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林 劉春生 吳衛東 王平山
摘要:文章在分析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能力培養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可以采取建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運行機制,優化才培養方案,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完善煤礦機械特色的研究生培養條件,強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等手段,提高具有工程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
關鍵詞:煤礦機械;專業學位;應用型;培養方法
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是省內唯一為煤炭行業輸送煤礦機械設備設計和制造人才的學科,根據煤礦高效生產、安全生產的要求,本學科以學生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按照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強化學科定位,以提高煤礦機械設備運行可靠性、提高煤炭開采率、減少煤礦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為特色,在保證研究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基礎上,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開放型辦學思路和特色發展之路,切實加強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一、加強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我省東部煤電化建設項目的實施,煤礦機械專業技術人才的緊缺已成為制約我省東部地區快速發展的瓶頸。可以說,我省煤炭行業人才資源和人才儲備的現狀與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發展戰略對人才的需求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急需煤炭類高等學校加大力度培養具有煤礦機械特色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同時,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能力培養,對于加快我校教學服務型科技大學的建設,提升我校在同類院校中的競爭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對策
要有效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必須深入探索新形勢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律,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搭建實踐動手、科技創新和現場崗位實踐平臺,營造有利于研究生培養的良好氛圍。
1.建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運行機制
依托機械工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建設項目,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針對煤礦機械制造企業中專業人才緊缺的實際問題,整合相關企業的實踐教育平臺和高校的實踐能力培養的資源,堅持產學研一體化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原則,凸現專業學位教育的職業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改變以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拼盤式培養的教學運行模式,形成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的教育培養機制。合理確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科學構建課內教育與企業教育的活動與內容,使其緊密結合,有機統一,實現人才培養的整體優化。
2.優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
以一級學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為主線,建立因材施教的新型培養模式,優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充分調研煤礦機械企事業單位,與用人單位對接,充分吸納社會意見,掌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要求,引入企業和新科技前沿課程,注重課程的前瞻性和實用性。在課程設置上突出學科已有的礦業機械特色和先進制造技術特色,緊密結合生產一線,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走社會化的合作之路,按照“2+1”或“2.5+0.5”等模式開展多元化的人才培養,并將校企合作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落到實處,構建校內和校外一體化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使專業學位研究生具有綜合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實踐能力,具備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體現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
3. 依托工程背景,加大教學改革力度
課程設置反映知識結構的內涵,因此要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需掌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要求,組織資深教授對開設的課程進行研討,按照工程型、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確定相關課程的教學體系和內容。在教學中,依托工程實際問題及學科最新技術、方法、工藝等作為研究生課程的主要內容,以此激發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激情,從而引導專業學位研究生從事工程實際項目的研究和學習,再提高工程實踐能力的同時,注重全面綜合發展。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教學環節的緊密配合與協調,對專業學位研究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以大工程為主線,將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素養、工程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以大實踐為手段,強化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在組織教學中要改變重理論研究、輕工程實踐的傳統觀念,要廣泛采取案例式、討論式、引導式、專題講座式等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將理論和實踐教學真正融合,少灌輸,多研討。在課程考核方面,要加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應用技術能力的考核,加大主觀試題的比重,著重考核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徹底摒棄重在考查理論基礎與記憶能力的筆試方法。
4.依托校企聯合培養,完善煤礦機械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條件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應當注重以實際科研項目鍛煉研究生的科研素質、專業素質和管理素質。本學科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加大校內煤礦機械實驗室及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了在雞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校外)建立的黑龍江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基地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探索了 “兩段式”(校內、校外培養相結合) 、“雙導師”的校企合作培養(研究生在校內煤礦機械實驗室、科技創新平臺和雞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作時間至少半年至一年)專業學位研究生如何落實學習內容和學習時間。并深入研究以從事煤礦機械試驗和煤礦機械類科研項目為依托,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理論、方法、技術等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和應用實踐能力提升。
5. 強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導師是決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必須強化導師隊伍建設。首先,要完善導師的遴選,在選拔導師時,不但要看重學術能力、學術造詣,還要求導師具備現場實際工作經驗,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更要看重學術道德和作風正派。其次,建立健全校企雙導師制,從企業聘請行業專家作為副導師參與指導或授課,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企業導師參與授課、項目研究、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再次,成立考評組,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階段成果、論文質量及自身能力水平提升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科學、公正地考核。以此,對導師的個人修養、專業學術能力及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劉靜欣,姚文銳,王知彩.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4):108~109. .
[2]湯彩鳳,李 萍.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研究[J]. 模式探索,2010( 6) : 79~81.
[3]李學藝,鐘佩思.機械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1):22~23.
[4]陳奇俤. 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與職業能力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2):310~311.
[5]劉春生,吳衛東,劉元林等. 機械工程學科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2,(6):30~31.
[6]胡玲琳.論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4):22~26.
■ 編輯∕岳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