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久梅
【摘要】新課程的改革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品質。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該采取何種方法來正確,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面臨的巨大問題之一。
【關鍵詞】初中數學 思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162-02 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初中數學來說,初中數學的新試題側重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知識的運用和實踐能力,減少了對學生解題熟練程度的考查。每一道數學題都有很多種解題的途徑,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是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更需要教師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做到真正的以課程改革為中心,更新教學觀念。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不僅僅是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讓學生擁有思維能力,更好的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下面是幾種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初中學習的階段,學生逐漸的學會了獨立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向正確、科學的方面發展。例如函數的學習,教師就可以通過與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根據天氣的變化畫出圖形,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的討論學習,自己去探究新的知識點,從而學會函數的概念。這樣一來,課堂的氣氛得到了活躍,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提高。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喚起了學習的求知欲,激發了學習的思維動機。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活躍課堂的氣氛,改變以往的沉悶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的學習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是枯燥的,無聊的,學生根本就不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的課堂中來。教師必須要改變這種現狀,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如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形象的實體。卡片教學,運用三角形,梯形等教學工具讓學生在看實物的前提下學習幾何知識等等。在多種教學工具的輔助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的質量,用實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給出多種解題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數學的學習,練習是最主要的環節,數學有大量的習題需要學生去解答。在新課標的改革下,習題的練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大多數的題目不是只有一種解題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去尋找多種解題思路,不能只是局限于一種解題方法。學生在尋求多種解法時,不斷的在變換思考,既鞏固了知識,也啟發了思維,培養了能力。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形成積極的思維模式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給出多種多樣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能力是新時代發展的需求,社會需要創新型人才。初中階段,是學生養成創新思維的重要時期,教師要注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多種多樣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以前的教學中,一般都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師就教什么,學生也就只是按照課本進行學習。素質教育不僅僅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精心的設計問題,同一個知識點,可以用不同的習題表達出來,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歸納總結,鞏固學習到的知識。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會不斷的去探索,仔細的去思考,同一個知識點下不同的題型,最終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四、從某一點出發,發散學生的思維
發散性的思維可以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上尋找新的知識點,從相同和相似點上尋找不同點。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要注意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從某一個題型出發,讓學生去尋找相似的題型,并分析不同點是什么。這樣既學習了新的知識點,也歸納了習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五、給予肯定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生是一個極度需要被關注的群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的給予評價,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要持有包容,肯定,鼓勵的心態。給予學生正確的、科學的評價。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成果充滿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愿意主動,自覺的去學習時,對于教師給出的問題,學生就愿意在課后繼續去學習,去尋找新的解題思路,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探索的過程中提高了思維能力。
六、結論
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每堂課的教學目的。教師要堅持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帶到每堂課中去,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改的前提下,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的去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一切以學生為目的的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金怡雙.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J]. 考試(教研版) 2009年08期
[2] 張文榮.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充滿陽光——初中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J]. 中學教學參考 2009年08期
[3] 盧現飛.怎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J]. 考試周刊 2010年27期