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琳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朗讀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只有將朗讀的訓練落實到位,才能生發(fā)出口說的技能,使“讀”與“說”自由轉換。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從而提高英語的口語技能呢?
筆者參閱了新課標對英語語音的要求,新課標這樣指出:針對二級語音知識,要做到以下幾點:1.能夠了解單詞有輕重音,了解語音的幾個要素,如連讀、停頓、語調的轉換等。2.能夠在口頭表達上做到基本清晰、基本達意。針對課標的這些要求,教師要帶領學生加強朗讀訓練,通過有效的訓練,落實學生對英語的口頭運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朗讀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背后暴露出一些值得思考的教學弊端。以下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談體會,以饗同行,希望以此為為契機提供參考。
一、當前學生朗讀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教學中參閱了一部分學生的朗讀情況,找到了以下問題:
1.朗讀技能缺乏。學生由于缺乏技巧或者缺乏語境理解,因此在朗讀時不能把握語調,也不知道如何確定語調所在的位置。如在這句特殊疑問句“What day is it today?”中,學生雖然知道要對升降調進行朗讀,但沒有正確把握,朗讀的時候往往找不準位置。另外,在對有些單詞朗讀時,也容易犯錯誤,像“I like sport,too”句子中的“t”,原本應該帶出朗讀爆破,結果沒有讀出來。尤其是在輔音和元音的朗讀中,普遍都存在朗讀困難。
2.存在漢語誤區(qū)。有些學生在朗讀的時候,發(fā)音不清晰,甚至將英語讀出漢語味,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處理英語單詞。有些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將英語翻成漢語的說法進行朗讀。如“whats your name?,有學生翻成漢語讀“我次要你內木”,聽起來不倫不類,非常別扭,不利于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日常教學中,筆者針對學生的各種朗讀問題,特意進行了整理和分析,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因:1.教學上,教師不注重語音學習,忽視對英語發(fā)音的教學。2.部分教師的發(fā)音存在問題,缺乏進修和學習。3.教師的朗讀訓練沒有系統(tǒng)化,只是要求讀出來而已。比如朗讀語音語調隨意性較大,升降調沒有一定的規(guī)范和標準。4.朗讀訓練方法單一,大多是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學生課堂上可以讀出來,課堂之后即忘記發(fā)音方法。從學生的角度而言,有幾個方面的原因:1.沒有正確的朗讀方法。一般都是迫于無奈,跟著老師后面硬著頭皮讀,讀得多了就沒有感覺了。2.沒有產生英語朗讀興趣。老師讓張嘴就張嘴,都是被動的“錄音機”。3.缺乏良好的語境。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朗讀僅僅限于課堂,下了課就不再朗讀不再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因而造成朗讀的敷衍性。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教材朗讀要求,我校現行使用的教材是牛津小學英語,這個版本的教材對英語沒有提出明確的朗讀要求,也沒有相關的體系指導。
三、針對問題提出的對策
首先,要為小學生的英語朗讀建構一個朗讀標準體系,這里可以包括一些基本要素,如朗讀技能方面的語音基礎知識和技能,朗讀興趣和朗讀習慣,都要有相關的要求、具體的標準,同時可以配備一些指導和設計的內容。這樣的一個體系,能夠讓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學生也可以循序漸進,逐步獲得朗讀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建立朗讀方法的指導體系。“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大多是跟著老師模仿的,這種學習方式單調枯燥,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少能夠讓小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對于學生的語音發(fā)音沒有多大幫助。因此,教師要建立一個系統(tǒng)的語音訓練體系,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將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重點訓練,在每一個課時都安排一項朗讀技巧。
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 9“Whats the matter?”這一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聽錄音中的朗讀,找出其中重讀的單詞,并聽后認真標注,在學生有了對重音的初步感知之后,再次播放錄音,學生再聽之后就能對重讀的單詞加深印象。接下來教師放手讓學生聆聽錄音,并做出各種記號。學生做好標記以后,教師指導學生跟讀,讓學生一句一句地跟讀,一邊跟讀一邊進行比對,這樣就能對需要注意的問題有所把握。再進行朗讀訓練,比如設置一些表演讀的對話,看誰讀得更形象,符合當時標注出來的重音特點要求。
再次,要進行朗讀習慣的指導。像如何放好口型的位置、發(fā)音位置在哪里,這些都要有相關的指導。同時關于朗讀姿勢,也要有標準和要求。一般學生在朗讀中不注意坐姿或者站姿,通常會隨心所欲,這樣不利于朗讀中情感和語調的表達。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學生的口型問題,教師要多從聽錄音模仿錄音入手,引導學生根據標準錄音擺正自己的口型,實現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另外,還要在教學中開展多種朗讀活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對話朗讀等。與此同時,還可以和家長聯合起來,布置一些親子作業(yè),比如聽磁帶和父母一起讀英語,一起朗讀課文等作業(yè),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家長的配合下進行英語訓練,并由此獲得家長的及時反饋和鼓勵。這樣的活動對小學生學習英語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最后,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評價。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每一個學生都樂于聽到鼓勵和表揚,因此,教師要站在鼓勵的角度,開展自評、互評、集體評的活動,這樣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評價,既能夠對英語朗讀技能有所把握,又能夠促進自己朗讀水平的提高。
總之,在小學英語朗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是在所難免的。英語教師,要從問題入手,工作中多加實踐,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英語朗讀的水平,這是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