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漫漫
【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在學前兒童教育活動中也是不可取代的,其重要性更為深遠。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美化人格、開拓智力的四大理論層面為基準,為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進行了全方位、人性化、深層次的調整。對于提升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水準以及其涵蓋的重要性做出更標準的詮釋,具有綜合實踐與理性思維培養的多重參考價值。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音樂教育;素質教育
一、音樂教育對學前兒童培養的必要性
培養方向要明確,要更有針對性。從音樂活動(表演、唱歌、舞蹈、繪畫)中,讓兒童得到情感和品德的培養,從音樂中學到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相幫助多方面的良好品質。從學術上來說術業有專攻。在眾多的教育培養方式中,在當代教育體制和教育體系中,我們更應該注重明確性、針對性的興趣培養,讓孩子在兒童階段樹立正確目標,從學前教育上給予幼兒更多未來生活上的幫助。促進學前兒童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的發展。在音樂教授的過程中,幼兒要注意老師的教授方法,比如手勢、行為動作以及相關的音樂課程知識,在教課的同時,幼兒也會不同程度地去模仿,加強腦部開發,最高程度地增強記憶力。讓學前兒童的想象力、聯想力得以發展,音樂活動中離不開想象和聯想,而想象又是學前兒童從生活中得到快樂的途徑之一,在學前兒童受音樂熏陶的過程之中,其實質上也是對聯想的一種延伸,這也充分地向人們展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音樂性是非常重要的,促進學前兒童感知能力的發展。
二、學前兒童在受音樂教育時的現狀及分析
(一)學前兒童在學習音樂時的普遍情況
近些年來,我國在學前教育方面的不足之處和劣勢也逐漸體現出來,當代的學前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導致當今學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素質也參差不齊,很多教師都是畢業于針對學前教育培養的院校。針對于興趣培養比如音樂、繪畫、舞蹈等方面的教育能力嚴重不足。首先,音樂設備不齊全,教師缺少音樂培養的書籍,遠遠不能達到當代學前音樂教育的基本培養需求;其次,兒童家長不能夠合理分配幼兒音樂培養的時間,自身對興趣、愛好培養的認識又有所缺失,導致兒童對音樂的興趣嚴重下降,從相關數據及各方面有關部門的調查得知,大部分幼兒園在針對音樂教育上給學前兒童在音樂價值上增添了諸多功利性色彩,對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也是盲目、片面的,教師對學前兒童的教育同樣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認識偏差,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能力不足和“功利性”的引導下,不能為學前兒童在音樂教育培養上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
(二)教師在音樂教育上的素質
教師在音樂教育上的理念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突破和改變,依然墨守陳規,這樣就導致落后的教學方式不能培養更多的優秀兒童,只注重音樂本身的內容,教學方法單一,不愿意使用多媒體方式來為學前兒童展現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從教育部門做過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城鄉幼兒園音樂教師學歷情況差異較大,全國大多數的幼兒教師學歷偏低,家長對家庭音樂培養的認知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音樂教育對學前兒童的提早啟蒙,不能提供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扼殺了孩子對音樂的喜愛和向往,沒有正確意識到音樂教育對孩子深遠意義。
三、改善學前兒童在學習音樂教育上的對策
(一)幼兒園音樂師資力量和教育課程的實施
必須提高學前兒童對音樂教育的重要認識。讓孩子能在歡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認知音樂,從而在最深程度上加強音樂教育的培養,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宣傳并針對音樂教育方面改革一系列的措施方案加以引導。要注重學前兒童教師的個人修養和音樂素質,加大力度完善幼兒園各項音樂設備,為幼兒良好的健康成長創造出優越的生活環境,加強學前兒童師資力量的建設。提高個人素質也是提高整體素質的完美體現,努力提高師資素質培養,強化師資力量,完善教育設施,盡善盡美地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深化改革學前兒童的音樂課程
強化以審美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提高音樂教師的個人素養,更新教育觀念。注意音樂教育對兒童的啟蒙和啟發程度以及兒童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為學前兒童提前建設輕松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讓幼兒內在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和展現。準確地把握學前兒童的音樂目標,結合兒童單方面或者明確性方向的興趣愛好的把握,采用疏通引導等方式來正確地看待問題,良好地培養幼兒的音樂技能,在過程中仔細發掘兒童在音樂上的天賦,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培養幼兒對藝術的敏感程度,以多元化的音樂內容、方法進行良好的調整,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教材選擇方面要從兒童平時的興趣程度找出最適合幼兒的音樂書籍。教學理念的創新化主要體現為教師在拿到一首歌曲的時候通常會考慮要盡快教給幼兒,從不考慮以引導的方式讓幼兒無論是在智力上,還是在行動力上得到更好的開發,而是以速度快、發音準的想法去教導幼兒,這或許能讓幼兒一時掌握,但是這些牢固的思維很難被幼兒運用到新的場景中。學以致用,學到以后又能用到,才是教師最基本要求的素質和中心理念。音樂課程沒有遵從幼兒的心理特征,課程體制僵硬化,音樂課經常被主課占用,很難保質保量的教授。
四、結束語
結合以上所述,在教授學前兒童音樂的過程中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凈化和豐富幼兒的心靈、讓音樂可以觸動靈魂的琴弦成為幼兒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愉快的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親身體驗到音樂的樂趣,盡可能地讓幼兒達到去欣賞、去了解的程度,開發更多具有趣味性和創造力的音樂教育方式,以審美為感知回到生活的出發點,更能讓幼兒在輕松、活潑、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