”高、中劑量組對人工感染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效果良好,與氟苯尼考療效相當。高、中劑量“連葛口服液”組各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因此以中劑量為推薦劑量。
3 討論
3.1 雞大腸桿菌病的治療藥物
雞大腸桿菌病是雞的一種常見傳染病,目前該病的防治多以使用抗菌的化學藥物為主,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大腸桿菌對抗菌的化學藥物的耐藥性問題越來越突出。另外,畜產品無公害化生產的要求使抗生素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小。中藥治療效果受菌株耐藥性的影響較小,且毒性小、副作用小、幾乎無殘留,所以研究應用中藥防治雞大腸桿菌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2 雞大腸桿菌病辯證施治
雞大腸桿菌病按中獸醫理論類屬于濕熱壅積腸道的里熱證、泄瀉證,大多由外感暑濕、疫毒之邪,或飲食不潔,濕熱郁結腸內,胃腸受損,運化失常,濕熱內生,致使氣血阻滯,濕郁熱蒸,腸胃氣化被阻,氣血與暑濕熱毒博結,造成濕熱泄瀉,治宜健脾補中,清熱解毒,燥濕止痢。“連葛口服液”正是根據此觀點進行組方,所組的復方制劑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和殺菌作用,還能綜合調理機體的各種生物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3.3 連葛口服液對雞大腸桿菌病的療效作用
“連葛口服液”是由經典中藥方劑“葛根芩連湯”改良而成的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活血化瘀、抗菌消炎等作用的新型中草藥制劑,由黃連、黃芩、葛根、甘草、大黃5味藥組成,以黃連為君藥,取其大苦能燥濕、大寒可瀉熱之功,發揮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作用;以黃芩、葛根同為臣藥,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葛根退熱生津、升陽止瀉,二者共助黃連清熱解毒、燥濕止瀉之功;以炙甘草為佐藥,補脾益氣,使君臣藥物攻而不致傷正、補亦不致助邪;以大黃為使藥,既可增強君臣藥物燥濕解毒之功,又能活血化瘀、通腸瀉熱、推陳出新、快速排出毒素,同時引諸藥入脾、胃、大腸經。諸藥同用,共奏清熱燥濕、通腸排毒之功。因此,對由大腸桿菌引起的濕熱壅積腸道的“濕熱瀉痢證候”模型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連葛口服液”采用飲水給藥,這種給藥方式比混料更加方便,同時雞只發病時往往引起采食量下降,但飲水量下降不明顯,因此飲水給藥能保證雞體內藥物的有效濃度,從而達到較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卡爾尼克 B W.禽病學[M].9版.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126-128.
[2] 甘孟侯,李文剛,陳洪科.禽病診斷與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120.
[3] 甘孟侯.中國禽病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167-168.
[4] 劉鐘杰,許劍琴.中獸醫學[M].4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