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雋
【摘要】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必修課程的聲樂,從教學實際看,課時有限,往往集體上大課,學生的自身條件和進校時的音樂基礎有限,需要我們摸清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整體教學與分層教學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教學;集體課
教學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當前,國家對學前教育空前重視,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頒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對幼兒教師提出3個維度14個領域62項基本要求。黨和政府希望深化教育改革,建設高質量的幼兒教育,這一目標最終會轉化為對幼兒教師的專業要求和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方向。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必修課程的聲樂,其教學也面臨新的挑戰。下面,結合實際,談談個人看法。
一、增強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實效性的背景
從聲樂本身看,聲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它以人體作為樂器,在人的高級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通過生理感覺做精細微妙的調整發出樂音,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其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個人的嗓音條件、生理情況、情緒狀態、知識積淀、情感理解等都會對表演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傳統的聲樂教學以單獨授課為主,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即每臺人體樂器進行調節。
從學前教育專業本身看,其畢業生將是一個人人生中的第一個學校老師,其專業技能包括幼兒歌曲演唱水平會對幼兒產生深遠的影響,很難想象,一個連音都唱不準或者音色很糟糕的幼兒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音樂興趣及素養的培養,更不要說由此而產生的“蝴蝶效應”。
從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目前的教學實際看,學生數量多,學生要學習的科目多,教學資源有限,課時有限,不可能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幾的教學方式來滿足聲樂教學的個性化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的集體課時間對幾十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看,大多數學生在選擇學前教育前,未受過正規的聲樂訓練,學生的自身條件和進校時的音樂基礎也參差不齊,很多學生來自偏遠地區或貧困家庭,缺乏自信,這些都給聲樂教學增加難度。
二、增強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新時期高等教育有四大職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與創新,其中人才培養是基本職能,科學研究與之相互依存與促進,服務社會是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依托,文化傳承與創新則代表著高校的責任。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高校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學習,掌握高等教育的特點和規律,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學生,研究教學,研究問題,以科研促進教學,我們還應該研究社會需求,從崗位需求出發,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的有用人才。
(一)摸清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整體教學與分層教學相結合
聲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首先要求了解學生,對每個學生歌唱發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針對l生地采取不同的授課方法。第一,盡管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課時和聲樂學科教學本身的課時需求相比,極其有限,但花一定的時間弄清學生個體的嗓音條件、個性特點、音樂基礎等情況是必要的,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哪些教學目標可以通過集體教學完成,哪些是需要把學生歸類分層進行個性化教學,合理分配教學時間,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第二,聲樂是一種藝術,需要給別人看,無論是面對舞臺下的觀眾還是課堂上的學生,都必須大膽、自信、正確地表現作品,因此,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歌唱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表現力。第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聲樂,目的在于適應幼兒園工作,其聲樂技能除了音樂教學外,有可能運用于一場聯歡會的表演,可能運用于一堂語言課的情境創設,也可能運用于一個游戲的角色扮演等,不同的場合需要選擇不同的作品,應用不同的表現方法,甚至調整出不同的音色,如果掌握單一的發聲方法,僅僅依靠課堂教學積累的作品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聲樂課堂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發聲、表現方法外,還要教學生會學、會聽、會想、會用,“會學”即掌握學習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會聽”即正確的聲樂鑒賞能力;“會想”即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會用”即將所學知識技能正確運用的能力,具備了這些能力會讓學生一生受益匪淺。
(二)抓住課堂教學“三個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從教學實際看,課時有限,往往集體上大課,學生的自身條件和進校時的音樂基礎有限,因此,就需要我們向課堂要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注意三個點:第一,興趣點。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習效率。第二,知識技能點。就是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掌握知識技能,并且能夠靈活應用。音樂知識技能博大精深,學生要在兩年半的學校學習中全都掌握是不可能的,因此,結合學生未來崗位需求,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具體內容,明確哪些知識技能是必須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的、哪些是應該深刻理解的、還有那些是要基本了解的,只有清楚這些,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在最短時間內創造最大的知識價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持之以恒,這樣在課堂效率不斷提高的同時,學生也會終生受益匪淺。第三,激勵點。就是在課堂的有效時間內,千方百計地抓住稍縱即逝的有利時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三點相互支撐、相互作用,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堅實基礎。到了三點的和諧統一,歌唱水平也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抓好課堂教學“三個點”,讓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徐青茹.聲樂教程[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4.
[2]王玉美.聲韻——談歌唱技巧與藝術實踐[M].濟南:黃河出版社。1999.
[3]胡鐘剛,張友剛.聲樂實用基礎教程[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