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昭
摘 要: 語文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問題意識,在報刊網絡問題征答中樹立問題意識;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捕捉小問題;在學校教研活動中提煉“真”問題;開展問卷調查,激活問題意識。
關鍵詞: 語文教學 問題意識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致力于解決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許多教師問題意識不強,發現不了問題,也分不清問題的輕重。沒有問題,校本教研無從談起,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是校本教研有效開展的關鍵。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依托于教師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策略,如果教師沒有樹立問題意識,就很難在課堂教學中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的問題意識是指教師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出現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自覺程度。語文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問題意識呢?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在報刊網絡問題征答中,樹立問題意識
報刊網絡作為一個巨大的交互平臺,為教師在更廣的范圍內交流提供了條件。一些報刊辟有專欄,每期根據當前教育教學中的熱點問題設計一個話題,供教師討論,請專家點評。網絡則提供了更快捷、豐富的免費資源,交際雙方的平等互助等特點,使網絡教研成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很多學校建立了學術交流群,圍繞某一問題進行主題研討。有些問題就發生在我們的課堂和身邊,如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回生”現象。這些問題因為司空見慣,所以最容易被忽略,經常意識不到。教研員就有必要引領教師看別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角度,啟發教師有目的地強化問題意識,經常帶著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別人交流、參加培訓、聽課、考察,從中不斷進行對比、思考。每年假期老師們都會領到教研員從報刊網絡精心挑選的20道答辯題,讓大家依據新課標、新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這些問題進行評價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新學期開學后,學校組織交流,擇優編輯成專輯,教師人手一冊,看著自己的研究成果變成鉛字,老師們興奮不已,一時專輯成為大家最熱門的讀物。通過這樣的活動,老師們感受到研究的意義,明確了研究動機,提高了研究興趣,進而激活了問題意識。
二、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捕捉小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具體問題,有的是知識方面的,有的是教學方法方面的,他們往往就題論題,渴望得到最直接的答案,缺乏自己探求解決的欲望。這些問題雖小,但它們距離新課程最近,距離教師最近。如果把這些小問題稍加整理,就可成為小課題。搞小課題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課題研究的成功,也能激發教師的教研熱情,為校本教研注入新的活力。
一次期末考試閱卷結束后,一位三年級教師拿著幾份語文試卷找到教導處,她的學生在組詞填空題中因用拼音代替漢字被減分,而她認為低年級學生不會寫的字是可以用拼音代替的。筆者建議她查查相關資料,拿出令人信服的依據。這位老師回去后,積極查閱有關教學雜志、上網搜尋、請教專家,一周后寫出一篇小論文。論文列舉歷次大綱及現行課程標準有關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提出自己對在低年級用拼音代替漢字這一問題的見解。筆者把她的論文印發全校,在全校引發討論,有的老師提出不同意見,同樣筆者也要求她們劇理力爭,拿出依據,最終全校教師在這一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一次急功近利的加分請求就這樣變成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研究過程。在研究中,她們發現許多“教”、“學”諸方面的問題需要梳理和整合,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學識、學養的不足,進一步引發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深度思考,逐漸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方法意識、問題意識。
三、在學校教研活動中,提煉“真”問題
學校教研活動是校內教師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重要形式。在以往的大多數教研活動中,教師雖然通過聽課、評課發現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往往比較膚淺,加上研討時多為形式上的交流,很容易導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缺少深層次的質疑和聲音,致使教研活動缺少真正的思維碰撞,直接影響教研活動的效果。那么,如何通過專題教研發揮教師群體的作用,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使教師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這就要求教研人員在學校教研活動中引領教師提煉“真”問題。所謂“真”問題,就是貼近教師教育教學實際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學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創造多樣化的方式,為教師提供理論學習的條件。鼓勵和強化教師的問題意識,引導教師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積極尋求理論的支持;幫助教師樹立理論學習為實踐服務的宗旨,幫助教師學會從問題出發,從實際需要出發,針對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學習;使教師學會準確理解與教育實踐有密切關系的教育理論和改革理念,并將它們應用在自己的教改實踐中等。建議教師用新課標的理念看待這些問題,大家很快悟到自己的爭議其實就是教師在新課程實踐中“如何創造性使用教材”、“如何進行學科間有效整合”的問題。筆者建議把這兩個問題作為下次教研活動的主題進行研討。大家回去積極查找資料,一周后的教研,一改往日的沉寂,老師們爭先發言,說得有理有據。
四、開展問卷調查,激活老師的問題意識
教師不愿意提出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教師的工作主要是教育學生,承認自己有問題就可能認為對不起學生,甚至感到內疚和焦慮,因此,要教師主動提出更多的問題更難。可以說,大多教師看自己不是真實的“鏡中人”,而是自我美化、自我粉飾的“意中人”,對于實際中的問題盡量少提或不提,生怕難以駕馭課堂教學。曾經到一所學校參加觀課議課活動,授課老師執教《落花生》,活動目標是研究“抓住重點字詞體會文意”。在教學活動中,老師只是講解重點字詞,生硬地體會文意。這個時候老師對教學中的問題設計不知道怎么處理好,總認為抓住重點字詞體會文義就大功告成、就對自己負責,不愿意改善和提高教學水平,老師們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問題,實際上這是缺乏問題意識的表現。缺乏問題意識,教師的自我發展也就失去基礎。
總之,只有思考著的教師才能培養思考著的學生,我們希望喚醒教師的問題意識,倡導教師帶著問題學習、教學、反思、總結、研究、完善、提升,在問題的發現、提煉、解決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穎.淺談知識學習與創造能力的培養關系[J].現代教育科學,2011(07).
[2]常春生.新時代教學中教師問題意識的培養[J].河北教育,2010(12).
[3]趙嶺環.淺談幫助孩子樹立起信心的方法[J].教學與管理,2010(07).
[4]王全安.如何激發教師主動提出更多的問題[J].教師,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