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禹銘
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批語是教師對學生寫作的綜合評價,是作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手段,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情感的平臺。作文批語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無聲的“對話”。
新穎的作文批語,如同一次促膝談心,在平等對話中,進行心靈溝通,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我們彼此信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才華、修養和愛心,體驗到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平等的人格交往、純真的樂趣,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和人格完善。那么如何搭建師生間的橋梁?
一、示范原則
作文評語是語文教師創造性的勞動,學生的作文就是他們凈化心靈的一次創作。美國專門從事中小學寫作教學研究的格雷夫斯教授認為:“師生之間正常的個人磋商才是真正的寫作教學的基礎。”我想他所指的“個人磋商”,大概不僅僅局限于師生間面對面的交談,還包括“作文批語”這一形式。教師在寫學生作文批語時,力求滲透熏陶性和感染性,以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耳濡目染,不斷進取。人最重要的是心靈,如果老師用自己的心情體會學生,使學生受到感動,那么,這篇批語的意義就十分重大。
學生的作文雖不同于作家創作,但一篇作文同樣會閃現靈感的火花,這些精彩之外凝聚著他們的心血。他們完成一篇習作,往往要花費比完成數理化作業多幾倍的時間。因而他們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也急于得到教師的肯定。每次練筆之后,教師要及時用心地為每一位學生寫好批語,引導他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精于表達,鼓勵他們從小形成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純凈的童心、天真的語言描繪心中的世界。
教師每次要批改幾十篇文章,這給語文教師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學生的教師同樣要做到,從內容到形式,寫出特色不容易,語文教師的下水文應從批語開始寫起。
二、真誠原則
葉圣陶老先生說:“教師改文、業至辛勤,茍學生拂曉其故,即決同于虛擲。今責令探索,彼此將用心而得之矣?!边@就要求教師的批語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他們的知識儲備量,促進他們思考,并從中獲得一種積極進取的力量。
真誠地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才會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東西可以寫。對一些缺乏寫作功底的學生,教師一定要用愛心引導。每次批改時,我都會告訴自己:我的真誠一定會換來學生的信賴。對學生作文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如果僅僅用寥寥幾行批語難以說清楚,就加上一段交友談心式的指導性短文。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較深的了解,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所談的內容要打動學生,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能受益。
高中生有很強的逆反心,引導他們寫作要循循善誘,與他們真誠交流,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否則會影響學生下次的創作欲望。如:“寫的是什么?”“表達不清,內容簡單。”“不合題意,重寫!”“文章寫得很平淡,像一杯白開水,無味!”對于學生作文,我們要善于“無中取有”,找出其閃光點,不要吝嗇表揚,對于缺點,我們應具體指出而不失委婉。下評語時要滿懷深情,以充滿愛的評語,用飽蘸感情的紅筆,抒寫對學生的期望、關懷和撫愛,讓學生從中獲取進步的信心與力量。
學生拿到作文本時總要先睹批語為快,當他們看到老師那么欣賞自己的作品,幾多自豪在一雙雙充滿笑意的眼睛里流露出來。他們漸漸對寫作充滿興趣,作文水平也會不斷提高。
三幽默原則
作文批語的內容要具體,切忌寫“公式化”的批語。當前,作文批語空洞無物、公式化的現象屢見不鮮。如“中心明確,層次清楚”、“內容空洞,語句欠通順”等。用空洞的批語批評空洞的毛病,對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無補。長此以往,作文發下去,學生看也不看一眼就放到書桌里面“睡覺”去。因此,教師在寫學生作文批語時,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揚有其實,抑有其道,富于童趣,蘊含哲理,有所啟迪。
幽默會寫詼諧的批語,不僅可以讓師生愉悅身心,營造課堂和諧的氛圍,同時也可以在笑聲中讓學生心領神會,明確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避免再犯。班級個別學生寫字總喜歡把撇、捺寫得特長,很不整潔。我批語寫道:“看你的文章如欣賞一部武俠大片,長槍短棒,刀光劍影,弄得我心驚肉跳,你能為我這位影迷創造多少大戲呢?”有一女生習慣寫在格子線上,且不成行,我批道:“請把字寫在格子中間好嗎?既不要上爬下坐,又不要左挪右占,請記住,侵略乃不義之舉也。”如此等等,幽默中見師情,學生在笑聲中接受了意見。有時還可以引用一些古詩文名句代批語,如果發現有抄襲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識燕歸來”,語言質樸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好的評語本身就應就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筆生花,點石成金,能讓學生模仿、借鑒和欣賞,滿懷敬仰,又深覺知心,給學生以美感,帶著欣賞的心態閱讀體會,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和愛好。
實踐證明,藝術性的批語好像一座橋梁,便于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感情發,溝通思想,并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鼓舞和啟迪,從而激發寫作動機和興趣,增強技能訓練效果,達到大面積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