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婭萍
摘 要: 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理念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普遍重視,英語教師在教會學生掌握系統的書本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素質,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過程中處于優勢地位。作者主要結合現階段英語教學的實際狀況,對聽說讀寫教學策略的實際運用提出可看法和意見。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聽說讀寫 教學策略
要想從根本上完成英語教學任務,就要充分利用聽、讀、說、寫等教學策略,保證學生在學習英語基礎性知識的同時,形成更好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精心對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教學策略進行充分利用,保證教學方法、語言材料、教學步驟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所謂的“聽”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交際活動中,是一種快節奏、高效率的腦力勞動[1]。“說”則包括正確使用英語語調和語音,這種教學技巧包括語句結構、詞匯運用、語言反映及語句表達等相關性因素。閱讀作為一種主要的教學策略,是對日常所學英語進行使用的主要方面。英語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的寫作則是讓學生利用英文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也是英語對學生影響較深遠的表現。關于“寫”的技能培訓,主要包括拼寫正確、書寫端正、語句通順、層次分明、語法規范、內容完整、詳略得當及突出重點等。英語寫作作為一項較復雜、有目的的任務,主要包括構思、轉換及執行等不同階段,為了能夠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聽說讀寫教學策略,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創造“聽”的語言環境
英語從嚴格意義上來分析屬于一種外來語種,我國現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切實可用的語言環境,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漢語基礎之上對英語進行學習,挑戰性較大。學生在傳統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難度較大,沒有相對和諧的語言環境與同學或者老師進行溝通[2]。所以,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可能出現的各種溝通障礙,減少使用或者盡量不使用漢語,利用英語與學生進行溝通或教學,給學生溝通創造一定的環境,讓學生有更多“聽”的機會。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收看或者收聽更多的英語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讓他們形成相對穩定的語感。
二、強化學生進行“說”的練習
要想讓學生掌握規范、準確、流利、自如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教師就要能夠掌握和了解學生可能出現的學習心理變化,結合他們實際的學習態度,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利用口語進行交流,組成“英語角”或者“英語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各種互動式的交流或者學習,養成“開口講”的英語學習習慣[3]。條件允許的學校還可以聘請一些外籍教師進行英語教學,在課堂上開展形式多樣的口語比賽,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練習英語口語能力。
三、提高學生讀英語的能力
要想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朗讀能力,首先要讓他們掌握較多的詞匯量,并充分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識。英語教師可以對英語教學或者英美風土人情等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把科學的學習英語詞匯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積累更多的詞匯,提高對短語或者詞匯的識記及辨別能力,給他們的英語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介紹英美文化,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詞匯較少的缺陷。英語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讀英語”的重要性,并采取具體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提高學生“寫”英語的能力
“寫”是學生充分利用英語知識的具體表現,也是對聽、說及讀相關能力的提高和鞏固。英語寫作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實際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對各種語法知識和語句結構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吸收能力和敏感性。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強化他們的基本功練習[4]。英語教師還要根據課文的實際要求或者生活實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活動中,對學生的英語文章進行講解和更正,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英語寫作所產生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尋找一篇范文讓學生進行朗讀和分析,從而明白自己在寫作過程中沒有注意的知識點,不斷強化他們的寫作能力。
五、結語
英語教學作為一項系統的工程,在素質教育理念下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英語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嘗試使用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利用聽說讀寫等教學策略,培養學生形成高水平的英語綜合能力,從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董升.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32).
[2]史郭立.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A版,2013(4).
[3]馬小燕.淺談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9).
[4]朱雅娟.關于英語教學的改進[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